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第二章,前半部分,中心要义是: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两个心态,分别是绿灯思维和以慢为快。绿灯思维的部分让我想起来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看到红灯思维的时候,我意识到,哇,我们家的氛围不就是这样么?听到不同的观点,下意识地找理由反驳。
比如,婆婆无数次抱怨和伴侣沟通不畅,我N+1次建议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她马上反驳:“他这个人就这样,你还不知道么?我现在委婉地表达他都不理解,摊开说,他岂不是会更加暴跳如雷么?”
再比如,我说:“妈妈,保健品的功效有限,保养身体呢,还是要好好吃饭,好好锻炼”。立刻遭到反驳:“怎么没用啊?我吃得挺好的啊。还有那谁谁谁,原来什么什么样,现在都好了。”
可见固执的人的认知多是红灯思维模式。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习惯性防卫,更底层的原因是,混淆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把对行为的质疑理解为对个人的全盘否定。
我的小孩比较瘦弱,有一阵子,婆婆总说是因为小的时候,奶水质量不好,所以孩子营养跟不上。我听到就很生气,心里默默反驳:奶水也不一定是决定因素啊,他爸爸小时候也很瘦弱,怎么不说基因不好呢?显然,我把奶奶的这个观点理解成对我的攻击,因而十分忿忿不平。
打破习惯性防卫的方法是建立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者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同样,在生活中,尝试正面思考,总是先找到事情和观点的优点和长处,这会让沟通更加顺畅。在上面的例子中,我理解奶奶的观点中包含着对孩子健康的担忧,这样想之后,也就没有那么心塞了,转而安慰奶奶:咱们往后补补,会越来越好的。
生活也是一种学习,底层思维大抵是相同的,抱着开放的心态看问题,生活也会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