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厌恶疗法是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把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不愉快的或者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以消退目标行为对患者的吸引力,使症状消退。
厌恶疗法主要适用于露阴症、窥阴症、恋物症等,对酒瘾和强迫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也可以适用于儿童的攻击行为、暴怒发作、遗尿和神经性呕吐。[1]
原理 听语音
厌恶疗法与其它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相同,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惩罚性刺激结合出现,以对抗原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用心的行为习惯取代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
形式 听语音
电击厌恶疗法
即将求治者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反应与电击连在一起,一旦这一行为反应在想象中出现就予以电击。电击一次后休息几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反复电击多次。治疗次数可从每日6次到每二个星期一次,电击强度的选择应征得求治者的同意。
药物厌恶疗法
即在求治者出现贪恋的刺激时,让其服用呕吐药,产生呕吐反应,从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消 失。药物厌恶疗法多用于矫治与吃有关的行为障碍,如酗酒、 饮食过度等,其缺点是耗时太长,且易弄脏环境。
橡皮圈疗法
橡皮圈疗法是取代电击的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也可由求治者自己掌握。具体做法是在腕部带上橡皮圈,当出现不良行为时立即用橡皮圈弹击皮肤。
想象厌恶疗法
将施治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 恶情境与求治者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 应,以达到治疗目的。此疗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广,对各种行为障碍疗效较好。
步骤 听语音
确定靶症状
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而必须首先确定打算弃除的是什么行为,即确定靶症状。求助者或许有不止一种不良行为或习惯,但是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
选用厌恶刺激
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适行为常常可以给求助者带来某种满足和快意,如窥阴后的快感、饮酒后的惬意、吸毒后飘飘欲仙的体验。这些满足和快意不断地强化着这些不适行为。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的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常用的厌恶刺激有电刺激、药刺激和想象刺激。总的来说,厌恶刺激是根据它对跟随其后的行为所引起的作用来界定的。
把握时机进行治疗
要想尽快地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在实施不适行为或欲施不适行为冲动产生之前,即使求助者出现厌恶体验,肯定无益于两者的条件联系。同样,在不适行为停止以后才出现厌恶体验,也达不到建立条件反射的目的,充其量只能算一个小小的惩罚。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但不是每种刺激都能立即产生厌恶体验的,时间要控制准确。
消极后果 听语音
1、厌恶疗法会给求治者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施治者在决定采用此法之前,务必向求治者解释清楚,在征得求治者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并且,施治者一般应把厌恶 疗法作为最后一种选择。
2、疗效科预测性差。厌恶疗法往往只是短暂压抑而不是消除不良的行为。
3、厌恶的泛化。厌恶和惩罚治疗会造成被治疗者对治疗者和治疗场所的厌恶。
4、厌恶疗法的伦理问题。厌恶刺激疗法中呈现的刺激是非常强烈的,可能有悖于医疗和心理治疗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