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教育契机
1、教育是点燃,不是灌输。——苏格拉底(古希腊)
2、学会吃饭,学会做人。
3、抓细节,抓落实,抓反复。
第一句在临沂第二十中学古色古香、有典雅气息的办公楼大厅东墙壁上,浮雕刻画,还有苏格拉底的头像,第二句是在三A级省级卫生达标餐厅楼上面,第三句在进入学校门口后,东边办公楼西墙壁上。
临沂第二十中学,作为一所久负盛名的大校名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把育人落实到细微处,落雪无痕,润物无声。
对于这三句话,前几年山东实验中学特级语文教师王岱来我校讲学时,特别提到,对我校的育人理念赞赏有加。王岱是我仰慕的名师之一,尤其有一次在著名语文教学杂志《中学语文教学》卷首篇刊登了她的大作,把爱融入语文教学。在报告中,她提到一家人嗜书如命,和先生买书都是成箱子的买。在教育教学中,她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不器”,至今印象深刻,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可塑性很强的人,不是一个个死板的容器,所以施教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学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持续不断的施肥、浇水,使他们早日绽放花苞。
写到这里,恰恰CCTV_1播放《经典传唱》节目,支教老师梁俊去贵州乌蒙山和孩子一起改唱古诗的感人故事,流着泪看完,庾澄庆、曾宝仪等评委哭了,孩子哭了,观众也哭了。
苔
袁枚(清)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清代大才子,歌咏的苔,生活在阴暗潮湿处,即使太阳照不到自己,也要勇敢面对现实,活出精彩,如牡丹花开。
是呀,我们在教学一线默默无闻、辛苦付出的老师和刻苦学习的莘莘学子,其实就像古诗中的苔一样。
写到这里,突然忆起我班有个默默无闻的孩子,几乎每天早晨到校都捎着一个圆圆的不锈钢饭盒,一天、两天、三天......渐渐引起我的注意,他就是杜景松。可是自入学一来,杜景松在学习习惯和主动性方面始终不能令人尽意,虽然天天到校不晚,值日也很及时,但是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确实差强人意,懒散应付。
如何打开教育他的突破口呢?有一次晨读前,我在走廊里拦住了他,并且照了一张照片,可惜删除了。我问他:“杜景松每天到校很早,好习惯,说明你发自内心的喜欢学校生活和老师同学们,可是你有一点不足,你知道吗?”杜景松一下子脸红了,羞愧的说:“老师,我知道,成绩不好。”
“你知道原因吗?”“不是发自内心,尽心尽力的学习。”我继续说:“知道容易,做到难啊!要想改变自己是很痛苦的。”我看了看他提着的饭盒,我故意说:“这份午饭你自己做的?”“不是,是我妈妈做的。”“你早晨几点起床?”“六点半。”“你妈妈几点起床?”“五点半。”听到这里,我不无感动的说:“杜景松,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你妈妈早早起床给你准备早饭和午饭了,你感受到伟大的母爱了吗?”
这时候,杜景松的眼泪已经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哽咽着说:“老师,我错了,我会努力的。”“不要难过了,知道就好,回教室读书吧。不要忘了进教室前读一遍墙上语句。”
再后来,有一次下午放学后,等到学生全部离开教室,我骑车去学校南边厕所方便,突然发现杜景松站在小河边,我唯恐有什么情况,一问才知是等他姐姐,通过询问,他姐姐在初三,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会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来了,和她简单交流杜景松的情况,嘱咐她一定好好帮助和管教弟弟。
再后来经过多次谈心鼓励,“你姐姐都这么优秀,你肯定差不了”,激发他的自信心,这学期考试,杜景松在学习上连续两次进步明显,并获得成绩三等奖。
最后我想用胡适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
我们所做的一切什么人,我们所干的一切什么事,我们所讲的一切什么话,从在世界上某个地方自有其影响这个意义看来,都是不朽的。这个影响又将依次在别个地方有其效果,而此事又将继续入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