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世界
鲁迅曾说过:“中国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朝代,一个是求做奴隶而不得的朝代。”过去人们的可以选着的生活很少,可以选着的余地也很少。在集权的统治和高度板结化的社会,人们很容易失去人生自由成为奴隶。如今的社会虽然按理来说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即使是在贫苦的人都比过去的人选择的余地大的多。但与选择增加相对的是每个人的认知并没有提高多少,甚至落后地方的人还保持和过去相同的认知,他们有选择的权利却没有选择的能力,他们不是奴隶却一味的被事物被别人选择或者被操控的做出选着而不自知。
高考完,家人说不会干涉我选择专业,我看起来好像有选择权,但碍于两点让我的选择权被架空:
一、高中没有好好学习,导致分数太低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也只能等优秀的人选完大学后大学还有剩余的招生名额来选我。
二、认知太低,一直封锁于高中的生活,没有去了解世界,对各行各业的走势不知道。于是看似我有选择权,其实我还是走向了家人期望的方向 。
很多人包括那时的我,到了大学就遁入宿舍闭关修炼游戏。不学习,不社交甚至不想参加集体活动。这看起来是我们选择了好玩的游戏,其实并不然。因为学习也好,社交也好都是需要你去做出选择的,然而我们还像原来一样等着被人选择。高中时,老师逼着你学习,学校的环境逼着你去和班上的人社交。你一旦走进学校,又不是什么高富帅你不去选择争取,有选择权利的人就会把你筛选下去。
当然经常听到父母那一辈说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多么多么江湖义气,事实无法考证。不过有一点必须提及到的,他们当时没有这么方便的互联网,所以他们不出去嗨就只能在寝室发呆,看又是被选择的情况。
如果你甘于平凡,没有更高纬度的认知,你就只有被选择的命,你就必须面对选择平凡所带来的脆弱。社会体制的改革,科技技术的更新,病患的纠缠还有更多数不清的情况,都会让你不能安详平凡,让你陷入无尽苦难。当你有了家庭,你也会让你的家庭陷入这种脆弱,平凡事故的衍生会让亲朋好友对你避之不及——你安于平凡,那么你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好好喝的时候自然相谈甚欢,你出现问题的时候别人为什么要投资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不要总怪人情冷漠,怪就怪你甘于做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世界的平衡是静止的,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你平凡生活脆弱禁不起任何变量的改变,你平凡的生活不存在任何弹性。世界平衡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叹世界美好,但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就会让人怨天尤人,用扭曲的目光看待世界。
可惜,世界不会搭理你的抱怨,只会对你的选择做出回应。
向外求与向内求
罗辑思维有一期讲的是王阳明心法,里面就提出王阳明跟佛学很像的心法——向内求。在我知道诸多宗教之中,只有佛教将就自修成佛的。其余宗教不是拜这个神就是拜那个神的,把生命的意义寄托于这些神上面也就有点像向外求。
如果我们像外求的话就会用比较思维。很多人读大学,考研出国,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比较思维,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更好找到工资更高的工作,然后根据宏观的数据显示考了研、出了国拿的工资是应届毕业生的多少多少倍。当然我承认这是事实,但可能对于个体而言是无用的事实。
现在都说电商存在大量泡沫,众多的电商都在亏欠甚至电商这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但于这个宏观趋势相对的是依旧很多人开电商赚钱,例如马云越赚越多。这样你能说电商不赚钱吗?你如果有好的投资电商的机会你不去投资吗?所以不赚钱的不是电商,是你的电商不赚钱,别人赚依旧好好的。
话题说回来,考了研的,出了国的就一定比应届毕业生甚至就一定比读了大学赚钱赚的多吗?其实不是吧,很多人考研出国后依旧过的不理想,拿不到好的工资;同样很多人甚至没读书,依旧赚的钵满盆满的。
找成这样的差异是什么?其实就是之前提到的比较思维,你只是拿着事物的表面进行比较,得出了懒于思考的结论而已。
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第一性原理——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也就是向内求的过程,你的根本需求是什么?你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没有方向的话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你看最近ip大热,作家可谓是个如日中天的职业,你要马云放弃正在走下坡路的电商去写作去?他不把你送进精神病院就是好的了。
换做你个人,你也可以好好想想。为什么要考研出国?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为什么要找到好的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什么要赚更多的钱?因为想有更好的生活。那么更好的生活和赚钱多少一定相关吗?赚钱多少一定跟工作好坏相关吗?工作好坏一定跟考研出国相关吗?
