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缝纫机工奇缺的地方做基础的服装加工活儿,是不是选择失败?现状是每一个机工都年龄很大,这特别不好,直接结果就是招不到人。没有产量就赔钱,现在赔钱,将来就不赔钱了吗?这里首先就存在着选择地址上的错误吗?
问题就在人上,如果有年轻人介入,像龙湖一样成市儿了,还会好一些,现在我在老家这样一个汽车配件、农机配件、浴柜以及相关产业相对发达的地方做服装加工,不具备一点优势,所以再怎么努力去找人,也是找一些退休年龄的人,这样怎会有前途呢。
也许是长期以来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好,在后河、坡胡干缝纫工的一般是八九十年代在广州服装厂打过工的,以后人们就很少再学习这个技术了,更多的人是选择上班,做生意或者创业。
而且喜欢打工的人们对缝纫工好像没有兴趣,更喜欢干一些没有那么高要求的工作。缝纫工是技术活儿,要求工人具备熟练度,速度,而且还常常加班。
现在总是想起童话中的那个小裁缝 。
自己的初心也是像小裁缝一样不想局限在裁缝上,更多的是想有一个自己的品牌。那个小裁缝的人生是开挂的人生。自己没想那么多,可也至少想着把服装制作当成一个有希望的生意做。
本来打算是想着先找十来个人先干着,等稳住以后再发展别的,现在看来要败在工人这一关上。招缝纫工人这是一个零和博弈,你找了一个机工,就意味着另一个人失去了一个机工。问过一些会缝纫的人,不管手艺高低,都有人争着抢。
这就是高风险。
在投资的世界中避险是关键。
在创业中也一样,资源、成本和技术才有竞争力,三者至少有一个,我目前什么都没有。
现在在老家这个地方,做得最好的老李,已经做了十来年了,才有十五六个机工,而且平均年龄大概在47岁左右,这样的状况会维持多久呢?官亭的小杰那儿行情似乎不错,有十几个人,听老李说也都是以前的老基础。
现在服装加工的实际情况是:生意比以前赖多了,人也少多了。原因是服装流行多样化、款式变化快、流行周期短。每一个新款工人都要有个适应期,产量低就影响赚钱。这也是小加工户的最大劣势。
人工是我的痛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目前保守的做法就是坚守,希望以后有人加入;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迁移,向有人工优势的地方迁移,这个还没有做打算;
这几天再考虑考虑具体怎么办。
舍弃是最后的无奈之举,亦或者有其他优选。
昨晚梦见自己在向下出溜,出门旅行钱还被偷了,小偷很恶;梦到舅舅家的篱笆墙;梦到有高山存在,只是自己走在街上被建筑物挡住视线看不到而已;梦到玉米收成很好,但都是人家的。
这些乱七八糟的梦,好像一点都不美。
怎样才能化危为机呢?
这两天先向有经验的人征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