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喜欢夸夸其谈,鲜艳的衣着打扮使他看起来抢眼又滑稽。
但蛤蟆先生是只善良的蛤蟆,他爱笑爱闹,愿意为了朋友做出牺牲。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我的关注点完全放在了蛤蟆的“讨好型人格”上,仿佛自己也被苍鹭医生点到痛处。
从我学生时期到走入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无法摆脱的讨好型人格。随着年岁增长和下意识地改变,这种心理有所缓解,而蛤蟆与苍鹭的对话使我开始更深层地探索曾经的内心结构。
心理学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真相一旦被揭露,会顿悟原理其实很简单。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才能做出改变。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内心极度敏感,凡事小心翼翼,生怕得罪别人。
总是将责任归于自己,容易产生内疚情绪。
不懂得拒绝,被别人拒绝无所谓,拒绝别人就好像犯了天大的罪。
再气的事也不敢发怒,人前不动声色,人后火冒三丈。
可能每个人都会中几条,重度讨好型人格不仅全中,而且深受其困,无能为力。
除了从娘胎中与生俱来的那部分特性,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更侧重分析幼时的经历对每个人的影响。采用心理医生和病人对话的形式,插述鲜活的生活实例,读起来生动有趣而减少了说教的意味。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苍鹭医生向蛤蟆讲述的“人的三种自我状态”,这也是帮助读者找到症结的办法。
一
儿童自我状态:顺从的由来
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从婴儿时期起形成的情感和行为反应会一直影响长大后的我们。当处在一些类似的情形和场景时,我们可能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在我们呱呱落地到逐渐长大成人,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都对我们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
他们通常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
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你没法逃离,所以你只能忍受这个状况,同时学习如何尽你所能地去应对。”
为了更好的生存,出于本能,我们学会了一套行动策略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
最开始装在红黄蓝三色盘里的“快乐”、“愤怒”、“悲伤”、“恐惧”,各种简单情绪开始互相浸染,三色盘衍生出越来越多复杂而微妙的颜色。
当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于严格,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或者某些挑剔型父母,难以忍受孩子的缺点,过度指责,轻易动怒,会使得孩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赞扬和认可,被否定的恐惧感日益加深。
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会选择不去争辩,凡事先主动道歉,尽量顺从。
而很多人可能一生都将把这种顺从带在身上,仅仅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
即便长大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某些特定的情景里,比如被人指责,提出要求,他们会本能地做出儿童时期养成的行为反应。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内心很抗拒,却始终不得不顺从对方的要求。
二
父母自我状态:自我批判
与儿童自我状态相对应的,是“父母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里的老獾就是一个经常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物。虽然是蛤蟆先生的朋友,他却像蛤蟆先生的父亲一样严厉地对其进行管教,甚至摆布蛤蟆先生的个人选择。
我们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多半来自于父母和原生环境。
当然,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最好的,但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将一些错误、消极的观念传递给下一代。
很多人可能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展社交时会表现得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
我们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批判和要求他人,对别人挑剔、愤怒、评头论足。
苍鹭医生说:每个人都会有“父母自我状态”,
也就是说,讨好型人格也有着很强的“父母状态”,但他们很难像老獾一样直白地说出难听的话,很难理直气壮地对他人提出要求。
那么他们的“父母状态”去哪里了?
答案是,他们把被挑剔的人变为了自己。
像法官审判犯人一样,他们用父母的标准来审判自己,因此他们变得敏感,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偶尔犯下错误,会加倍谴责自己,无法走出内疚的泥淖。
三
成人自我状态:真诚回应当下
苍鹭医生最后提到人生的第三种状态,“让我们既不会表现得像父母,也不会像小孩,而是像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成人自我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只有在这个状态里,我们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冷静地思考当下的状况。
不再被父母的标准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行为习惯和情绪所围困。
道理谁都懂,但懂了不代表能做到。毕竟没有人能像穿越文或者重生文的主角一样,看完这本书便醍醐灌顶,如获新生。
大部分人愿意顺从已有的习惯,“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这样既不费脑又不用打破任何“和谐”的现状。
强迫自己改变才是最难的。
进入“成人状态”需要经历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改变从幼时就形成的情感和行为模式需要付出一定代价。
具体究竟该怎么做呢?用苍鹭的话就是,“要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当别人提出超过自身能力的请求时,学会先尊重自己的需求,告诉自己:“我无法这样做,因为答应对方会让我自己感到难受。”要学会接受拒绝别人产生的内疚感。
告诉自己我不再是个孩子,不需要依赖任何人,也不需要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对外力的依赖,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当然这些改变不是一瞬间就能做到的。当老獾告诉蛤蟆,他要取代蛤蟆成为校董,并且催促蛤蟆写辞职信离开董事会,蛤蟆虽然气炸了却不敢当面拒绝。
在苍鹭的鼓励下,蛤蟆最终给老獾留下纸条,拒绝了这件事。
我们需要一些自己或者他人的鼓励,哪怕走出一小步也是成功的。
追根溯源不是为了找到憎怨和发泄的对象,而是要理解自己的情绪出发点,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或许会陪伴我们一生,古人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如果笃定自己无法改变,那就相当于在这场突破自我的战役中缴械投降。
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当你内心的小人狂喊“no!”的时候,把自己的感受摆在第一位,尊重自己的意见,做出客观理性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