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里的评分有8.9,昨晚去看了。一个钢琴演奏家,冒着生命的危险,走到南部的各个地方为努力改善本国的种族歧视做斗争,为此他不仅遭受同族的误解,遭受白人的侮辱殴打以及在路途中无时不刻刁难,可是依然不改初心不停感召和体谅国人。这种精神十分可敬。
时间紧迫,错过了一个开头:只见男主入睡,早晨起来时,家里已多了两个“不速之客”,“老黑”。妻子热情招待黑人,男主嫌弃地把黑人喝过的玻璃杯扔掉。家父的口语中,明白男主心中积压了许多对于有色人种的偏见。然而他非常幸福,不仅有非常善解人意的妻子,妻子还从容并且大度。
当然男主的努力不仅仅是在生活上,他虽无所事事,成为街头混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事。但是却努力为了家庭经济硬撑26个汉堡,为了家庭承受着自己内心的偏执,这何尝不是每一位父亲与丈夫在成长过程需要完成自己的救赎,与自己的“心魔”和解。
在路途中,黑人不能出没在某些大街,黑人不能享有白人的厕所,黑人不能正常使用白人饭店。然而他有他的骄傲,为自己的尊严,他依然在黑人的领域,只服务于黑人的酒店和饭店。他立志于为国奋斗,为种族之间的不平等而努力尝试,还有不被黑人同伴的理解。有时候我会突然感同身受,在网上看到许多偏见,有地域歧视的,城市歧视农村的,重男轻女的不足而一。
托尼,在路上教会了雪利博士吃鸡翅,也同样学会在如何表达自己对于家庭的爱意。而在影片结尾他不再歧视黑人。
雪利博士与托尼是相互塑造的过程,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一些稳定的安全感,例如,一只洋酒,一台钢琴。在结尾时,他勇敢的跨出了第一步,不仅仅是他跨出孤独的一步,而是自己救赎的一步。
不被认同,或许我们都处在这样一个社会,在一步一步与社会接触的过程里,希望被接纳,希望不在一个城堡里很孤独的呆着,希望得到同类的谅解。有时候我会突然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我生于农村,在县城长大,我总觉得无法与同村人衔接,并不是我刻意为之,而是其实心中有种莫名的愤怒,愤怒于他们的不争气
彻底释然了,因为它接受不了,被人侮辱,侮辱他与黑人为伍。
直到最后,托尼愿意走进一间黑人酒吧,
雪利博士一直立志于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为美国的黑人与白人的融合,解除每个人心中的种族性别歧视。每个人心中都有那种自卑情结,不可否认的事,当
“我爱上你变得最简单的一件....."
整部电影非常幽默并且好看,要说里面的那些句子洞彻心扉,其中有一句话是,他们的出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可你不同,记得同样在哪段纪录片里,一个黑人女性做到了哪个部门的要职,她所付出的是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超过三倍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仅是来之于白色人种的歧视,还来至于黑色人种内心的自卑,以及对于同样身为黑色人种的心中的自卑。
影片最大的感官或者,并不止于它在努力化解种族之间的不协调,而在于它能解读到每个人心目中一直都想维持的平等,
我觉得很想写好这篇观后感,可惜,时间过于仓促,昨晚看完到今晚,时间的安排应接不暇,无处安放情绪,沉下心情纪录每一刻的感受。当我愿意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时,我也时刻分心于昨晚到今天的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