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努力就会有成就,那是个骗人的善意谎言。真正的努力不会有成就的,要有方法,你要以思考为一切执行,所有事情都先运筹帷幄。
上面是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在央视《开奖啦》节目中说的一段话,他揭示了低品质勤奋无用的真理。
“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我们从小到大听过的激励我们勤奋学习的一句话。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与工作中业绩突出的职员,他们真的是只靠勤奋,就取得了这些成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像前阵子网络上流行的1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认为任何行业的任何人只要重复他的工作1万小时以上,就一定能成为大牛。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么世界上成功的人就太多啦。事实上,1万小时定律就是一个大坑。很多人用勤奋来蒙蔽自己,安慰自己只要勤奋就好,努力就好,不管方向,不管方法,埋头苦干,终会抵达梦想。
《别再做低品质勤奋者》的作者高原,在本书中从情绪、目标、变化、任务、意志力、超越、优势、快乐、选择、时间和社交这多个方面,为读者揭晓了应该如何实现最优质的勤奋,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身体等全方位的调整和训练,了解影响状态的,心理学,生理学和复杂的环境因素,战胜操控,接管自我。
1 积极的心态
人的状态大体由四个元素决定,抗压能力,专注力,意志力和驾驭情绪的能力。
让抱怨成为你改变现状的动力。其实抱怨可以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也能释放我们心中的负面情绪,它并不是一无是处。弄清负面情绪的来源,不要回避,必须正面应对。分析焦虑的原因,不是拒不承认它的存在。倡导乐观的勤奋,而不是消极的努力。
那么如何正确地抱怨呢?
第一,不要随便开口向任何人抱怨,永远只和自己信任的人及相关的当事人抱怨。
第二,努力的实践“树洞理论”,就是自行化解它。
第三,要通过可以解决问题的渠道进行抱怨。
第四,任何时候你都可以不高兴,但不能没头脑。
2 明确的目标
首先进行自我定位:
我学到了什么?(技能)
我想做什么?(目标)
我适合做什么?(现实)
技能、目标和现实结合起来,所获得的最优值就是你的方向。
不要计较得与失,学会为目标进行止损,包括时间的止损和物质投入的止损。根据现实状况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经常更新对自己的定位。调整自己的状态和目标。
3 计划
确定有效目标的SMART的原则:
Specific——明确具体的
Measurable——可以量化的
Achievable——可以实现的
Result Oriented——注重结果的
Time Limited——有时间期限的
纸质计划+数字提醒=高效。
每天列计划。用便签纸贴在电脑或者桌面等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分清轻重缓急。在手机上安装提醒软件,提前把自己的工作计划设置到里面。
4 专注力
给自己创造无人打扰的时间和地方,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闭上眼睛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
5 不要用力过猛
作者提倡一个人的勤奋,应该高出生活一米,但不能超出太多。过度勤奋的结果也不是很好。
第一,你可以在工作时比别人更努力,但休息时就要彻底回到生活。
第二,你需要反思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重建健康的习惯。
第三,制定易于理解和执行的计划,对自己的状态和工作任务进行管理。
6 高效的社交
不要奢望让所有人都认识你。一分钟成交法则强调合理的自我营销,让对方更愉快的接受自己。
四个步骤教你提升自己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第一,从对方认同的话题说起。
第二,利用好最关键的前90秒。在一分钟内,你所说的每个字都让对方感觉对自己有利,对方就会产生与你谈话的兴趣。
第三,合适的表达方式。给人以自信,可靠的印象。
第四,寻找双赢点。这要求交流的双方要认真聆听对方的讲话内容。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
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就此也提出了一个刻意练习者的成功公式:
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成功不仅靠大量的勤奋付出,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高品质的勤奋,掌握每件事情的套路,上面公式的左边就离你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