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紫苏/文


中国古代哲人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三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

历史教育学者胡哲敷也曾说过:“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以前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对曾国藩印象不是很好,一直排斥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就是在图书馆看到曾国藩的书也一晃而过。

因着想修身养性,于是就看起了《王阳明心学》,朋友看到了就说:“你可以看看黑厚学的曾国藩”。

图书馆处处可见曾国藩的书,朋友又大力推荐,我最终还是想探究这位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的真实面貌。

当我真正走进张宏杰的《曾国藩传》时,心情如高山的瀑布、怒吼的长江水,激情澎湃,火光四射,激动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曾国藩那绚烂而凄婉的一生,让人嗟叹、佩服。

甚至当我读到曾国藩因病薨逝时,竟然止不住地潸然泪下。


《曾国藩传》是由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所著。书中讲述了: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的,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翻开此书,让我们看看曾国藩是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一、治学:立志学做圣人

他出身于一个平常的农家,家族五六百年都没出过一个秀才。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最后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

作为一个笨人,曾国藩发现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的好处。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他考秀才考了七次,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开了窍后,就能一顺百顺。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的比别人高。(引自原文章节:4. 越笨拙越努力)

他一生崇尚笨拙从不取巧,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邪道,不走捷径,以扎实的功夫取胜。

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

到了翰林院,他才知有王阳明,有程、朱理学,才知”什么是天下最重要的事“:唯读书学圣贤耳!

因此在三十岁这一年,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学做”圣人“的志向,在翰林院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并认真研究理学经典。

曾国藩学做圣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写日记。

唐鉴和倭仁告诉他,日记不是记流水账,日记的目的是反省自己。日记记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最重要的是反省哪件事做得不对,哪句话说得不对,记下来深刻反省,别人有什么做得好的,值得学习,别人有什么不对的,自己引以为戒,这才是日记的灵魂。

曾国藩通过有效地写日记,提高了学习效率。他也通过这个方式,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进而改掉了自己自大、浮躁等毛病。

曾国藩要做圣人,而圣人的标准实在太超绝了,它要求人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然本性的搏杀,那真是针针见血,刀刀剜心,因此能坚持下来非常困难,但曾国藩却坚持下来了。

为什么呢?这就要感谢倭仁给他提的好建议: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把这些日记拿去让朋友都看一遍,而且要求每个人做点评,这就好比现在的人在微博下面跟帖一样。

曾国藩为什么把日记给朋友看呢?因为他深知外力远远大于内力。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自己监督自己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底,甚至难以坚持下来,但是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是最有效的。

通过记日记的方式,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飞跃的提高;他还给自己立下了十二条做人规矩:1、早起;2、静止;3、读书不二;4、谨言;5、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6、每日记一则;7、每个月要作几篇文章;8、练字;9、夜不出门;10、读史;11、敬;12、养气。通过这十二条规矩,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质的转变。


二、建军:为国、为中华文化建立湘军

曾国藩时期,政府腐败,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全国起义不断。

而当时的洪秀全等人利用这一时机,发起了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不光要改朝换代,同时还要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推翻。洪秀全宣称中国传统文化均为”妖“书”妖“术,要焚毁所有中国经典,扫灭所有中国传统信仰,他们要建立拜上帝会,而拜上帝会是西方都淘汰很多年的落后文化。

太平天国改朝换代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要把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历代人的心血、文化付之一炬,全部销毁。太平军所到之处,必焚毁孔庙、寺庙、英雄庙(如关羽、岳飞庙等),遇到名寺古刹、书院,或焚毁一空,或改作兵营、屠场,大量文化遗产、书籍被损坏。

太平军之害比焚书坑儒危害更大,他们是中国文化毁灭者。

太平天国不只是大清王朝的敌人,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敌人。

而曾国藩是学孔孟之道的,在他眼中,儒学是天地间唯一的真理,就是现在孔子思想也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他是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起来的士大夫,他一定要维护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他深知如果太平天国起义成功,中国将陷入巨大的蒙昧,中国的经济文化不知道要倒退多少年。这是曾国藩决心组建湘军的主要目的。

其次清王朝的正规军经过多年懈怠,军队里外已腐败透顶,已经不堪一击了,此时急待新生力量来对抗太平军,为了挽救朝廷,更是为了挽救自己所珍视的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此曾国藩必需要组建新军。

然而,自己组建军队何其艰难,兵源、经费、制度、将领、装备等等,这哪一项不是硬骨头。而且任何王朝对军队的控制都非常严格,是不允许私自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的,清王朝对军队的控制更为严格。曾国藩要组建自己的湘军,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

但曾国藩有着他人所没有的巨大勇气和恒心,最后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让湘军应运而生。

湘军的诞生不光改变了曾国藩的命运,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三、湘军:文弱书生带兵打仗

曾国藩善于抓住机会和创造机会,他利用咸丰皇帝为对付太平军要在各地建立“团练”的机会,再加上他对皇帝这一措施进行概念性的偷梁换柱,稍加掩饰,湘军就在他手上诞生了。

然而,他一儒生,何曾带过兵,打过仗。

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曾国藩不断失败,不断犯错。他一生做事,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做得扎实,做得可靠。他身上有着突出的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勇于尝试,勤于尝试,做事讲求”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特别强调要”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

曾国藩在对阵太平军告捷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也是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

湘军为什么具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呢?湘军的战斗力来自曾国藩的“反思”习惯。

我在这句话里所说的“反思”,用的字面意思,也就是反向思考。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并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来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其实很多时候做事情不需要你有什么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了哪些错误,然后你反着来,你可能就成功了。(引自原文章节Pg. 113)

每一支军队都有它严密的制度,湘军也有。为什么曾国藩能制定出那么高明的制度,而当时那些更聪明的人不能呢?

