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立秋刚过,北方的天气终于转凉,空气也多了些清爽,刺眼的太阳怎么也不如三伏天那么热了。日历上写明天是七月初七,这样的日子最该说说爱情的,于是,趁着今晚写一写《牡丹亭》书中的这一对。
太守的女儿杜丽娘在一个腐儒陈最良的说教声中,整日循规蹈矩、日子过得昏昏沉沉。正是怀春年纪的妙龄少女哪忍得住这般无趣,于是叫来她的丫头春香,二人准备偷偷溜进后花园,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杜丽娘迈进园子,立刻被园中的美景吸引,便转头对春香说:“春香,不到园中,怎知春色如许?”要不是来到这园子里,怎么知道春色如此之美?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春风在枝头摇漾,像一道道细丝线。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好时辰、好景色、好天气,如此这般的赏心悦目,到底是谁家的庭院?可见,杜丽娘长到了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逛他们自己家的园子。
到底是怎样的一座院子,杜丽娘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原来这花朵开得争奇斗艳、色彩斑斓,却没人懂得欣赏,只能与这些颓废荒芜的井口、这半壁垮掉了的砖墙为伴。
杜丽娘同时也在说她自己,她究竟有多美?汤显祖如此形容她的美貌:沉鱼落雁鸟惊喧,闭月羞花花愁颤。如此标致的美人,却只能在深闺里,跟着酸腐的教书先生没日没夜的研习四书五经,浪费了青春光景。
2
她差遣春香回屋,自己竟在园子里睡着了,接着,杜丽娘做了一个改变了她一生的春梦:
梦里,一介白衣书生,手里握着半截柳枝,缓缓走来,素昧平生一对璧人、两双含情似水的眼睛互相对视。杜丽娘问他缘何而来,书生答:“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书生太了解丽娘的所思所想,这一句和前面杜丽娘的感慨遥相呼应,只这一句就足够杜丽娘沉醉的了。二人一唱一和,走到石头后正宽衣,杜丽娘梦醒。
从此,杜丽娘一病不起,父亲请来多位颇有名望的医生,医生只说这是忧伤成疾,无论如何是根治不好的,父母只能眼看着她日渐消瘦,无计可施。
杜丽娘自知命不久矣,画了幅自己的画像,叫春香把画像收好,埋在梅树根下。春香埋好回房,小姐就已经断了气。
后来柳梦梅路过发现画像,掀了棺木,杜丽娘复活,二人成婚。汤显祖写到: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人最是易老,光阴被琐事消磨,生来也不过如梦一场。因为对爱人的深情,甘愿把身躯埋葬在浅土中,守着这梅根,等着我的白衣书生在半壁斜阳里拆开棺木,赐我重生。
3
爱情故事讲到这里就好,《牡丹亭》中其他的描写都是官场上的事。这样一对至情的良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终结连理。
两个人,在梦中相识,杜丽娘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那句“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成为了千古佳话,我却最爱后一句: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天下有多少梦中之人,心有所属,却败给现实。我们也该知道,几百年前,有这样一位先人早就说过,男女间的感情可以不因婚姻、不因同眠、不因结发,它可以只因为爱情。
梦里的感情,谁又能说不是真的呢,这里的“梦”不一定就是指晚上做的梦境,也指那些想得而不可得的感情。可能因为现实中的种种原因,不能够结婚,不能够和那个最爱的人在一起。
每个人心底,可能都有一个最爱的那个人,历经岁月被尘封、被遗忘,却会常常出现在梦里。天下付出真心的爱情很多,但真正能走到婚姻殿堂的有几个,被柴米油盐浸润后还能一直在一起的又有几个。
很多时候,梦境恰恰能反应我们最真实的内心。我们被种种条框限制着,白天里总要循规蹈矩,不敢做出格的事情,不敢见想见的人,不敢说想说的话,而到了夜晚,那个真实的自己才肯唯唯诺诺地露面,或出现在梦里,或在清醒着难眠的时刻。
最羡慕《牡丹亭》里的爱情,这二人可以说是至情至性至惘然。杜丽娘也许就是每个女孩子心里那个最大胆的自己,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可以抛弃现实里的一切。他寻着梅根下的画像追你过来,你为他对抗封建礼教、对抗家族传统、对抗距离、对抗时间、对抗奢华的外物……
柳梦梅也是每个男人心中最理想的自己,你是盖世英雄、你是中举的状元、你为她还魂,是她唯一的依靠、你爱她,也不曾有一刻辜负她对你的爱。
如果所有的爱情都能有这样美满的结局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