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诺不离
导语:这个周末,我应邀在一个大学生QQ分享交流群上担任了一期活动的主讲嘉宾,与大家分享了我在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因为内容比较多,我将分三期刊出其中的主要内容。这是第一期。
所谓高效学习,就是你能比别人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
比方说,我在大学学的是生物学,毕业后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自学法律,却以全地级市第一的成绩,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现称国家司法考试),而且那年的平均通过率非常低,仅为7%左右。这说明,我在律考这件事上,我的学习就比其他同学要更加高效。
我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这篇文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虽然说,通过考试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但如果仅限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地改进我们的行为习惯和心智模式。如果我们无法做到学以致用,那么你学得最多,也是在浪费时间,最终可能成为一个书呆子。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学习呢,我的体会有五点: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定义、概念、公式、原理、理论等一定要弄懂弄通。因为许多知识的学习都是一环接着一环,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来讲,如果你平面几何都没有弄懂,却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相信你一定会非常痛苦。
还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带有普适性的,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领域,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你都用得上。比如说复利效应、二八法则、稀缺原理、SWOT分析、黄金思维圈、自我与本我、马斯洛需求理论、辩证法、系统论,等等,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思维方式,所以一定要用心学习,掌握要领。
我在律考中之所以取得高分,其中的一个诀窍就是熟练掌握法律的基础知识,比如立法的宗旨、目的、原则等。这样,即使我在考试中遇到不熟悉的题型,也能根据基本原理答个八九不离十。而一些同学之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得不够牢固,所以无法灵活运用,题型一变就答不出来了。
2.善于运用比喻、联想等方法,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孤立的,你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把它与你已有的知识联系、整合起来,使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知识之间的关联度越高,你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比如说,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所著的《自我与本我》一书中讲到,人的心理可分为三个层次(三重人格结构):自我、本我与超我。
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心理结构,它由遗传的动物本能和欲望构成。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一味地寻求满足。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接受外部世界现实要求的那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识,根据唯实原则行事。它的大部分精力用以控制和压抑来自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它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
超我,是自我的典范。它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代表人内心中存在的理想的成分。
看了上面这个解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搞明白这三个“我”之间的关系?我相信有不少朋友可能看得是云里雾里,觉得不好理解。
现在,我用联想和比喻的方法,把这三个“我”再解释一遍,看看大家能不能理解得更明白些?
请把“本我、自我、超我”想像成古时候的一家三口。“本我”是家中顽皮又好奇的孩子,他的行为方式就是怎么快乐怎么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超我”是一家之长,严厉又挑剔,监督着“自我”的行为;“自我”像是一位相夫教子的母亲,她一边要迁就孩子(本我)任性的行为,一边要承受一家之长(超我)挑剔的目光,怕被责备没教育好孩子。
当一家之长(超我)的要求不那么严格、挑剔时,这一家三口(本我、自我、超我)相处其乐融融,人就会感觉满足幸福;当一家之长(超我)要求很高,小孩(本我)又很任性时,这就很考验母亲(自我)的协调能力了。此时,母亲(自我)如果能对小孩(本我)进行有效的管教,同时又能与一家之长(超我)很好地沟通,这一家三口照样也能融洽相处。但如果母亲(自我)的掌控能力和协调能力比较弱的话,她就有可能两头受气,人就会觉得焦虑沮丧,对自己不满。
我把这个比喻写在《如何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这篇文章里,有许多朋友反映说,这个比喻生动有趣,一下子就让人明白并记住了。
3.当有些知识过于抽象一时看不懂时,不妨从容易的版本先入手。
还是以我参加律考的经历为例。律考报名的时候会有辅导用书,但我知道这些辅导用书是给已经具备法律知识的考生,作考前强化使用的。而我大学里学的是生物,以前从未学过法律,如果直接读这些条纲式的辅导用书,恐怕很难理解。所以我必须找到一种容易自学的教材——自考教材,先打好一点基础再说。于是我先跑到当地自考办,购买了10多本重要的法律自考教材。
事实证明,我的这个策略非常正确。这些自考教材果真适合自学,那些深奥抽象的法律条文,经过书中的案例和讲解,我一下子就弄懂入门了。于是,我在正式报考前的一个月里,以每天一本或二三天一本的速度,把这些自考教材通读了一遍。虽然只是囫囵吞枣,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对整个法律框架体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法律的立法宗旨、目的、原则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为我后面的正式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我们平时接触的信息,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比方说随意信息、观点信息、技能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信息等。不同类型的信息,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果你能灵活运用,你的学习成效将会提升很多。
对于随意信息,比如说一些随机的数字和字母信息,你要记住它们,一般会比较困难。但这时,如果我们能运用联想法、挂钩法、压缩法等,让这些随意信息变得有意义,就容易记住了。
比如,对于圆周率的谐音记忆法——“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
而对于观点信息来说,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记忆,而在于你的独立思考能力。比方说,“饭后百步走好不好”这个观点,正方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反方说,“饭后百步走,容易胃下垂”。你听信哪一个好呢。
对于观点类的信息,我的体会是,不要轻易地去肯定,也不要轻易地去否定,而是抱着“一切有待验证”的态度,以一种开放地心态,去了解它,探寻它。对于你自己没有经历和没有见过的事情,更不要忙着下结论,以防出现“黑天鹅事件”。还有,如果有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我应该值得加以重视和了解才行。
还有一大类信息是技能信息,它是教导你怎么行动和操作的信息。比如说,关于如何理财、健身、绘画、设计 、写作、摄影等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归入到这一类。
我认为,学习技能信息最重要的是刻意练习。所谓刻意练习,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大量重复的训练。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一名好的老师或一本好的教材,就会让你事半功倍。另外带着问题学,善于利用图表、视频、模型,等等,都有助于技能信息的学习和掌握。
当然,除了有好的导师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有足够多的独自练习的时间。调查数据表明,根据行业的不同,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刻意练习的时间大概在3000-10000小时不等,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可以说,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除了天赋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
5.及时复盘、以教为学,是高效学习的两个利器。复盘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回想,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归纳、分析。以教为学,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的输出来促进学习,比方说,你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或者通过写作与更多的人分享,都是一种很好的输出方式。
从去年开始,我一直在写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方面的读书随感,觉得很有收获。写作不仅帮助我更好地去理解、运用书本中的内容,而且促使我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思考体系。参加今天这样的分享会,也是一种以教为学的很好的方式。
好,关于如何高效学习这部分就先谈到这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学习考试方法,大家还可以延伸阅读《从学渣到学霸,距离其实没有那么大》一文。
这篇文章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文中的Zino就是我自己。有读者评论说:这篇文章“给了鸡汤,又给了勺子,给了勺子,又给了喝鸡汤的演示视频”。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
另外,你还可以延伸阅读以下几本书:
(1)斯科特·扬(Scott Young)《如何高效学习: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
(2)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Oakley)《学习之道》
(3)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和 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合著的《刻意练习》
(4)成甲《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