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
阅读页码:77-146
【大纲结构】
一、让孩子大笑的游戏
二、培养自信与力量的游戏
三、角色置换游戏
四、男孩女孩的游戏
【导入语】
上一章节我们学习了自信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
【正文】
前面,我们说过,如何加入孩子的游戏,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如果有还有书友记得,请回复一下。
我看到有书友说了:大人坐在地板上和孩子一起玩;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加入一些我们不认可的游戏。看来大家学习都很认真啊。有书友问了,现在游戏的种类那么多,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呢?
根据《游戏力》这本书的内容,我给大家重新组合了一下,书中介绍的游戏大致有以下四大类。
一、让孩子大笑的游戏
什么样的游戏能让孩子们发笑呢。劳伦斯. 科恩博士指出“成人表现得夸张而过度;假装的愚蠢和糊涂;滑稽的表情、声音、跌倒”等这些表现可以获得孩子的笑声。那么孩子的笑声有那么的重要吗?
1、孩子笑声的重要性
是的,孩子的笑声很重要,劳伦斯. 科恩博士在书中强调:
“游戏力亲子方式中,开怀大笑至关重要,对于想用游戏来拉近亲子距离,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父母来说,听到了笑声,他们才确定自己的路没有走错。”
简单的来说就是:
(1)判断游戏成败的指标。一个游戏好不好玩,孩子喜欢不喜欢,主要看孩子在玩游戏时,有没有发出咯咯咯的笑声,因为咯咯咯的笑声表达了游戏时的喜悦,以及满足感。
(2)建立联结的信号。当孩子在游戏中笑时,表示放松了紧张的心情,他们愿意接纳一起游戏的大人,也是愿意与大人建立联结的一个信号。
那么我们大人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开怀大笑呢?
2、放下自己的尊严。
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大多数都喜欢那些夸张的、显得愚蠢的样子,因为,对孩子来说,在很多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有些笨,所以他们希望看到愚蠢的是别人,而不是他们自己。为了能和孩子们玩到一起,做为大人的我们,需要摆脱在工作时的一本正经的样子,假装傻瓜,或者让自己看起来很蠢的样子,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眼球,更容易地接近孩子,让孩子发出开怀的笑声。
【案例】比如说和孩子玩袜子游戏,看谁能保护好自己的袜子,不被别人脱掉袜子,在玩游戏时,大人可以显得笨拙一点,让孩子抢到袜子,或者夸张地说“哇,你抢到我的袜子了”,这样做你将会获得孩子咯咯咯的笑声。
3、游戏中不要违背孩子的意愿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还有一种游戏也可以带来笑声,但是这个游戏控制不好,就容易变成力量的竞技,这个游戏就是呵痒。劳伦斯. 科恩博士在书中指出:
呵痒,虽然可能带来笑声,但是如果它的形式是要把孩子压住并制服,然后违反孩子的意志而迫使他笑,那么就不要做这类游戏。
也就是说,我们做游戏时,要注意观察,游戏是不是违背孩子的意愿,如果有,那么就不要再做这个游戏。只有那些带着笑声的愉悦游戏,或者是让孩子获得满意感受的游戏,才能够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去面对生活中的严肃话题,面对新的阶段。
二、培养自信和力量的游戏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种以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游戏,那就是打闹游戏。听到这,有很多父母会说,打闹游戏啊,是不是太活跃了,还有攻击性啊,劳伦斯. 科恩博士在书中指出:
人类的孩子之所以摔跤和打闹,有时是为了考验自己的体能,有时纯粹是为了寻开心,有时却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好斗行为。
也就是说打闹游戏能增强身体的体能,学习控制情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打闹游戏是经过设计的,并且需要有大人进行专门指导,以达到使孩子的恐惧、犹豫、冲动、愤怒等情绪得到释放的目的。
1、打闹游戏的规则
为了保证打闹游戏达到预期的效果,科恩博士制订了10大规则:
(1)提供基本安全
(2)发掘任何可以联结的机会
(3)寻找一切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力量
(4)抓住每个机会,处理情绪的旧伤
(5)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适当的 难度
(6)仔细观察
(7)让孩子赢(一般情况下)
(8)当有人受伤或不愉快时,立刻停止
(9)不可以强制呵痒
(10)控制你自己的情绪,另跟孩子动真的
简单的说:一是在游戏前,我们必须要设立规则,如不能打、不能踢、不能咬、不能搥、不能卡脖子,但可以推拉,以保证没人会受伤;二是在游戏中,仔细观察,发现有人受伤或者感觉不愉快时,就要立即停止游戏,同时注意引导,按照孩子的需要,变化游戏的难易程度,最后,就是让孩子赢得胜利,除非是孩子要求大人动真格的。
【案例】
了解打闹游戏的规则后,有些父母还是觉得,打闹游戏太难掌控了,有没有容易一些的?有一些体能游戏也很适合孩子们玩,比如简单的攀爬、摇摆,或者跑来跑去等等。
三、角色置换的游戏
我想做个调查,请问大家小时候有没有玩过家家的游戏呢?如果有的请回复3,没有的,请回复4。
我看到了大家的回复,看来还是有不少人玩过这个游戏的,那么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游戏,和过家家有些相似,它的名字叫角色置换的游戏,这个角色置换的游戏,能够帮助孩子摆脱无力感、恢复自信、克服恐惧和压抑的情绪。听起来不错哦,那么我们怎么来玩角色置换游戏呢?
