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可思议的妈妈》最新一期里,面对一直哭泣的生病的女儿浸浸,郑希怡显得手足无措。她一遍遍让浸浸不要哭,也试图抱在怀里安抚,但是女儿依然在哭泣。
估计平时在家里主要是阿姨带孩子,郑希怡对女儿不断的哭泣渐渐失去了耐心。语言安慰没用,抱着安慰也没用,女儿一遍遍哭着伸手向她怀里靠近,她一遍遍把女儿推开,抓着女儿的手臂说,“不要哭了,停。”但是女儿的哭声越来越大,已经情绪有点绷不住的郑希怡最后干脆将哭泣的浸浸放在床上,自己到另一个房间冷静。
妈妈转身出去的那一刻,2岁多的浸浸哭得声嘶力竭,最后还是在工作人员的怀里,浸浸的情绪才慢慢得到安抚,渐渐安静下来。
正在生病的浸浸,身体不舒服,语言表达能力尚不足,哭泣是她最本能的表达。她再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一遍遍告诉郑希怡,妈妈我需要你的拥抱,我需要你的安慰。但没有经验的郑希怡见把女儿抱在怀里并没有立刻让女儿停止哭泣,就放弃了拥抱这个最好的工具。
她一遍遍说;“停,说不要哭了。”对于一个才2岁,生着病,还不能自己调整情绪的小孩子来说,哭就是她的情绪表达,此时此刻,她正用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她需要妈妈的拥抱,需要安全感,需要妈妈的认可,需要妈妈耐心等她情绪平复下来。可是她感受到的只是妈妈地拒绝,妈妈的愤怒,妈妈的不耐烦。
做为新手妈妈,平时又很少亲自带女儿的郑希怡,她太着急想让女儿停止哭泣,可是女儿用哭声是在表达:我需要你,我要妈妈,我要和妈妈在一起,请你抱抱我。她只需要抱着女儿,甚至不需要任何语言,静静地,紧紧地抱着女儿,让她听到你的心跳,让她在你温暖的怀里。安静的等待,等待她的情绪慢慢平复。
02
接纳孩子的情绪,请让她在你怀里哭。
很多妈妈都特别怕孩子哭,觉得哭就是娇气,哭就是怯懦,哭就是无能,哭就是耍赖……,反正认为哭就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只要孩子一哭,家长们就各种情绪涌上来:烦躁、不安、自责、恼火……,于是,哄也好,吼也罢,只是希望孩子快点停止哭泣。尤其是在公众场合,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更是焦急,希望尽快让孩子止住哭声。
哭一种正常的情绪,尤其是对孩子来说,哭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不管孩子是什么情绪,她都渴望你的共情,渴望与你连接。
认可她,接纳她的情绪,只有当孩子真正感受到来自你的认可,来自你的关爱,她才能真正放松下来。
郑希怡不断地对2岁的女儿说:停。她不知道情绪来势凶猛,尤其是小孩子,怎么可能戛然而止,突然就没了情绪。她需要时间,她需要长久一点的拥抱,需要在妈妈的怀里感受到爱。需要时间让自己的情绪平复。
其实不但是小孩子,有的时候我们大人在脆弱,委屈的时候也会特别想大哭一场。放声哭泣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方式,哭过之后,心情反而会轻松很多。如果压抑着情绪,不给自己哭泣的机会,那种隐忍反而会让自己更难于走出情绪的沼泽。
我还记得6月份时,我因为全职妈妈的身份颇感压力,对自己的前途感觉无望,情绪一度低落。脾气也变得很大。为了一点小事情就无端哭了起来,老公刚开始还试图跟我讲道理,安慰我全职主妇是最伟大的职业之类。却让我更委屈,更气愤。到后来,笨嘴拙舌的他不再多言,只是抱着我,在他怀里哭够了,我反而觉得心情没那么糟了。
对于一个大人,拥抱都有这样的力量,何况,最需要爱的孩子。
如果你不知道她为何哭泣,不知道如何安慰,就只要抱着她,让她感受到你怀抱的温暖,让她感受到妈妈的爱就够了。
03
说多少遍我爱你,不如一个拥抱实在。
小乖月子里特别爱哭,不知道是我奶水不足,还是因出生时左臂锁骨骨折疼痛导致,月子里几乎挂在我身上,一抱起来吃奶就睡,一放到小床就哭。那个时候真是有些崩溃。一个小男孩怎么这么爱哭,姐姐小歪那时睡得很好啊。
有朋友给我发了《美国妈妈带孩子的17个绝招》推荐哭声免疫法,哭的时候坚决不抱,不哭的时候才抱,这样形成条件反射,孩子就慢慢不哭了。
我试了下,他哭两分钟的时候我忍着不抱,到五分钟已经坚持不下去,这对孩子对大人都是一种折磨。
上网查,发现这根本就是个谎言,被哭声免疫法法训练的孩子长大后多数都有睡眠障碍,情感问题,严重的有自杀倾向。把一个刚刚来到到这个陌生世界,渴望关爱的婴儿当成一个机器来训练,对以后的人格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后来看了《亲密育儿》,第一时间回应孩子的需求,无论微笑,还是哭闹,都能得到及时而温暖地回应,ta会感觉自己的双脚扎根大地,踏实而心安。多给孩子亲密的爱抚和拥抱,孩子的安全感才能得到更好的建立,情感也会更富丰富。
孩子哭,很简单,依母亲的本能,去抚慰他。任何违背人类本能的育儿法,都会带来人性的逆转。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小孩子也有这样的心理需求,他不断地索取,正是因为他的安全感归属感不足。你的拥抱就是他最好的归属感,正是与孩子最好的心灵连接。
有一次带小乖出门,小乖在车上闹腾,不肯坐安全座椅,我说了多次不听,就开始吼,还把他硬按到座椅上,弄疼了他。他哭着说妈妈你把我弄疼了,你要安慰我。说着就伸出小手要我抱他。
我在气头上,说:“不抱。你先听妈妈说……”随后就开始吧啦吧啦讲道理。
他又哭起来,更加难过:“妈妈你抱抱我,你要安慰我。”
看着他求抱抱的样子,心软下来。抱他在怀里,他满足地将头抵在我的胸前。安静下来。
在他情绪上来的时候,任何道理都是听不进去的。大人的说教只会让他内心更崩溃。不如静静地抱着他,等他完全平静下来后,再问他:“如果不坐安全座椅,我们就不能出行了,你是想不出门玩了,还是乖乖坐在安全座椅上,我们开车出去玩?”
小乖很配合地选择坐在安全座椅上出去玩。
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需求得到满足,有时候真的会意想不到的配合。
拥抱真的是有魔力的,你要知道在孩子生命里,曾单曲循环最久的歌单,是妈妈的心跳。
婴儿期,小乖每次哭闹,我抱他在怀里,把他的头抵在我的胸前,低着头脸轻蹭着他的 。他都会很快安静下来,慢慢睡着。妈妈的心跳,是孩子最初听到的声音,妈妈的怀抱,是孩子第二个子宫。
你用双臂环绕着他,紧紧的,温暖的,那就是他最安全的港湾。
你给孩子说多少遍我爱你,都不如在ta有亲密需求的时候,给ta一个拥抱。当ta哭泣的时候,抱着ta,就足够。
作者简介:悠然 曾经的媒体人,现全职陪伴两个孩子成长,正面管教实践者。在纷杂的生活间隙,依然有仰望蓝天的憧憬,文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欢迎关注悠然不知岁,感谢以后的路有你一起
---------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