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作者的基本观点:痛恨“人类中心主义”,用一种佛陀般的慈悲之心关爱弱者;同时他又是“爱人”的,怀着对人类的命运的深深忧虑。【这一点正是在中大学习Cultural and Heritage Tourism时Professor Chow以及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or Tourism课堂上Professor Wong向我们所一再传达的理念。大自然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能没有大自然。那么,对于整个自然,对于人类自身,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世界的发展与学科的由来
物理学:135亿年前,经过所谓的big bang后,宇宙的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成为现在的样子,这些基本特征,成为了“物理学”。
化学:之后30晚年,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原子”,在进一步构成分子。这些原子和分子以及它们的互动,成为“化学”。
生物学:38亿年前,地球上的有些分子结合,形成有机体,它们的故事成为“生物学”。
历史学:7万年前,homo sapiens创造出更复杂的架构,成为“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形成“历史学”。
一、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
一种没什么特别的动物——智人
属(genus)种,智人也是属于某个科。从整个历史来看,过去多种人种曾共同存在,所以“人”并不特殊。
智人思考的代价:相对于其他动物或近亲在肌肉上的萎缩退化。直立行走,解放双手→脖子痛、脊椎问题,智人女性生育的高风险,智人婴儿长的哺乳期
几十万年人类跃居食物链的顶端,而自然界的相关制约条件还没有跟上人类演化的步伐,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虽然尼安德特人和自己相似到不足一提,但也相异到无法忍受。【就像恐怖谷理论所示,人往往对于与自己非常相似却又有些微不一样的事物心怀恐惧和憎恨,对于类人型的机器人、玩偶、甚至其他人属。】
知善恶树——想象的现实
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很大可能是因为其有独特的语言。而智人语言真正独特的功能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
门槛值:150。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智人跨过这个门槛值,最后创造出有上亿人口的帝国,其秘密就在于虚构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所谓“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从认知革命以来,智人一直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客观现实+想象现实)。随着时间过去,想象现实也日益强大;时至今日,河流、树木和狮子想要生存,有时候还得依赖神、国家和企业这些想象现实行行好、放它们一马。【非常讽刺】
通过文字创造出想象的现实,就能让大批互不相识的人有效合作,而且效果还不止如此。正由于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是以虚构的故事作为基础,只要改变所讲的故事,就能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只要在对的情境之下,这些故事就能迅速改变。【宗教、主义、价值观】
历史和生物学
智人发明出了许许多多想象现实,也因而发展出许许多多的行为模式,而这正是我们所谓“文化”的主要成分。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无法停止改变和发展,这些无法阻挡的变化,就成了我们说的“历史”。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历史最初的形态是神话、传说,其本质正是“想象的现实”。】
我们和远古人类的不同处就在于与大量陌生人合作的技术有了大幅提升。就整体而言,现今人类所知远超过远古人类。但在个人层面上,远古的采集者则是有史以来最具备多样知识和技能的人类。【人类社会不断分工导致】
采集者的扩张→第一波灭绝浪潮
农民的扩张→第二波灭绝浪潮
工业活动→第三波灭绝浪潮
二、农业革命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
农业是同时间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而不是由中东的农民传到世界各地。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如果要衡量某种物种演化成功与否,评断标准就在于世界上其DNA螺旋的拷贝数的多寡。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一连串为了让生活更轻松的“进步”,最后却像是在这些农民的身上加了一道有一道沉重的枷锁。【我们也要思考工作是为了什么,拥有物品是为了什么?不忘初心,不为物所役,为情所役。】
奢侈品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习惯就会变得理所应当。欲壑难填。共产主义认为当物质极大丰富阶级矛盾就会烟消云散,可欲壑难填,再丰富的物质亦不及人心之所欲。】
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国家的强盛亦不等同于普通百姓的幸福。更进一步,什么是国家?国家也只不过是一个由想象所建构的东西。】