这是因为他不惮烦苦、精心苦思,他比别人更能吃苦,更扎实,更无情地鞭策自己。曾国藩并不比别人聪明,然而他做事却非常高明,他的高明是建立在笨拙之上,建立在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不就是建立在最简单的只有“1” “0”两个数字的二进制基础之上吗?

曾国藩每攻一座城,到了地点先扎营,然后在城外挖两道长壕,把城围困起来。里面的一道壕是为了断绝城中粮草接济,防止城里人突围,外面的一道长壕是为了抵抗外来敌方援军的攻击。

曾国藩的这种打仗方式,看起来非常笨拙,又耗时又耗人力,但却非常符合《孙子兵法》:”昔日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就是说:你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再等着敌人给你机会。湘军的这种挖沟式攻城法,确实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概率最大。

曾国藩能成功镇压太平军还在于:坚决不动摇制定的决策,咸丰皇帝为了尽快取胜,瞎指挥,一会让曾国藩到这里,一会让曾国藩到那里,完全没有一个统筹兼顾、全局的战略眼光,就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如果听皇帝的,那么以前所做的努力将全部白费,形式还会瞬间恶化。曾国藩顶着巨大压力,硬是把难啃的骨头给消灭了。

李瀚章曾经说: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定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只要他认准的,他就会排除一切干扰,争取一切机会,去将胜利的可能变成胜利的现实。

曾国藩做事有始有终,绝不会因为所办之事困难重重,就半途而废,他总是迎难而上,对于治学、建军、吏治都是如此。

他一生做事,一旦下定决心,他就没有退让过一步,不论多么痛苦难熬。

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现在的很多人做事,都想轻松走捷径,怕劳心劳力,都想以逸待劳。

曾国藩打仗不贪小利,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做任何事始终具有强烈的全局观念,他总能够透过暂时的纷乱看到重点,在利害交织中看法本质,牢牢把握长远与眼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他不会因为眼前小利而打破全局战略。

在带兵过程中,他还注重军队的精神政治教育,这也是他终身事业的基础,也是他治兵的一大特点。


四、教育:非常超前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时代,很多历史人物的人生往往都有一个巨大遗憾,那就是在自己身后,家族就迅速衰落。就如王阳明那样的大圣人,因为两个儿子不成材,家族不团结,死后家族内部的矛盾持续了几十年。

因为成功人士的人生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对家庭教育投入太少,或方法不当,导致孩子成了纨绔子弟。

但曾国藩的家庭在他身后却持续发展,一百年间人材辈出。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之一,次子曾纪鸿是晚清著名的数学家,曾国藩的孙子曾广钧是当时最年轻的翰林,孙女曾广珊是晚清著名的女诗人,曾家的第四、五、六代后人中也涌现多优秀的专家学者。

曾氏家族的兴盛不衰有二个原因:

一是曾国藩生前就已经处理好了政治交接班的问题,他的接班人在他去世前就已经长成政坛的参天大树,所以曾国藩生前的反对派无法在他身后反攻倒算,不会累及家族。

二是曾国藩在家庭教育上有很多高明的观念,他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塑造了良好的家风。

1、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胸怀,希望他们成为绅士,而不是执着于事业层面有成功。他不愿意子孙当大官,只希望子孙成君子或者绅士。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快乐和内心宁静的人,才能称作君子。因此没有让儿子学八股文,而是让他自由地读书,真正增长才干。

2、主张孩子快乐学习。除了不让孩子学八股文外,曾国藩还有很多非常超前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读书本是人生的至乐之一,但前提不是把读书当成敲门砖。读书一定要从书中读出快乐,如果不快乐,不如不读。为了保证孩子身体健康,他还经常减轻孩子功课。

3、主张让孩子在鼓励和肯定中成长。这是和现代的教育理念非常稳合的。鼓励对孩子相当重要,但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很少有人懂得并做到这点。很多家长不是批评就是训斥。

4、曾国藩对待孩子时,能采取比较平等的态度。而不是现在很多家长居高临下的道德式绑架,以家长的口气要求孩子这样那样。他的度量是非常大的,从他处理和左宗棠、沈保祯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度量确实是圣人之量。

5、曾国藩能做以身作则,他记日记或看书或做事,不会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凡事能做到坚持。

6、让孩子在实践中历练,学习处理问题的本领。曾国藩很早就让儿子管家或出社会增长阅历。

7、对新生事物持开放态度,曾国藩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但他不排斥外来先进事物和文化。比如他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策,办洋务运动。

8、一直以儒家文化中的“诚”即诚信教育孩子,曾纪泽能在外交上取得成绩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这个“诚”字

曾国藩在身后没有给孩子留下什么遗产,他认为只有让孩子多吃苦,增长才能,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五、远见:培育人才

曾国藩为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曾国藩为了国家的自强,在后期的政治生涯的核心目标就是办洋务运动,从而渐图自强。

学技术、购置武器设备这些都是重点,但在他逝世前还为国家办了一件大家,那就是派员留学。

派员留学这也是洋务运动的内容,要强大就要有自己的人才储备。在他逝世五个月后,派人到国外留学终于实现,这是他临终前为国家办的最后一件大事。


结语:

曾国藩一生为国鞠躬尽瘁,一生致力于国之自强,一生都在捍卫、守护自己珍视的文化和信仰。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无助,看平底长得万丈高。”

曾国藩则是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凡是“三不朽”人物都有够三条,立德立功立言,而曾国藩全做到了。他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

毛泽东认为,曾国藩学术之所以有“可贵”之处,在于不拘泥词章文字本身。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毛泽东有一次给信黎锦熙写信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说:“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

有人用对联总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