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金庸馆在香港历史文化博物馆开幕。主要展示金庸先生构建的武侠世界。
不知不觉,金庸先生已经垂垂老矣。看到有关报道中有提到金庸先生的二公子查传倜说:“父亲近年在家休养,身体健康状况不错。现在卧床休息的时候比较多。平常我们去看他,更多的是眼神交流,也会握握他的手,跟他说说话。他能认得出我们,会点点头,但反应不会太大。” 3月10日是金庸先生的生日,今年金庸先生已经93岁了。愿老先生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古龙先生英年早逝,梁羽生先生也在2009年绝尘而去。现在再去回看他们所打造的武侠世界,已经不是简单的任侠打杀,而是一个时代遗留在东南一隅的尾音。
如果细细追究在中文写作领域中的“侠之大者”的故事,恐怕非一篇小文章可以说完。古龙先生在中国香港出生,1950年定居台湾。1958年开始武侠文学的创作。梁羽生先生为中国广西蒙山人,1954年在香港开始撰写武侠小说。金庸先生为中国浙江海宁人,1957年在香港开始创作。
以上标注的时间或许只是个人履历中的一条记录,不过这些武侠作者在当初创作时,可能还未曾想过,这些风靡海外的武侠作品,还需要等待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才会重返故国家园。古龙、梁羽生和金庸先生的作品至少是在1980年以后才陆续进入中国大陆。从这个时间节点上来看不同的读者在接触这些文学作品时是不同步的。
如果细读过金庸先生作品的人,会在北方大漠、莽莽昆仑、江南旧都、西南密林和雪域高原间不停的游走,甚至会随着金庸先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远涉极北苦寒之地。而这些内容只不过是金庸先生在香港的亭子间写作时神游故国的副产品。将这些地方描绘开来,一定是一副异彩纷呈的中国地图。也难怪有人说金庸先生的作品事实上是“记忆的流亡之旅”。
在人为设置的隔绝之下,通过这些想象和描绘,或许是抚慰内心最好的方式。这也难怪金庸先生的作品在海外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在“侠之大者”的世界中,还有故国家园的依稀身影。在消息隔绝的时代里,很多人或许是通过这些武侠作品来回味故乡的。
我们现在阅读这些充满着想象力的武侠文学作品时,还可以再进一步的去理解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的种种,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再去看,或许能体会出作者在文字背后附带的许多未言之语。
古龙与梁羽生先生的作品基本上修订的内容不多,也保持着作者一以贯之的风格。但是金庸先生的作品修订的内容会比较多,迄今应该修订过三次。这些武侠故事的原本模样和最初形态都值得去摸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古龙、梁羽生和金庸先生笔下塑造的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气质,不是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后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性格、言语、身行在某种程度上都接近我们想象中的“武侠世界”。在这些大家创造的武侠世界中,人性始终是探讨的核心问题。
所谓的武侠不过是用“武以为词、侠以载道”的一种出路和寻求。当然在笔尖上恣意昂扬的铁马金戈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但是我们仍需要知道这些大家“为何”及“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保留着对“侠之大者”最开始接触时的那一点认知。
这些都是我们日后在茫茫世界遇到同路人时的必说的“暗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