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看完了,结局有点沉重。索拉博似乎没有了灵魂,不再相信任何人。战火纷飞的年代,种族歧视的不平等待遇,至亲的失去,亲人的失信,禽兽不如的魔鬼的折磨……让为人母的我很是心疼这个孩子。看着满天的风筝,想到了那个追风筝的英雄——他的父亲,哈桑了吧,所以一丝若隐若现的微笑绽放在他的嘴角。
“为你,我愿意千千万万遍”,结尾阿米尔对普拉博说过。多年前,普拉博的父亲,阿米尔心中永远横着的一根刺,哈桑也曾对阿米尔说过。
哈桑,忠诚,善良,勇敢,纯净,多么像一个天使。每个人都想成为拥有哈桑一样品格的人,但绝大部分都活成了阿米尔——虚荣,自私,胆怯。无力去批判躲在暗处目睹哈桑受辱却不敢挺身而出的阿米尔少爷,他只是大多数人的一个缩影。每天都有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停的去批判社会万象,殊不知自己成为事件的主角会不会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
在阿米尔的忘年交告诉他那个秘密之前,我一直觉得阿米尔的爸爸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男神:正直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在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阿富汗竟然对他的仆人像兄弟一样,办恤孤院,即使逃亡到美国,生活的落魄依然无法消磨他骨子里的高贵,坦然面对死神,一直都活得那么有尊严。直到那个秘密被揭穿,身为读者的我竟然有一种被欺骗的愤怒感。原来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赎罪。阿米尔娶了不洁的女人,重新回到阿富汗,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接回侄子,其实也是在赎罪。通篇都在围绕一个主题:救赎。好在他们在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感到耻辱,在努力的去弥补,去救赎。这也不失是人性中的善。
愿战争不在,愿世界和平,愿在有生之年可以亲口对爱的人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