农业革命意义深远,除了影响建筑,更影响了心理。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成了远比过去更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与“自己家”紧密相连,但与周遭其他物种划出界限。
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2002版的《源氏物语》中紫式部最终宁愿回到乡间,也是因为在经历皇都海市蜃楼般的繁华生活后,知晓其虚幻。陶渊明不同于其他田园诗人之处,亦在于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躬耕的实践中,正面提出人生真谛和社会理想的诗人。】
想象的现实的脆弱性
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一直都只是几十人的小部落。从农业革命之后,不过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但时间并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处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
讲到“神”的概念,伏尔泰就曾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
自然界的秩序是稳定不变的,就算人类不在相信世界上有重力,重力也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但相反的是,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总有一夕崩溃的风险,因为这些秩序背后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为了维持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必须持续投入大量心力,甚至还得掺入些暴力和胁迫的成分。【信则有,不信则无。爱情亦是如此。我愿信,信你,信自己,信我们。】
如何维持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
人们希望某个由想象建构出的秩序能维持久远,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大部分的精英分子)就必须真正相信它。
第一,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永远要强调,这种维持社会稳定的秩序是个客观事实。【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天皇。耶稣。】第二,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
三大原因,让人类不会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
1. 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有一天,当我们分不清梦与现实…】
2. 想象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你想买的东西,你爱看的书,你喜欢的人,哪一样没有收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商家广告深谙此道——塑造我们的欲望,又伪装成顺应我们的欲望。换一个角度,当你想说服一个人时,不要直面,潜移默化,让他以为是他自己做出了如此选择。人人都爱拥有选择的权力。】
我们常常告诉朋友要“随心所欲”,但这里的“心”就像是个两面间谍,听从的常常是外面那些主流的虚构故事。于是“随心所欲”不过也只是结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与20世纪的消费主义,再植入我们的脑海罢了。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旗下雪碧的广告词就是:“相信你的直觉,顺从你的渴望。”甚至那些人们以为深深藏于自己内心的渴望,通常也是受了想象秩序的影响。
3. 鼓励多元多样的浪漫主义又与消费主义一拍即合,两者携手前行,催生了贩卖各种“体验”的市场,进而推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真正卖的可不是机票和饭店房间,而是旅游中的经验。
想象建构的秩序存在于任何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历史从无正义。
大多数社会政治阶级制度其实都没有逻辑或生物学的基础,不过就是由历史的偶然事件引起,再用虚构的故事延续壮大。这正是历史值得研究的一个很好的理由。【想到2017年5月5日我们在盐湖城团建,从十一点聊到凌晨两三点的内容。企业的发展,老洪不断演变的创业史。】
我们爱看的是反败为胜,是小人物的胜利。然而,历史就是没有正义。
“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
天生自然的生物学,可能性几乎是无穷无尽。然而,文化却要求必须实现某些可能性,而又封闭了其他可能性。文化总会说,它只是禁止“不自然的事”。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自然的。真正完全“不自然”的事,是指违背了自然规律,但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存在,所以也没有禁止的必要。
各种规定男人就该如何、女人就该怎样的法律、规范、权利和义务,反映的多半只是人类的思想,而不是生物天生的现实。
三、人类的融合统一(金钱、帝国、宗教)
历史的走向:文化流动与冲突
虽然每种文化都有代表性的信仰、规范和价值,但会不断流动改变。只要环境或邻近的文化改变,文化就会有所改变及因应。除此之外,文化内部也会自己形成一股改变的动力。就算是环境完全与外界隔绝,生态也失分稳定,还是无法避免改变。
认知失调其实是一项重要的特性,如果人真的无法同时拥有互相抵触的信念和价值观,很可能所有的文化都将无从建立,也无以为继。
