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儿小时候性格内向胆小,父母都认为长大了就没事了,可是今年上初中后,班主任上课提问,发现她完全不说话,多次提问依然如此,多次点名后,孩子变得不敢去学校,害怕点名,因为自己不说话老师会不喜欢自己,同学笑话自己...
女孩在家中和父母可以顺畅地讲话,但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就像变了一个人,眼神闪躲,身体僵硬,沉默不语。
很多父母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孩子“太内向、太胆小”,其实不然,对孩子本身而言,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一种精神问题,孩子极可能是患上了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个精神障碍,是以患者在某些需要语言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有陌生人的环境等)“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熟悉的环境、如家里)语言沟通正常,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在语言器官上无器质性病变,智力发育也并无障碍。据研究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7%~8%,在小学中的流行率0.2%~2%,大概是100个孩子中就可能有一个孩子。
选择性缄默症患病后很难发现,因为他们在熟悉的场合(比如在家,往往都是可以顺畅地沟通对话的)但是在其他场合中他们就不说话,呆在角落,独自害羞与焦虑。
回到了孩子们的舒适区,家长问孩子不说话的原因时孩子可能会说:“我不想说话”、“我害怕”之类的原因,并且孩子自身表达能力不强,很难表达出自己心中所想,所以对家长而言也很难会意识到孩子需要帮助,只会觉得孩子是因为害羞才不说话,一不小心也就忽视了。
有些比较严厉的父母甚至会对孩子进行强迫与责骂,但这种行为无论是对有这种症状的孩子,还是对单纯只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在无心之时刺伤了孩子的内心,可能会让孩子进入恶性循环,越来越封闭自己,然后逐渐关上内心的大门。
有可能是和语言相关的器官发育缓慢,或者发育障碍。也有可能是大脑中负责自我保护的器官太过于活跃导致的。
有可能是遗传因素,由于父母或家族成员有焦虑倾向,孩子可能先天遗传了焦虑失调的倾向。在研究中已经证实这种症状的基因是可能遗传的。还有可能是先天的羞怯导致的。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等内向的性格特征。
有些家庭比较封闭,很少让孩子接触外界造成的;也有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或初次离开家庭,环境变动等而起;或者不稳定的家庭环境比如父母吵架、父母离异;或者是孩子被忽视,被冷漠对待,都有可能导致选择性缄默症的发生。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行为障碍,常发生于有社会焦虑症、非常害羞的孩子,因极度焦虑而表现沉默不语。所以此时的沉默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和行为引导来减轻孩子的焦虑。
作为家长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避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的精神刺激,以便孩子能放松地生活。同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运动。
早期干预对治疗选择性缄默症至关重要。
早期干预有助于避免孩子因持续缺乏语言交流,参与社交而产生的问题。
对孩子而言,逃避谈话的每一天都会加重内心的痛苦,使得焦虑增加,自尊心降低,以及改变缄默行为的困难。
如果不接受治疗,孩子可能会不愿上学,无法完成学业,自尊自信降低,学习能力下降,很难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很难适应工作环境,有的甚至发展成焦虑症和忧郁症。
所以,父母和专业人士必须尽早有效地进行干预。
对缄默症治疗的有效率与年龄成反比。换句话说,在幼年时开始治疗,效果会更为明显。后期孩子年龄越大,他习惯于非言语行为,就越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