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海波老师要来杭州办“文字沙盘”的工作坊,我是开始就决定要参加的。主要因为宣元老师讲到它偏向于哲学,有较强的理论性,可能有助于弥补SFBT相对缺乏的理论,而自己一直以来是对理论比较着迷的,透过看似复杂的表层,发现一个精彩而简明的概念,从而解释出事物的本质,是一件快乐的事。
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天工作坊的收获。海波老师的几篇文章里大致介绍了文字沙盘的概念和一些理论来源,所以本文中都是自己的理解和反思。
一. 对文字沙盘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文字沙盘提供了一个或者数个画面,把来访者讲述的语言中的关键点记录下来,不断根据对话的推进,寻找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尝试从不同的时间点来看待其中的某些概念,或者某种联系。采用相对宏观的视野,和尽可能多的角度,来看待所讨论的问题。跟SFBT类似,咨询师很少提供建议或者自己的判断,而是通过提问,通过把来访者的一些词语摘录出来,让来访者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生活的全貌,理清思路,挖掘到自己的资源,找到自己真正在意之处处,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文字沙盘非常注重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其中的线。强调综观,力图从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一个概念,尽可能地开拓当事人的视野和思维,不至于局限于一个问题画地为牢。
这种记录的方式让我感觉在咨询过程中多了一个凭借。之前我总是试图去寻找更本质的东西,倾向于轻视一些表面的现象,觉得它们很多时候是一种干扰。是有一种挖掘,开拓的思维。现在我越来越相信当事人所说的每一个词都是有意义的,值得推敲的,所谓风过留痕,雁过留声,从现实可依的痕迹着手,认真对待,寻找其间的联系是一种稳妥的方式。然而文字沙盘是否会流于表象,考验的还是咨询师的功力。
通过观摩了四场对话,抄了四张“方子”,以及老师的讲评,答疑,体会到心理活动的幽微曲折,让这个文字沙盘的创作过程充满了互动和变数,是一场值得投入的探索之旅。
二. 文字沙盘的一些技巧
虽然老师一再强调,使用文字沙盘要避免框架和套路,但是总结一些经验技巧有助于更快的窥其全貌吧。
1. 在着笔文字沙盘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倾听,不要轻易下笔。因为有些来访者首先要谈的可能只是一个片面,并不是事情的全貌,而我们需要要得到的是对尽可能整体的印象的把握,也包括透过表面的问题洞察到来访者更深层的需求,所以不可求快。
2. 在对话过程中,有时候咨询师会选择就哪一点来提问,咨询师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或者直觉而去选择,例如,老师提到会倾向于注重当事人所说的重复率较高的词语,或者说出来带有比较强烈的情绪的词语。
3. 文字沙盘看上去容易显得乱,因为人的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是立体的,多维度的,投射到一个平面上肯定会显得乱,有一个小技巧是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可以增加维度,看上去更清晰一些。
4. 经常会用到时间轴,像材料中所讲的,“我们的宇宙是时间率领着空间”,在对话过程中,不断的引导来访者从不同的人生阶段来看待自己当下的处境或者问题。用海波老师的比喻,我们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走,走出去一段,回头看看,我们走了多少了,是在向着目标的方向走吗?再走过去一段,再回头看看自己到哪里了,是不是还在向着目的地走,以得到更全面,更多方位的认识。
三. 对使用文字沙盘的觉察
文字沙盘可以说是在对话的过程中,把声音转化为了形象。声音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它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旦转化为了形象,就像是做了个标记,可以回过头来反复推敲,从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角度,不同状态的心境和思维方式中来观看,确实有助于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但是,正因为有了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也就删减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从心中所想到口中所说,已经有所删减,从听见到画出来,又是一定程度上的降维的过程。正如海波老师所讲,人的神经元的连接,是立体的方式,而我们要转变成平面的方式来表达。考虑到人脑中神经元的海量和相互之间立体的连接方式,难以想象要简化多少信息。
每一个词都是一个空间,而每一个连接都会引起全局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观望一个问题,一段生活,可以有近乎无穷多种选择,来访者因为这种观望接下来选择要走的路,因而也有太多的可能性(虽然我们常规的选择看似并不多)。而我们从这诸多可能性中选择某一种画出来展现在来访者面前,作为一个凭借,让来访者由此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比喻,说如果在一个足够大的空间里给足够多的猴子每人一个键盘,总有一只猴子能够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从概率上来说,这是完全正确的。当样本足够大,就可以出现如此惊人的奇迹。反而言之,当样本足够大,作出莎士比亚的选择而不是一只普通猴子的选择,几率是何等微渺。这就是老师所说的艺术的所在了吧?文字沙盘也好,咨询也好,自我修行也好,都需要以追求艺术的心态用心感受,反复推敲,才有望于众多可能性之中作出一幅相对优良的作品。
除了对文字沙盘的感受,海波老师的淡定从容,机敏觉醒,平实如镜的状态似乎印象更为深刻。看似随意而为,然而时时保持真心的陪伴,对自我的修养和觉察,仍然是咨询师最需要用力之处。想说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考虑到从猴子到莎士比亚的距离,又感觉自己的修行之路也不是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