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讲座,你会去听吗?
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在听张旎老师的讲座之前,对于这个问题,我给过自己一个答案,但其实那个答案很泛泛----我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乐观自信的人。
但如何来衡量和评价培养的结果呢?什么算乐观自信,怎么样才算达到了我期望的乐观和自信呢?
对于孩子的未来,不同的父母会给出很多不同的期望,但去探究本质的话,却很可能得出同样一个答案---希望孩子将来过得“好”,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未来过得好呢?
当第一次听到“全球竞争力”这个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就是我要的答案,我内心就是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因为这就保证了孩子将来过得好。
于是我就报名了张旎老师的系列育儿教育讲座,但这个讲座没有去讲如何培养那些我们认为的重要能力,比如,右脑思维,情绪控制,语言学习.....而是先讲了玩,紧接着又在很多我们常见的观念上开了脑洞。
“玩”就是学
要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
父母最应该做的是观察
“玩”就是学,不是通过“玩”来学会什么
下图中这个小女孩做的事情,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自己的孩子类似的行为,但估计你和我一样不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套很严谨的科学实验过程,没有注意到她凭天性就完成了一整套的观察,假设,实验,分析,报告,验证过程。
可问题是,大多数家长都会打断孩子这个实验/学习的过程。不妨回想一下,孩子是不是在进行到第二步的时候就会被打断了?
你会不会去告诉她,这个脏,不能吃;或者,这是糖,很好吃的......
而这种干涉不仅让孩子无法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孩子天生的学习能力,他的假设--验证--修正的过程被打断了,他失去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他会变得只会等待你的答案,依赖你的答案。
除了干扰孩子玩的过程,还有很多家长给玩耍的孩子一个总结,一个结论。
比如,参观完自然博物馆之后,会告诉他,这些动物都灭绝了,所以要保护环境,顺便再考考他记住了那些恐龙的名字,好像参观博物馆的目的就是记这些;孩子画了一幅画,家长会告诉他太阳应该是黄色的,这样才好看;孩子读了一本故事书,家长会告诉他这是讲了一个关于要诚实的故事,你以后要做一个诚实的小孩..….
做这些的时候,我们往往都以为这是在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从玩耍中学习到知识。我们忘记了玩耍过程本身孩子就是在学习,这个学习比你告诉他应该记住的知识更重要!
育儿的课程有很多,强调游戏重要性的也有很多,但这一次,让我明白了玩就是学,玩就是在学习如何学习。
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干掉人工智能
你是否为了孩子“鸡血”过,你是否在教两岁的女儿加减法,是否打算给上小学的儿子报名奥数?
但当你看到Alphago 2打败柯洁,柯洁哭了的新闻,你有没有想哭,有没有迷茫?
孩子将来怎么办?柯洁想拜alphago当老师了?二十年后人类的孩子还能和人工智能竞争吗?能找到工作吗?
你或许和我一样,已经开始重视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了,关注脑科学,机器智商,右脑思维,艺术培养......那其实你就已经开始关注孩子的多元智能发展了,不过体系化的理解这个理论会对你帮助更大。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教授Howard Gardner在很多年前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有七种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数理智能,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音乐智能。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而每个人都会有个别几个智能更加突出,而人类的智能是这几种智能的交互作用体现出来的,而人类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这些都是多种智能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擅长数理智能的人工智能还远远达不到超越人类智能的水平。
凯文.凯利同样也指出了这一点,他举例说,松鼠可以轻松记住几千种橡树籽的位置,但不能就因此说松鼠的智能高于人类了。机器智能也是一样的,在特定的维度上,它已经远远超越了人类,但算的快不能说它就比你聪明。
不过可悲的是,数理智能是现在所有学校教育最重视的技能,尤其是在中国。你的孩子如果有幸这方面特别突出,那就会被认为是天才,而其他智能不但会被忽视,甚至会被摧毁。而其实那些反而是获取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那作为父母,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发掘,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呢?
父母该观察孩子,观察孩子自主游戏的过程,来发现孩子的多元智能
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学校不可能做到发掘,培养每个孩子的智能,老师也不可能长期观察每一个孩子,这些只有父母才能做到,也应该由父母来做。
不要再把重心放在孩子会做几道数学题;督促孩子按照笔画顺序写了几篇字;能够背诵多少英文单词.....观察你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对那些东西敏感,愿意在哪些事情是付出努力,这才是更重要的。
观察就是不干涉。不要忍不住告诉孩子你的答案,不要忍不住给孩子做总结,不要忍不住打断孩子假设---验证-----思考--修正--结论的学习回路,这是一个完整学习的过程,把玩看作学。这个我自身就有深刻的体会。
儿子三岁多的时候,我有一次给小家伙买来乐高,因为手头还有别的事,就把乐高盒子放在那里,自己去忙了。儿子当然很急切的想打开乐高开始玩,但他叫了我几次,我都走不开去给他拆包装。不过等我忙完了去看他的时候,吓了我一跳,小家伙不但把包装都拆开了,已经开始搭起来了。原来他自己发现了包装盒上那个方便打开的缺口,发现撕不开塑料袋的时候就去拿了剪刀,把塑料袋剪开了……
这件事让我想想很后悔,不是后悔让他用了危险的剪刀,是后悔自己以前破坏了他很多次这样的学习。
以前,儿子玩的时候我经常会陪他一起玩,但这样做一方面只关注了自己认为的学习那部分,忽视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破坏了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我变成了参与者,自己只关注解决玩的过程中遇到的,自己会觉得很简单,很无聊的问题,这让和孩子一起的活动变得很难熬,效果也不好。如果没有理解了父母观察者的这个身份,在这个误区中我不知道还要陷多久。
理解玩的意义,多元智能,清楚父母“观察者”的身份,这些虽然不能保证能培养出音乐家,画家,建筑师.....但会帮助父母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一味的强调数理智能的时候,不丧失对自己孩子的信心,发掘他的特长,保护好那些能够让他未来过的“好“的能力不被毁掉。
可能这时候你会有新的疑问,有哪些高质量的游戏,养育孩子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怎么办?请关注一块听听,和我一起向张旎老师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