1、根据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来进行角色置换。在生活中,有些孩子会遇到一些不公平或者不愉快事情的时候,比如说被大哥哥大姐姐欺负、去医院打预防、被老师批评等等,心里会觉得比较难受,怎么办呢?这时孩子就想通过游戏来发泄或者释放这种感觉,当然了,孩子们在游戏里的角色就会改变了,变成他们认为有主导权的人,比如医生、大哥哥大姐姐、老师等角色。
2、将现实引入故事的角色置换。有些孩子遇到了不公平或不愉快事情的时候,他们会把这些不好的感觉掩藏起来,不愿意和任何人谈起,或通过游戏来释放,这个时候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呢?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现实中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融入故事中,在故事中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释放恐惧。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与小伙伴有矛盾了,父母可编一个小鸭子和朋友们的故事,在故事中,小鸭子会和各种各样的朋友一起玩,让孩子慢慢体会相互包容相互友好的感觉。
3、角色的创作由孩子来主导。在孩子玩游戏时,会经常使用到玩具,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玩具,大多数都会有一些玩法和默认的规则,比如说芭比娃娃多数会穿上美丽的衣服,而变形金刚和战争游戏联系在一起,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由发挥,离开原来设定的程序,开启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说芭比娃娃可以去战胜坏人,而变形金刚可以带上朋友去遨游太空。
四、男孩女孩的游戏
长久以来,我们对男孩和女孩的养育存在着不同的观念,对于男孩,我们希望他们能勇敢、自信、有担当,而对于女孩,则希望她们能温柔、善良、善解人意,正是由于存在不同的观念,在对待男孩时,我们更多的是鼓劲他们去探索、冒险和运动,对待女孩时,则给予更多的安抚、关注和互动。但是这样的观念对孩子的发展是好是坏呢?科恩博士在《游戏力》这本书中指出:
我们的社会所预设的程序,把男孩变得孤寂,而把女孩变得无力。男孩就应该为了竞争和胜利而牺牲联结和情感,而女孩就应该为了不伤害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成就。
那么我们给予男孩女孩什么样的养育过程才是好的呢?科恩博士也在书中强调了:
努力给男孩更多关怀,给女孩给多力量,让所有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关爱,从而帮助他们得到强壮的翅膀,最终可以展翅高飞。
我们怎样做才能给男孩更多关怀,给女孩给多力量呢
1、以情感的联结为起点。也就是说在游戏过程,作为大人的我们,首先要遵循游戏力的原则,坐在地板与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对男孩子我们尽可能的与他们发生身体上接触和情感上的联结,教他们学会感受和表达,比如在玩打战游戏时,我们假装成中弹受伤的人,并表现出痛苦的样子,这样会让男孩们感受到胜利的同时,也体会了痛苦。对于女孩我们则可以鼓励她们去积极冒险,大声说话,加强体能,坚持己见,让她们更自信更勇敢,比如说在和女孩子玩芭比娃娃的游戏, 我们可以稍微改变,让洋娃娃们不是温柔、听话的样子,而是让洋娃娃勇敢地站出来:别管我,我就是喜欢去骑马,我要去冒险。
2、男孩女孩一起游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让男孩和女孩一起玩,这种混合性别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开始认识性别,同时学习如何更有创意,因为孩子们要分别将运动、竞技的题材,以及给娃娃梳妆打扮的主题加入到游戏中,创造出一个新游戏。比如说拿着芭比娃娃的女孩,与拿着变形金刚的男孩,怎样能玩一个游戏呢?这时大人可以坐下来一起玩去太空的游戏,或者提供一些手工材料进行手工创作。
通过这一章节,我们认识了四大类的游戏,让孩子大笑的游戏、培养自信与力量的游戏、角色置换的游戏、男孩女孩的游戏,而作为父母,在游戏中,我们要注意遵循游戏力的原则,坐到地板上和孩子一起玩,同时还要做的是与孩子联结,联结,再联结,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蓄满我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