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都有这么一个传统,墓前尽孝。
什么是“墓前尽孝”呢?就是说一个老人离开了,他的儿女就在坟墓前给老人祭拜烧纸,为老人尽孝心。
受到“宗法血缘”观念影响的我们,总是认为,给先人扫墓,按时祭拜,这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人的观念都变了。有些人觉得,自己不希望留有墓地,也不希望后代在墓前尽孝,更不想保留骨灰,将骨灰撒到山川湖海就好。
这种观念的出现,让很多传统的人都特别不解,不保留墓地,撒掉骨灰,那不就没有人来祭拜,子孙后代也不知道你是谁了吗?
只能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现代人,越活越通透了,对于红尘俗世,没有太多的执着。如此,他们就希望儿女不要有太多的念想,好聚好散就行了。
离开后,不愿儿女墓前尽孝,只希望撒掉骨灰,不保留墓地的人,有这些心理。
一、生前尽孝,及时团聚的心理。
有一位作家写道:“人走了才尽孝,又有什么用呢?生前对父母好一点,让他们感觉到幸福和美好,不才是最大的孝顺吗?”
生前尽孝的观念,跟墓前尽孝的观念,看似是相互独立的,其实是存在矛盾的。
有些孩子,在父母生前的时候没有尽孝,等父母离开了,才嚎啕大哭,觉得后悔了,就天天扫墓祭拜。这,有用吗?早就没有用了。
镇上有一位老人,他对孩子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跟你能够在这辈子相遇,那是缘分。缘分散了,放手就好。至于孝顺什么的,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孝,就足够了。”
这位老人的话,让孩子大哭了一场。在孩子看来,父亲讲得是对的,父母活着的时候不孝顺,等父母走了再孝顺,本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那些重视“生前尽孝”的人,不会在乎离开后孩子做什么。他们,只活在当下,只珍惜眼前人。
二、不再执着,回归自然的心理。
有这么一个案例。
某单位的一位职工,他的母亲离开了。母亲在生前的最后一番话,就是吩咐孩子,将她的骨灰,撒到老家的山上,让她可以跟老家的一草一木为伴。
身为儿子的他,对于母亲的安排,感觉到不解,别人都特别重视身后事,为什么母亲对身后事儿如此“不重视”呢?
还未等他想通这个问题,他的母亲就离开了。归去后,他按照母亲的吩咐,将骨灰撒到了故乡的山上。那一刻,他才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人活着,能够享受生前的那个过程,就可以了,归去之后,再多的繁琐之事,再多的风俗习惯,也只是活人骗骗死人罢了。
更何况,人源自于大自然,本就需要回归到自然当中。正如苏轼所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三、挣脱束缚,思想自由的心理。
网络上有这么一个讨论,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把骨灰撒到江河当中,也不愿放在墓地里呢?
当中有一个答案,让人眼前一亮:“人类还未出现的时候,一切都是自由的。只是人类出现了,需要秩序,才有了诸多的束缚。离开了,让自己得到真正的自由,不才是回归本源吗?”
这个答案,既道出了人间的真相,也表明了一个谁都不愿说出来的道理,一切的观念和想法,都是“人造”的。归去后,没必要在乎所谓的繁文缛节。
以往的人,为什么想不通这一点?而当下的人,为什么会逐渐看明白呢?因为思想潮流的发展,文化程度的提高,让人们产生了自由的追求和观念。
活着,也许需要受到各种规则的束缚。而归去了,为什么不让自己与自然为伴,与明月为友,与清风相随呢?
其实,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选择,会逐渐多起来。
四、不想后代花钱,一切从简的心理。
谈到这里,很多人都会疑惑,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观念的出现呢?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物质影响思想,思想反作用于物质。物质的改变,引起了人们观念的变化。这物质,便是钱财。
如今,墓地的费用太贵了,让人觉得“埋”不起。还有些人感慨,生前要为了一套商品房而背负三十年的贷款,离开了还要让后代负担墓地的费用,又有什么必要呢?
物质的刺激,再加上现代人逐渐活得通透,他们就会选择“自然安放”。骨灰什么的,撒到大自然就行了。
不论是撒到大海,还是撒到故乡的山上,都是让人们“尘归尘,土归土”。人,简单而来,也简单而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也许,这些观念的出现,是历史进步的表现。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