其实都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你赚了很多钱,但是一身的毛病家庭不和谐,这会是号的生活吗?你找了现在最热门的工作,却始终在里面碌碌无为勉强保持工作指标,突然有一天这个专业不热门了(看看每年热门专业的变化)或者公司不景气开始裁员,你还能拿到丰厚的工资吗?你有高学历,但是眼高手低,对于基本的事情总是不上心,你就能找到好工作吗?理解了这些,就会明白左右这些目标不会仅仅是单一变量的增减,而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
只有当你清楚你最根本的诉求,也可以说形成三观的时候你才不会被现在这些乱花钱欲迷人眼的选项误导。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做解答题的高手,占据一个论点用各种“事实“去维护这个论点。然而这些事实可能过于片面,因为人的大脑会自动忽视不利于这个论点的一面。就算你真的做好了一到解答题,也不代表你会做选择题。对,人生就是选择题!
而且人生是个很奇怪的选择题,里面没有错误的选项,只有好、更好、还要好的选项,更是让人难以抉择。这时候人们就会用比较思维屁股决定脑袋,分析宏观的现象做出一个符合宏观趋势的选择,然后就有疯狂的证据去论证。却不知道这个选项是不是真的符合你的三观和认知。只有你先确立了三观和认知才能依此做凭,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项,可能这个选项不符合宏观的趋势,但对于你个人而言就是好的机会。
为什么不愿意去改变
其实人们孤老的基因就是让人们去追求安稳的,你想在原始的森林处处充满风险,当时弱小的人类一不小心就会被嗝屁。所以不是为了必须得生存保障,没事就不要在外面乱晃,家里多好多舒服。所以你要面对的敌人是人类古老的基因,并且不只是你要面对,所有人都要面对。李笑来特别喜欢一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单。“
现代社会的风险其实不存在影响生存危机,然而人们依旧不能摆脱基因的控制。就比如说我,一直觉得搭讪没什么的,但是一直害怕去,越是害怕去做就越容易进去自我否定状态。这种基因过去是我们生存的警报器,现在却成了你变强大的枷锁。
再说你害怕改变就会进入一个失败者的逻辑,外界太危险而我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好,所以改变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不能改变。你需要战胜这个逻辑,所以你需要坚持做一件自己主动选择的事情,一步步的来,即使痛苦也要咬着牙坚持。当你做下来,哪怕只是一件小事情,都会改变这个逻辑。你会发现,原来我过去只是妄自菲薄,其实我可以的。然后你会更积极也更愿意期待下一次选择。
这个过程其实可以非常自然,当你有了足够的认知就会明白主动选择的重要性,做出选有价值的选择就自然会坚持下去。
结束语
生活处处充满着美,你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句看似像鸡汤的话语,实则说了一句朴实无华的道理。不过我认为这句话并没有说完,后面应该还有一句你需要锻炼一双爱美的眼睛。
人的大脑对知识的摄入分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舒适区都是你知道的知识,恐慌区是你完全不知道的知识就比如把几百年前的古人丢到现在他会被现在的科技吓尿的。而学习区就是两者之间,并不是你完全不了解,但也需要你去主动思考才能获得的知识。
世界的美往往都是趋于学习区。就像品茶,不懂茶的人就会觉得茶苦涩,最多也就解解渴再好的茶给他也是白瞎。你只有学习了茶的文化,你才会爱上茶,才会知道好茶为什么好。
现在流量思维的产品大量的给你处于舒适区的知识,你不需要去思考就能看明白,白白的把注意力浪费进去,以后得到的确实无价值的感慨和阵阵的空虚。只有你去思考学习区的知识,想清楚想明白,你才会有创造一种价值的成就感。
如此才会真正的爱上生活,不然你所谓的平淡不过让你会忘感受无尽空虚的时光。像和菜头那样的人,做任何事都认认真真,具理而依,做到实处。对于他做任何事都是一种处于学习的状态,自然他的人生让人看起来趣味非凡。
所谓平淡不过是逃避一时织起的妄念,没有能力的假设琉璃易碎,当从梦里醒来时只会得到加倍的痛苦,和对过去无止境眷恋的空虚。只有活在实处,提高能力去面对未知的风险,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热爱自己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生活的价值,才能真正感觉自己活着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