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师案引发的思索(凶案也许可以避免)
遇到偏执狂,教师请绕道
又一个教师倒下了。倒在了为之奋斗努力的教育热土上,倒在了他一向青眼有加的尖子生的屠刀下。
我们的孩子怎么啦?我们的教育怎么啦?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我也有一种明显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偏执狂越来越多了。心理学家称:现在的孩子,一不怕死,二就怕学习。物质上的丰裕和精神上的 空虚使孩子们丧失了存在感,他们浑浑噩噩,没有信念和追求。学习似乎成了他们活着的全部意义,他们屈服着,对抗着。据调查:很多中国人在高中时代都曾经崩溃过,痛哭过,甚至产生过自杀或杀人的冲动。但大部分高中生没有犯罪,是因为大学后,他们及时自我调整,修复了学生时代性格的缺陷和心灵上的创伤。
但不可否认,有少数异类却没有那么幸运。本月发生在湖南某校的弑师案主角高三学生罗某就是这样的倒霉蛋。如果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他能够自我调整,如果他能灵活一点,凭他的学习和实力,他一定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开启崭新的、精彩的人生旅程。
但人生没有如果。他的生命、活力搁浅在了这血腥的12日。他背上了弑师、凶杀、忘恩负义的恶名。他亲手毁灭了两个家庭的希望。
当全社会都在指责痛斥这个孩子的兽行时,我觉得这个孩子其实也很可怜。据说,他在对老师痛下杀手后,跑到楼顶准备一跳了之。看来他真不打算活了。他的初衷是和老师玉石俱焚,共同毁灭。
但凡有第二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究竟是什么难题把他逼向死路了呢?一篇观后感。仅此而已。学校里,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多了去了。他可以和老师好好商量,晚点交,或者不写,老师未尝不会同意。但他学习一向优秀,大约从来都是个听话的角色,也从来想不到、也没有尝试过别的解决办法,所以只有铤而走险这一步死棋。平时的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在这一刻疯狂爆发,观后感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老师成了他泄愤的武器和出口。他可怜,老师的牺牲更无辜。
如果高中生活不是那么枯燥,如果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多一些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果除了学习和写作业,他还有别的兴趣爱好,如果遇到问题,他能有n+1种解决的方案和办法。他还会走极端路线吗?
高考压力下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行走的炸药包。一不留神,便有引爆的可能。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常常处于危险之中而不自知。这几年,我经常陷入反省、自责和恐慌之中------当批评了某个学生后,我如果没有及时安慰鼓励,我会担心害怕他会不会逃学出走或者自杀?他家人会不会过来闹翻天?不是我神经过敏,而是有迹可考:曾经因为让一名瞌睡的学生站着听课,结果他把桌子上的书一掀,在众目睽睽中摔门离开教室。同事批评学生学习不用功,学生急了,把教室门口的垃圾桶跺得稀巴烂。一个脾气暴躁的学生和前来探望的家长先是争吵,而后扭打在一起,关键是孩子下手一点也不留情。
哲学家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当魔鬼冲昏了头脑,占据了上风,他的所作所为就和禽兽无异。所以,人一辈子都在修炼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一失控,世界要崩溃。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身为教师,更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里面用到了一个 案例:某校女副校长课堂上与学生对骂爆粗,女教师在视频中声称“我这个老师不当了,也不惯着你”。结果,官方消息:女校长被免职并从学校调离。很多教师为女校长点赞。难道这个结果是大家是她本人想看到的吗?逞一时好汉,算不上真正的英雄。再进一步假设:如果学生情绪激动,由斗嘴发展为动手呢?如果那孩子身边正好有刀子或别的武器呢?难不成我们还要为捍卫权威的女校加油喝彩吗?
“狗咬你一口,难不成你还要反咬回去吗?”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段子手说:“千万不要和畜生论输赢,输了,你连畜生都不如;赢了,你比畜生更畜生;打平手,你和畜生差不多。”情绪失控中的孩子和畜生有什么区别呢?身为教师我们又何必非得让学生臣服呢?允许学生僭越,是宽容,也是理解。放下心中的执念,对学生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比如,当凶杀坚持表态“不写”时,是不是可以缓一缓?抑或和他聊聊别的?是不是矛盾就不会激化了呢?
我深深哀悼以身殉职的鲍老师,心疼他的妻子和女儿;我同样心疼用弹簧刀解决问题的凶杀罗某杰,心疼他的青春他的父母。痛定思痛,我坚信凶案完全可以避免。我衷心希望这是校园中的最后一起惨案。愿与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