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院子,住了两家人,而且之间没有围墙阻隔,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会是怎样的体验?在思维观念里,要么两家会亲密无间,要么会长期敌对,这种非合即离的极端现象,会随着距离而成倍呈现,在农村老家,一个祠堂住着好几家人,有的天天往来甚密,有的却老死不相往来,反映到底正是这种现状。
老家如此,单位也如此,90年代开始,一个宁静的小院突然住进了两家规模类似的单位,一挤就是20几年,在这漫长的共处期中,有过往来互访的蜜月期,也有过斗嘴争地的扯皮期,但总体上处于一种斗而不破地平衡状态,对面的人早就习惯了每天看见一群工作节奏迥然不同的同事,而这边的人也早已数尽马路尽头那一排排槐树杏树,两个单位的中间,被一条主干道分割,取名团结路,顾明思议,第一代开辟者希望这两家能够时代和睦,虽然历经风波,两边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总体倒也还算团结。
主干道延伸到尽头,是一面砖构的墙,两家单位以墙切面为界,上面红漆涂染,在80年代的电影中,这类墙面很常见,我们称之为红墙,名字就带着属于它特有的沧桑感,虽饱经风雨,却多年未曾见色半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贯通墙面,让人遐想非非,这红墙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个院子原本为一所培训学校,孕育无数莘莘学子,后因学校改制,规模缩减,单位只剩下一小部分仍驻守此地,而另一半,被我们所填补,于是便有了一院两家之说,院子历经改制、地震,多次重建修复,面貌早已焕然一新,能给人留下回忆的,也就这面带着岁月痕迹的矮墙,走到红墙,触摸这片历史,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年轻耕读的身影,大学毕业后,母校从此就成为回忆,而这面墙,却带着“母校”的味道,那是遗落的时光。
红墙藏史,红墙更留情。不久前,对面单位一声令下,举部迁往远方,几十年的格局就此打破,单位顺理成章的接管了整个院子,红墙也不再是一份沉甸甸的界限,倒成了多年情谊的一面见证,铭刻着两家多年快意恩仇,人是个奇怪的动物,在一起时往往不懂得珍惜,离别时,方知叹惜,无论过去有多么的好与坏,在人去楼空的那一刻,心中升腾的都是眷念和美好,毕竟在有限的岁月中,这群人曾陪我们走过艰辛的一程,各奔东西之时,更应让一切显得淡定而从容,走的洒脱不牵挂。
单位接管了小院,下一刻或许就是大兴土木的建筑期,这面红墙是否会消亡于这滚滚的浪潮之中,无人知晓,但我们始终不应忘却,墙的背后,是合、是情、是界,在漫长的生命征程中,更不应失去合作、情义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