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南方,对北方粗犷,豪放的景致一直有着特别的憧憬和向往。这次文化考察,着实到了不少地方,也算圆了对北方遐想了多年的梦。终于触摸到了地图上如“几”字般蜿蜒着的黄河水流,终于进入了地理书上有着冬暖夏凉的神奇描述的窑洞,还偶然地到了本人姓氏的发源地,看到了那一段令人讶叹的历史和存留至今的文物。然而印象最深的,还是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踞天险而吞吐千年的函谷关了。
函谷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关隘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而且由于这段黄河流域丘峦起伏,有中条山、崤山等阻断,函关谷底成为附近地区唯一东西向平坦的通道,自然成为军事要冲。
这道深险如函的天险,在这里把守了几千年荣辱,见证了数个朝代的变迁。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如今刀枪剑戟惨烈的碰撞已被轰隆隆的机器声取代,历史长河里数万个英勇而无辜的身躯倒下后空气里弥漫的血腥而今固然也荡然无存。沿着城墙上行,关楼上还摆放着大炮,还有石刻象棋盘的石桌,可见其把关者的悠闲。在关楼顶极目远眺,突然感受到了这座关卡挺拔千年的生命。远处青山巍峨,涧河如练般缠绕着,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这座关卡,不仅占据了“天险”,还占尽了“地利”!遥想当时在城楼上驻守的兵士们,在这篇景色的庇护下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关外兵临城下虎视眈眈的队伍,天堑赋予了他们勇气和骄傲。两军交战了,狼烟四起,兵刃焦灼,关下的尸体堆积如山,猩红的血液流进涧河,染红了整片天空……数百年后的黄昏下,这片天空依旧斑斓,只是已经褪去了血腥和冷酷,我们踏着“车不方轨,马不并辔”的函关古道走了一段,那条幽寂的小道可直通西安,多少人为了打开前面那到关卡走上这条小道而成了堆积的尸骨中毫不起眼的一具,而今我们却轻松地穿越和戏谑着。历史淘尽颜色,函谷关终于只剩它本来的面目,一座用冰冷石头堆积起来的算不上宏大的建筑,实在不应该沾染上这么多无谓的鲜血,而今它只是一道景色,又或许是一扇门,只不过打开呈现的不再是更多的屠杀和欲望,而是一段段让人折服和铭记的历史。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老子的《道德经》成书于此,这里便成了道家文化的发祥地,与此同时还有“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在这里发生。函谷关,从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种容貌:一种是攻守双方的呐喊与怒目,一种是为探讨人类文明,先哲暂驻,著书立说时的吟哦和安详,一文一武,或酷烈,或斯文。
置身函谷关下这股对历史的恍惚的感慨随着两人一马的背影的远去而逐步清晰。出租马匹的老汉牵着马驮着一个妙龄女子往函关古道行去,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片断,战乱,羼杂着安详,成败已被历史掩埋,只剩些触目的事实,融进那小小的关口,吞吐着千年的荣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