严格来说,真正的“文明冲突”其实是“聋子式的对话”(dialogue of the deaf),也就是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
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金钱
这位征服者极端宽宏大量,手段又灵活无比,让人人都成了虔诚狂热的信徒。这位征服者就是金钱。
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
金钱货币史上真正的突破,就是人类终于开始相信某些贷币形式,虽然他们本身没什么固有价值,但却能方便储存与运送。这样的金钱制度,大约出现于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银舍客勒制度。→大约在公元前640年,土耳其西部吕底亚王国的国王阿耶特斯铸造出史上第一批硬币。
金钱制度的两大原则:1.万物可换;2.万众相信。
人类的经济史就像跳着微妙的舞步。我们用金钱来促进与陌生人的合作,但又害怕这会破坏人类的价值和亲密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也想打破哪些限制金钱和商业流动的社会大坝;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筑起新的大坝,希望保护社会、宗教和环境免收市场力量的奴役。
帝国的愿景
帝国的定义就只在于文化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两项。
帝国循环:一小群人建立一个大帝国→形成帝国文化→帝国文化得到属民认同接纳→属民以共同的帝国价值为名,要求平等的地位→帝国开国者失去主导地位→帝国文化继续蓬勃发展、发扬光大
宗教的法则
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其两大基本要素:
1. 宗教人类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于人类的想象或是协议。
2. 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它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
多神论: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利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因此对于人类各种世俗的欲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多神论本质上就属于开明,很少迫害异教徒。
一神论:一神论宗教大张旗鼓把其他神祇从大门赶了出去,但又从旁边的小窗把他们迎了回来。
二元论:二元论认为,整个宇宙就是善恶这两股力量的战场,世间种种就是两方斗争的体现。它之所以成为一种深具魅力的世界观,原因就在于人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恶的难题”(Problem of Evil),苦苦无法解决。
综摄:基督徒大致上是信奉一神论的上帝,相信二元论的魔鬼,崇拜多神论的圣人,还相信泛神论的鬼魂。像这样同时有着不同甚至矛盾的思想,而又结合各种不同来源的仪式和做法,宗教学上有一个特别的名称:综摄(syncretism)。很有可能,综摄才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宗教。
自然法则:这些自然法则的宗教信仰虽然某些也相信神祇存在,但认为神祇就和人类、动物和植物一样会收到自然法则的限制。佛教——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人文主义的三个教派:
自由人文主义。“人性”是个个人的概念,存在于每个智人心中。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每个智人内心的自由。
社会人文主义。“人性”是个集体而非个人的概念。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智人这个物种的平等。
演化人文主义。“人性”可变,可能退化成非人,也可能进化成超人。最终要的使命,是保护人类,避免退化成非人,并且鼓励进化成超人。
成功的秘密
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历史是所谓的“二级”混沌系统。一级混沌指的是“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二级混沌系统,指的是“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就永远无法准确预测。
为什么研究历史?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迷因学(memetics)。文化就像是精神感染或寄生虫,而人类就是毫不知情的宿主。迷因学假设,就像是生物演化是基于“迷因”(meme)这种文化信息单位的辅之。而所谓成功的文化,就是特别善于复制其基因,而丝毫不论这对于其人类宿主的成本或利益。
四、科学革命
现代科学与先前知识系统的不同:
1. 愿意承认自己的物质。现代科学的基础就是拉丁文前缀ignoramus-,意为“我们不知道”。
2. 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
3. 取得新能力。
现代社会之所以还能够维系,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科技和科学研究方法的信任,这几乎成了类似宗教的信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取代了对绝对真理的信念。
科学和科技
科学和科技是在最近才开始紧密相连。在公元1500年前,科学和科技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培根在17世纪将这两者接轨的时候,其实是个革命性的想法。
