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一)

  最近经历的事情不多却是说不上的纷乱。让我霎时有种想要写出千字文却又不知从何写起的踌躇无措的无力感。既然剪不断理还乱,那我就干脆将乱就乱,读的懂的人自然会读懂,读不懂的人又何必强求。

关于友谊

  什么是友谊?这个概念既模糊又明朗,如同一缕青烟,只能见其形而不可述其状;又如同这世间尘埃,看似平凡无奇却又无迹可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情义的文明国度。这“情义”二字看似浅显易懂,其中蕴蓄的内涵却是深不可测的。所谓的“情”,并不是像当今社会众人所理解的“爱情”“亲情”“友情”那么肤浅直白,而是指“人情”;所谓的“义”,更不是当今时代所泛泛而谈的不顾道法伦理的强出头,而是“义理”。(由于此次主要讲的是“友谊”,所以关于“义理”我也就不作过多阐述了。)

  通过上文中的古今意义对比,我不免有一丝丝的困惑。时代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文明却退步了?从曾经的“重情重义”“两肋插刀”到如今的“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人性之善的泯灭可见一般。但这一切究竟是因为曾经的封建生活太朴实,百姓的思想因文化专制而受限;还是因为当今社会“利”字当头的风气盛行,促使人们的利己之心已成常态,反倒是助人为乐成为笑谈。

  从过去的“人情”到如今仅残留下一个单薄寡义的“情”字,这本看似无伤大雅,细细深究却又可以从某种层面上体现出当代社会对“人性”(此篇的“人性”指的是“性善”)的忽视甚至是缺失。我们贵为人,自诩是万物的灵长,自然的主宰,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劳动,会创造,更因为我们具备人性。我们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更是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谓“人情”不应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的促成,也不应是呈于表象的迎合,而应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涌现与薄发,无关于任何不纯粹的目的,不求回报。

  可能因为种种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我们的“人情”无法做到纯粹至没有一丝杂质,但也至少要保留其最本真的一面。请不要用“社会的世风日下”作为自己自私自利的借口。“社会”只是一个客体,只是人们进行群居生活、社会实践的一个体系;“社会风气”的真正主导者其实就是人类自身,就是一个个具体的社会人。我们总是为自己的错误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试图用华美的外衣遮住自己丑恶的灵魂,却不知,害人终害己。当“人情”只剩下“情”,当“良师益友”都变成“迎合谄媚”,当“助人为乐”都变成了“一己私欲”……在这时,朋友之言不可信,旁人之言不可听…每天勾心斗角,表面听信,背地猜疑,所有的心事只能自己知道,所有的委屈、难过都只能自我疏导。面对这样的社会,我只想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自身的感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确,古时的“大同社会”“世外桃源”都是无法实现的,都只是人们理想中的社会。现实的确无法实现完美,可这并不能作为我们放纵私欲的理由和借口。古有伯牙钟子期的知音之交,难道现如今我们只剩下“塑料花友谊”了吗?其实,国度没变,社会没变,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草一木都没变,变的只是人心,是过度放纵的贪婪私欲!

  因为太过利己,所以我们不会再把朋友看作是心灵相交的密友,一路同行,相互扶持的伙伴;而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一块未来平步青云的垫脚石,一个孤独时想起开心时忘记的可有可无的人,甚至于说是自己的另一个影子。 

  还有的人则和我以上说的“利己”友谊者恰恰相反。他们太过无私,只知一味的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人从本质上来说固然是好的,可是,任何事情都讲究平衡,本质再好的东西超越了极限反而会产生副作用。就像这些“大爱无私”的友谊者们,如果他们遇到的都是同类,那么还挺好,彼此都是真心付出;然而,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上述的“利己”友谊者,那么,最终往往伤害的都是自己。

  友谊双方都应该是平等的,谁也不欠谁的。你对我付出真心我自然用真心回报,可若你对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我又何必对你掏心掏肺,知无不言。

  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困难的种种考验,经得起大风大浪的折腾,你们彼此之间会闹矛盾,会有误解,会吵架,会冷战甚至会写绝交书。可越是这样,你们的关系就越坚定,每一次伤口的愈合都会让你们的感情更坚固直至坚不可摧。

  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完全符合以上的条件,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得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真正的友谊。

  反之,如果你和你朋友之间只是你自己的忍让和迁就,她从来没有顾及过你的感受,听从过你的意愿,那么请你也不要傻傻的做一个老好人。可能在你看来,你都被自己感动到了,但是在她看来,一切如旧。你不是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你也不是看开人间世事的弥勒佛,你没有必要在朋友面前委曲求全,真正的朋友之间只会互相成全。

  我很庆幸,我在大学时代遇到过这样一位良人。她会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她会在我抑郁寡欢的时候陪伴左右,她会在我心情烦躁的时候倾耳聆听,她会在我待人偏激时温柔提点,她会在我伤心流泪的时候不知所措地笨拙安慰,她会在我茶饭不思的时候陪着我日渐消瘦……我们之间有过争吵,有过矛盾,有过误会,有过猜测……我们从曾经对这段友谊的不信任到现如今有问题直接说开、相安无事。我们之间从不存在只有一方的迁就而是彼此的真心付出。可能是因为都曾被伤过,所以更懂得并且珍惜友谊的弥足可贵。

  我的朋友圈不大,能说上知心话的也就那么两三好友,但她们都是我最真心的朋友。彼此间的坦诚与相互依赖远远胜过那些看似胜友如云实则点头之交的“山药片”友谊。

  当然了,“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友谊都有自己的定义,都有自己的衡量尺度和标准。我们不能绝对的去评判谁对谁错,也不能随意地对别人的友谊观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我们不能总用自己的三观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否则,也太以自我为中心了。(os:如此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我不得不承认,今天我触犯了,我检讨。)

Emmmmmm........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究竟说了些啥,可能都是胡扯的吧!但是还有后续的两篇呢~~~不管了,反正都是最近的一些感悟,留下来做纪念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5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42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25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14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3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17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8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5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9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92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