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买了一个kindle,试用了一下觉得这东西还真是不错。又下单买了一个,单位和家里各放一个省得带着麻烦。
之前一直觉得这东西颜色又单一,功能又单一,还不如用手机,一样阅读。买了它之后才发现,这东西的优点就是单一。用手机阅读,一会儿来条微信,一会儿推送一个消息,时间被无限制的分割成碎片。时间被碎片化的本质是注意力被碎片化,从阅读的沉浸状态反反复复进出,非常不爽。
现在使用kindle阅读,左手Kindle,右手手机语记,只在自己有想法的时候才停下来,语音记录自己想法或者做摘抄,顺便还能把摘抄时的想法一同记录下来。颇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纯粹读书写字的年代。
Kindle上的第一本书《佛祖在一号线》。
2
王石说,伟大的企业都没有什么故事,只有不够伟大的企业才有故事。
类似的句子还有,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里面揭示的道理也许就是成功是一个状态所以都是类似的,不成功是一个过程,总是五花八门。只是殊途同归,山顶只有一个,成功了的都站在山顶上,不成功的都在东南西北各处山坡上趴着。
3
南方周末的一个记者还跟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是领导去灾区老乡家里做客,还炒了一个菜,那电视画面特别温暖,可是私底下问问,这家一共九口人,谁跟谁都不认识。
“谁跟谁都不认识”这个写得特别好。如果直接说都是找来的临时演员,那就太直白了。但是他只描述了一个细节,谁跟谁都不认识。这就跟之前想到的在比喻句里面直接描写喻体的状态或者动作是一样的道理。
逻辑实际是这样的。
- 他们都是临时找来的演员。
- 所以他们谁都跟谁不认识。
但是把这个因果逻辑关系的原因直接跳过去,说出了结果。读者只要稍微转一下脑子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所以,这个省略之后并不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困扰,但是这样写却有效地增加了文字的信息密度。这种技巧以后可以适当借鉴,又学了一招。
我发现多种写作技巧最终归结起来,都是用于提高文字的信息密度。想象一下,如果每篇文章都写得跟字典解释那样,那该多乏味!但平时说话的时候还真的就得那样做,否则用一些书面词汇别人会以后你书呆子。书面文字和口头文字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文字的信息密度。
4
把要讲的道理融进一个故事去讲,这样就容易把文章写得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娓娓道来,而不是像马列主义老太太上政治思想课。这样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中了作者的招。毕竟,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
5
李海鹏写的每篇文章读起来都像是跟朋友聊天一样,非常轻松愉快,时不时的透露出他的博学与深刻。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完全就像是跟一位有学识的朋友聊天,非常有意思。只是这样的举重若轻,需要多年积累,厚积薄发。我想如果在写作的时候,脑子里时时保持有一个诉说的对象,这个对象假设为某位朋友,写作就像是给朋友写信一样,这样写起来,可能会好一些。
虽然现在还只能做到“举重若重”,可以先尝试一下,模仿一下。
6
一种句式:偶尔,(怎么怎么样),更多时候,(怎么样)
我感觉自己来写这个内容,估计会写成“大多数时候……,有的时候……”,明显感觉没有这样倒置来得鲜明。
类似的想到还有因果句的倒置,
“什么什么结果,倒不是什么原因,实在是真正的原因。”,记得在高中课文梁实秋的一篇写梁启超的文章里见过。
倒置的原因,也许是为强调?还没想得太清楚,先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