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得到经费,多半是因为有人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达到某些政治、经济或宗教的目的。→科学研究一定得和某些宗教或意识形态联手,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意识形态能够让研究所耗的成本合理化。而代价就是意识形态能够影响科学的进程表,并且决定如何使用研究成果。
科学与帝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欧洲?中国和波斯其实并不缺乏制作蒸汽机的科技,他们缺少的是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些在西方花了数个世纪才形成及成熟,就算想要照抄,也无法在一夕之间内化。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区别在于:郑和下西洋四处探访,对拥护明朝的各国君主提供协助,但并未试图攻占或殖民他国。此外,郑和的远征并没有深厚的中国政治文化基础。
欧洲在现代早起培养的潜力,让它能在现代晚期称霸全球——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相辅相成。
现代科学和现代帝国背后的动力都是一种不满足,觉得在远方一定还有什么重要的事物,等着他们去探索、去掌握。然而,科学和帝国之间的连接还不仅如此而已。两者不只动机相同,连做法也十分类似。对现代欧洲人来说,建立帝国就像是一项科学实验,而要建立某个科学学科,也就像是一项建国大计。【好奇,求知——社会发展之本源】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我们能使用的能源其实是无穷无尽,唯一的限制只在于我们的无知。
资本主义教条
真正让银行(以及整个经济)得以存活甚至大发利市的,其实是我们对未来的信任。“信任”就是世上绝大多数金钱的唯一后盾。
过去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信用的概念,又或是知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种概念,而在于当时的人并不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并不愿意延展信用。毕竟当时的概念,总觉得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顶多就是维持现况,而且可能更糟。
所谓的“进步”,是在承认我们的无知之后,认为只要投资进行研究,一切就能变得更好。
在新的资本主义教条里,最神圣的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生产的利润,必须再投资于提高产量。”资本主义之名正是由此而来。所谓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认为“资本”(capital)与“财富”(wealth)有所不同。资本指的是投入生产的各种金钱、物品和资源。而财富指的则是哪些埋在地下或是浪费在非生产性活动的金钱、物品和资源。
资本主义教条最常见也最有影响力的分身就是自由市场主义。其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无法保证利润会以公平的方式取得或是以公平的方式分配。而且相反的是,因为人类有追求利润和经济成长的渴望,就会决定盲目扫除一切可能的阻挠。等到“成长”成了无上的目标、不受其他到的伦理考虑的制衡,就很容易衍生城一场灾难。
以资本之名
政府。马克思和其他社会批评家开玩笑称,西方政府几乎就像是资本家的工会。
战争。为了投资人利益而发动的战争绝不只这两场鸦片战争而已。事实上,连战争本身都可以像鸦片一样变成商品。
今天在判断某个国家的信用评级时,经济体系是否健全远比天然资源的多寡更为重要。信用评级代表的是国家清偿债务的可能性。除了纯粹的经济数据外,也会考虑政治、社会甚至文化因素。
可怕的冷漠
大西洋奴隶贸易并非出于对非洲人的仇恨,而现代畜牧业也同样不是出于对动物的仇恨。这两者背后共同的推手,就是冷漠。
工业化农业的悲剧在于,它一味强调动物的客观需求,却忽略了它们的主管需要。
消费主义盛行
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是在所不惜。在这里,节俭就像是一种该赶快治疗的疾病。
社会革命
人类最大的社会革命: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取代。
市场和国家要增强这些情感面,靠的就是塑造“想象的社群”(imagined communities,另译“想象的共同体”),纳入的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万之巨,而且是专为国家或商业需求量身打造。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努力说服我们自己和其他数百万人是一伙的,认为我们有共同的过去、共同的利益以及共同的未来。这并不是谎言,而是一场想象。【和远古时期的人类,服用置换及,围着篝火跳大神,并无二致。】
和平
真正的和平不该只是“现在没有战争”,而是“不可能发生战争”。
和平良性循环的四大因素:核子末日的威胁促进了和平主义;和平主义大行其道,于是战争退散、贸易兴旺;贸易成长,也就让和平的利润更高,而战争的成本也更高。
关于幸福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正如尼采所言,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什么都能够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人类只是在没有特定目标的演化过程中,盲目产生的结果。人类的行动没有什么神圣的整体计划。我们对生活所赋予的任何意义,其实都只是错觉。
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