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花生米给你发的第一条消息吗?
自由人,孤独人,写字人。
我们都有一个星期八的人格,独立于现世之外。
外向却孤独,你从来不是一个人。
我讲故事,不卖酒。
我想在文字和交流中间找到调节生活的敲打。
卖故事,讨生活。
缺一个交流的窗口,我们从不麻木,甚至太过敏感。
今年夏天,终于有些闲暇时日,于是有了上面这份两分熟的文字。
是的,两分熟,因为一切才开始。
八分熟的情怀,那是给kiki的。kiki找我聊天,聊迷茫,聊学业,聊取舍,聊他的“不快乐”。他告诉我他欣赏谁,挑剔谁,他不喜欢自己“看破人心”的透彻,聊到最后,只有“不快乐”这一个主题。
我说,我懂。
Kiki喜欢看书,一本接着一本,不是鸡汤,也不是那种红火的“青春文学”,他看名著和经典。看余华,看老舍,看欧亨利,看哲学概论......以我有限的知识水平,这些高大上的书籍,读来都不轻松吧。Kiki代入感极强,他有一颗“体察民情”的小心脏,他太懂感同身受了。
我一直认为“感同身受”是个贬义词,原因有二。其中多少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因素。但是嘛,闲聊天啦,就不要在意这些小细节啦。
第一个原因是:不经历当事人所有的挫折和情感历程,谈个屁的理解啊!所以,这个词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你知道此时此刻ta的第n个细胞是怎么思考的吗?任何一点点的变动和逻辑偏差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们,不能做到和任何一个人完全相同。数十年来的环境差异,家庭差异,文化差异,你哪来的自信说你能够“感同身受”?
所谓的理解,都是情感上的退而求其次,将不可量化和不可描述的情感粗略地分成多少个等级。就像一个大圆,在里面划分了很多个小模块。这一块代表快乐,那一块代表同情......凭借真诚的倾听和经验,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区域。然而,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一个点,你做不到完全重合。倾尽全力,也许可以得到“无限接近”。However,即使是无限接近,那也只是一个瞬间。环境在不断变化,人在不断成长,情绪的“那个点”也一直在运动着,兜兜转转,无法静止,直至生命的终结。
我不认可“感同身受”这个词的第二个原因是:这个词带来的往往是“不快乐”。是的,我觉得它肩负着“体察天下疾苦”的伟大使命。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
不可否认,“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一个领导者和一代伟人的重要标准。但是,现实一点地来说,对于大多数人,你我不过一名小百姓,我们的小目标也许只是“过着平凡的小日子,享受简单的快乐”。“清新脱俗”那是圣贤的境界,“享受人间烟火”才是我们的追求。城市那么大,千万个不曾和你有一面之缘的人,ta的悲伤,为什么要让你也去理解和承受呢?生活已经足够艰难了,你能消化和排遣自己的不如意就足够伟大和完美了,又何必再给自己添加不必要的重负呢?
我们从小被告知:快乐和悲伤都要被分享。快乐会翻倍,悲伤会减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进一步的思考,我认为这句话有点耍流氓。难道你没有学过“能量守恒定律”?
是的,亲爱的,情绪也是守恒的,至少我认为,悲伤的情绪是守恒的,或者,更不理想的情况——ta像一种传染病,会增长,会蔓延。当然,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我们去听慢歌,感受失恋者的悲伤和痛苦,然后对号入座;我们去看文学作品,去理解作者的用心和主角的凄凉,然后臆想未来;我们去倾听苦水,去感叹朋友的无奈和惆怅,然后被迫表示悲伤。其实,更多的时候,当事人的苦楚并没有减少,而我们的同情和安慰也难免显得有些鸡肋。
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并不抵制悲伤,它是一种情绪,正常且客观需要的调味剂。
之所以会谈到对这个词的一点想法,是之前就有这个观点,今天提到了就随手写下来了。我只是觉得,亲人和朋友当然需要我们的帮助和体谅,但如果你现实生活的烦恼更多地来源于艺术作品的话,且影响到日常情绪,那就到了该调整状态的时候了。
我是一个略文艺的人,我交了许多朋友,他们有些敏感,有些情怀,体贴温柔,比常人更喜欢思考,我喜欢这一群人。但不那么完美的是,这一群人往往不那么开心,因为哲学,因为文学,因为音乐,也有可能是因为“世界和平”。你是不是也认识那么一两个人,像极了吧?
曾经我应该也是这样一个人吧,一个自带“忧郁光环”的“小文青”。说实话,那种感觉不怎么好。追求快乐的本能,让我懂得了“情怀应该八分熟”的道理。
我们聊回kiki。我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待人真诚,做事有责任感,对生活充满热情,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我眼里的他很不错,我以为他会很开心。但是他说他不开心,他急切地想改变现在的这种状态。哪种状态?他每年听1000张CD,这是他给自己的小目标,确实做到了,已经坚持了4年了。毫不夸张,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音乐和耳机,永远黏在耳朵上的耳机。
他问我为什么会不开心?
“因为你太文艺了!你尝试去背负每一件作品里的情感。”
悲剧往往更能打动人心,这也是为什么太多的作品带来的是负面的情绪。
文艺的我们会看书,会听歌,会看到更多模样的生活,许多时候,我们看到了现实的面目狰狞和生活在底层的无奈。
大众之贫苦,如同我们正在经历一样。有时候,有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意味,也有“杞人忧天”的嫌疑。
我问他:听音乐确实给你的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吗?
在得到他的肯定回答后,我劝他戒掉音乐,回到正常人的水平和喜欢程度。过犹不及,全熟的牛排未必是最美味,一不小心还容易烤焦了。
为什么是“八分熟的情怀”?
情怀就是生活的调味剂,适量才是最健康的。脱离了主食的调料,吃太多也许就吐了。
太多的时候,刚刚好的喜欢才是享受,盛满的喜爱太容易成为束缚和禁锢。
我不会靠文字吃饭,我只想继续不温不火地喜欢着敲打键盘的节奏,也许会从“两分熟”慢慢熬成“八分熟”,但是,这就足够了。
因为,我开心就好!
因为,你开心就好!
星期八驿站,我在这里等着你。等你一起来品味“温和从容,岁月静好”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