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课堂的时候,我曾学习过关于《新媒体概论》的一些知识,其中在讲到新媒体跨时空性的特征时,其实是超文本发生了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本信息进行组合,实现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跨越。
当初我在接收这一个知识的时候,对超链接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性理解上。
我相信大家看到上面那段话感觉也差不多。
实际上,超链接是一个界面元素,当在手机或者在电脑上使用软件时,我们点击超链接,将跨向另一个文本,再进行另一场文本的对话。这个技术背后的逻辑其实是通过使用标记语言HTML,在一段代码里面输入把对象送达的地址,就可以实现。
这部分关于超链接的外延知识正是我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的,类似这类的小知识还有很多,这也许恰恰证明我在大学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的推敲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意义。
另外体验比较深的一点是,网络与新媒体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且走在时代前沿的专业。
在现当今融媒体的环境下,数字网络媒体的出现,媒介资源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迁,用户意识开始觉醒,民间的舆论场在占据更多的控制权,传统的OL(意见领袖)营销向KOL(核心意见领袖)转变,数据的更新变化呈指数地增长,谷歌浏览器每个月都要处理几百亿笔的搜索数据。
我经常感觉到课堂学的知识往往会跟实践的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脱节,可能只有在实习中不断地尝试、试错,才能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规范与前沿信息。
身处实习环境中,其实可以享受企业内部很多的优质资源,可以直观地了解行业的动态。比如在一次培训分享课上,在看宝洁的营销分析的时候,在数字化的时代,通过数字建模和各种模拟的方式,企业产品研发的周期大大缩短。
比如说要研发一款婴儿纸尿裤,数字化的建模可以实现几秒钟之内完成几千次婴儿在爬行与走动时尿片与身体的贴附情况的模拟,基于这样一些模拟的动作,企业可以设计出最大程度上保护婴儿身体,并且有利于其行动的尿片。
当这样新式的纸尿裤新的产品被研发出来后,在销售的渠道,在它的货架上如何摆放,这样的传统难题,也可以通过虚拟货架的方式来实现。创建于1873年的宝洁是对数字技术非常敏感的一个公司,从2012年开始,它便大规模的削减了电视广告上面的投入,甚至在近些年还放弃了炙手可热的非常热门的一些娱乐节目的冠名机会,2013年,宝洁在数字广告上面的支出占到它销售总额的25%至35%。
针对宝洁的一个数字化营销的案例,给初入职场的我打了一个警醒,这个警醒来自我对未来企业就业门槛的一个预判。
在数字媒体网络逐步全面覆盖的进程中,未来的企业,它可以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和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帮助零售商管理货架,甚至管理竞争对手的货架,从而实现供应链的实时匹配。而这种数字化技术的支撑,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的支持。
这种情况,对于目前单薄的知识储备的新媒体刚入门的学习者来说,如果未来要迈入互联网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仍有很多,将自己打造成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人才,也是需要长期努力而奋斗的一个目标。
实习以来,我对自我的认知在发生改变,而且在从本质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和过去完全不同。在进入职场之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系统地学习是从拿到大学这张“门票”上车开始的,而这个时候我们更像在专业中各自寻找方向的狩猎者,等待合适的“猎物”的出现。但四年后的实习生活,我与更多的“术业有专攻”的人聚集,并融入他们的社区。这是从“单独式狩猎”到“专业式社区“的一个重要变化。
这意味什么呢?
这意味着你要从过去被动地等待课程任务到现在主动寻找任务转变,这也意味着在一个非常快速的空间当中,面对海量的数据,你需要进行精准地识别而不是大量的存储,虽然这个变化的过程是艰难、循序渐进的,但这也正是我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的最优质的成长,从在课堂上直线、单方面地输入知识到在职场中双向、多方地输出信息转变,我也在见证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与知识输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