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样貌与风气,有幸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分别度过大学的前半段与后半段,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经历,比许多人更有发言权。
由于兴趣的不断修正,由于内心的自主与强烈的偏执,学术上的成长十分有限,三观塑造上稍有影响的“老师”也少得可怜,大学时光更像是作为“旁观者”的经历。虽然无趣,但既然是必经之路,追求自己认准的事物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无甚遗憾。
大学前半段,总希望影响他人,望他们能摆脱粗鄙的审美与简单粗暴的思想逻辑,不盲信谣言,等等,屡屡碰壁后渐渐想通。喜欢的作家比喻说,如同你告诉小孩子他手上的破玩具没有你手上的平板好玩,可是你替他扔掉破玩具,把平板塞给他,他必然会哇哇大哭,不依不饶。可是你自己在一边玩得尽兴,他渐渐觉得你这边比较好玩,也许就会丢下玩具和你一起玩了。还有一个比喻是,书店既会卖《陈寅恪全集》《博尔赫斯全集》,也会卖成功学和《故事会》。因此在大学后半段,只是更加执着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甚少关注他人的审美与三观。
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