1985年,在三一大学的心理实验室里,17名本科生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他们没法不去想一头白熊。平常这些大学生很难想到白熊,因为他们满脑子都是性和考试。但这时,他们很难不去想白熊,因为他们预先就被告知“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请不要去想白熊”。
这个实验让我们知道越是不让我们想一件事,我们就会越去想它。如果把“白熊”替换“欲望”,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越压制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欲望会更强烈。
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我迷上了网络上的四国军棋游戏,一路从小兵升级到了旅长。因为这个游戏,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虚度了大好的光阴,所以有一天,我开始努力戒掉这个游戏,但是就在一周之后,我不仅没有成功戒掉游戏,而且变本加厉了,有几天竟然从下午玩到晚上,再从晚上玩到天亮,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我严重影响了室友小W的作息,最终导致小W搬出了我们的寝室。。。
我压制了游戏的欲望,不但没有戒掉游戏,反而花了更多的时间玩游戏,这不正是人们常说的“报复性反弹”吗?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从了解自己的大脑开始,一起来看一下大脑是如何处理“不要去想”这个指令的。
大脑把这个指令分为两部分,分别由两个不同系统去执行。大脑的一部分复杂将人的注意力从禁止的想法那里引开,这个过程依靠大脑的自控系统来完成,这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大脑的另一部分则负责寻找证据,证明你没有去想去做你不该去想去做的事情,这个过程依靠监控系统来完成,但是“监控”和“自控”不同,它自动运行,无须耗费大量精力。通常,“自控”和“监控”同时工作,就比如我开始戒游戏的第一周,“监控”系统会在我使用电脑的时候发出“四国危险!四国危险!”的报警信号,于是精力充沛的“自控”系统就开始介入,让我远离游戏。但是因为自控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监控不需要耗费精力,所以很容易出现疲惫的自控系统对上精力充沛的监控系统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只有警报信号,却没有相应的自控行为,结果就是为了阻止你“堕落”的监控系统直接把你引向了堕落。
那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戒掉游戏呢?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
吸烟者一个接一个来了,每个人都拿着一盒没有开封的,他们最喜欢的牌子的香烟。所有人都想戒烟,但都还没成功。他们在接下来的1个小时里要打开一包新烟或雪茄,并且要拿出一支烟,看着它,闻着它,把它放在嘴里。还要拿出打火机,凑近香烟但不点火。1个小时之后,饱经诱惑的老烟枪们都心力交瘁了。在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并没有被要求不去抽烟,而是被要求纪录自己每天抽了多少烟,以及自己的心情和抽烟的冲动。
在实验之前,一半的吸烟者都经过了一个培训。他们被要求去感受自己对抽烟的渴望,而不是去改变或摆脱这种习惯。他们既不需要转移注意力,也不需要寄希望于它自己消失,只需好好地观察自己,看看当时自己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冲动,自己的肚子,肺部和喉咙会不会感觉不适。他们被告知,无论欲望是否被满足,它最终都会消失。当受到强烈诱惑时,他们要想象这些冲动只是大海里的浪花,虽然它很强大,但最终会碰上岩石,化成泡沫。他们要想象自己在驾驭海浪,而不是与之抗衡。
最终实验结果显示,事先经过培训的吸烟者的吸烟冲动减少了37%。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与其压制自己的欲望,不如正视欲望,感受欲望,拥抱欲望。其实现在的我还是很喜欢四国军棋的,但是我已经放弃戒掉它的尝试了(印象中之前失败过十几次)。每当我经过电脑,欲望来袭的时候,现在的我首先会承认自己想玩游戏的欲望,接受这种想法和感觉,提醒自己“白熊”和“报复性反弹”效应,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并提醒自己什么是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比如读书,健身和育儿)。当然我还是会有抵挡不住诱惑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尝试这种方法的时候,但是我们大脑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只要不断地锻炼,就会不断地增强,随着我成功拥抱欲望的次数越多,我顶住诱惑的能力就越强。有趣的是当我放弃自控的时候,反而更会自控了,当我放弃戒掉游戏的尝试时,反而戒掉了游戏,现在的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读书,写作,健身和家庭生活上,打游戏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就减少了。以前的这个时候我一定还在下四国:)
所以,试图压抑自己的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只有直面欲望,拥抱欲望,提醒自己“白熊”和“反弹”效应,提醒自己最重要的目标,才能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足够的自控力,才有能力选择自己不做什么和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