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多数人在择业过程中,内心都出现过这样的orz:“我想有一份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
这念头本身没有错,但有没有想过这很难做到,那很难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通常钱多的工作事也多;离家近的工作,钱比较少……就算这三者都满足,也很难满足兴趣特长、自由独立的需要。
当这些职业问题一一摆在我们面前--价值观冲突怎么办?
有三个解决途径:
一、取舍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的其实不是选择问题,而是机会成本。
什么是机会成本?就是你的付出不是成本,放弃的那些才是。经济学认为,只有那些你干了这件事就干不了的其他事中,价值最高的那个才是成本。
但是你以为你能做价值最高的那个吗?比如精算师,也许你根本不具备算数方面的天赋能力,做那个会非常吃力,可以说,精算师根本不是你的选择范围——不是你的东西不算是放弃。
反而是做哪一件事情更有优势,更容易实现,那么放弃的这件事,才是你的最大代价。
当然,也要看工作本身是否符合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果不符合,即便提供了很好的待遇,也要主动放弃。
有个做软件测试的员工入职一家金融公司,待遇很高,但她很快提出了辞职,原因在于这家金融公司的岗位要求与当初她的设想有些偏离。
她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基础,想做的是”自动测试”,但是她入职以后才发觉,这家证券公司所需要的自动测试是一两年后的事情,目前的人工测试就能满足需要,招她进来是为了将来作储备。
由于人工测试的工作内容重复性高,她认为没必要再重复下去,那是在浪费时间。而她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又非常清晰,所以很快就提出了离职。
因此,我们可以做排序,想多赚钱,那肯定可能就清闲不了了;如果选择兴趣特长,可能就满足不了其他的另一些条件。打个形象的比喻,找个高富帅的对象很难,那找个高的总容易多了吧?
二、平衡
韩寒被称为“赛车手当中最好的作家,作家当中最好的赛车手。”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成功的自我营销。
如果爱好不挣钱,但很喜欢,可以在其中找一个平衡。如果你需要解决经济压力,又想要兼顾爱好,那就先好好工作,爱好可以放在休息时间培养,等它养大了时间成熟,可以考虑变现呀。
三、付出
罗马绝不是一天建成的,一种优势的建立,需要持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否则再好的职业规划和策略都是白瞎。
如果你想要的更多,就需要多付出。别人996,你可能需要007,如果你不愿意付出,那就只能等奇迹降临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不重要的东西懂得取舍,重要的东西要平衡,更重要的东西多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