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年谱(247)】1941年,毛泽东48岁。
1941年9月18日,毛泽东和陈绍禹、秦邦宪、吴玉章、林伯渠电唁《大公报》总编辑、国民参政员张季鸾去世,唁电全文是:“张季鸾先生追悼会及季鸾先生家属:季鸾先生在历次参政会内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肃电致悼,籍达哀忱。”
9月26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了声势浩大的葬礼。到1942年9月6日,又在西安举行张季鸾公葬仪式。张季鸾的遗体被从重庆迎返陕西故土。
在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之后,被下葬在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40亩的陵园中。于右任为此撰写的祭文曰:“先生之名,中外宣扬。先生之行,国府表彰。先生之嗣,蔚然光昌。先生之柩,安返故乡。先生有灵,来格来享。”
西安一城观礼者超过十万人,张季鸾墓地周围的上百亩庄稼地都被人们踏平,备极哀荣。
张季鸾作为一个报人,如何赢得当时各方的共同认可?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陕西榆林人。1888年3月20日,张季鸾生于山东邹平,1901年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榆林,后就读烟霞草堂,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张季鸾幼年时有点口吃,还体弱多病,但文章却写得又快又好,得到陕西学台沈卫(沈钧儒叔父)的赏识和器重。
中山秘书
1905秋,张季鸾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东京经纬堂补习日语,后升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攻读政治经济学。
次年,经井勿幕、赵世钰介绍,张季鸾首批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创办《夏声》杂志,张季鸾担任编辑,积极鼓吹资产阶级革命,号召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与此同时,他还与其侄子张崇基创办《陕北》杂志,从此开始了他新闻报刊事业的生涯。
1911初,张季鸾自日本返沪,任上海《民立报》记者。次年,经于右任推荐,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负责处理日常外交文牍事宜。《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即是由他起草。他从南京拍发给上海《民立报》的有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专电,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条新闻专电。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解卸临时大总统职务,张季鸾即离开南京,与于右任等在上海筹办民立图书公司。
两入监狱
张季鸾办报生涯,两次因言贾祸,锒铛入狱。
1913年,张季鸾和曹成甫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宋教仁案”发生后,他仗义执言,极力反袁,并揭露袁世凯与英、法、德、日、俄等五国银行团签订出卖中国主权的善后大借款合同,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之一。北京《民立报》因此被查封,张季鸾遭到袁世凯的逮捕,囚禁三个月。经多方营救获释。他写了《铁窗百日记》,如实反映了狱中生活。
嗣后,张季鸾返回上海,应胡政之邀请,担任《大共和日报》国际版主编,经常译载日本报刊的时论文章。他还兼任中国公学教授,讲授日语和外交史。1915年,张季鸾在上海创办《民信日报》,撰文抨击袁世凯,后因经费不足而停刊。
1916年袁世凯死去,张季鸾再度前往北京,主办《中华新报》。1918年9月,因披露段祺瑞政府为满蒙六路向日本大借款的消息,《中华新报》被京师警厅封闭,张再陷囚狱,半月后经营救出狱。1919年南下担任上海《中华新报》总编辑。1924年1月曾发表《列宁逝世》一文,赞扬列宁是无与伦比的“千古一人”。
“三骂”惊世
《大公报》最初创刊于1902年。1925年11月27日印经营不善停刊。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三人续办《大公报》,由吴鼎昌筹资并担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张任总编辑,改组成“新记公司大公报”。9月1日,《大公报》正式续刊。
办报的免不了骂人。张季鸾办《大公报》生涯中,三次写文章骂人最为痛快,被人称为“三骂”。
一骂吴佩孚。1926年夏,北伐战争后,吴氏军队遭遇了连连惨败,1926年12月4日张季鸾撰社论《跌霸》说:
“吴佩孚独霸一时,为迷信武力统一之一人……识者不待其踞踏郑州,早知其必演跌霸一剧矣。”
“吴氏之为人,一言以蔽之,曰有气力而无知识,今则并无之,但有气耳。”
跌霸,为昆曲剧目名。
二骂汪兆铭。1927年汪的行为反复无常,忽而“联”、忽而“清”、忽而“分”。当时社会情境也令人担忧,张季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27年11月 4日,张季鸾在《大公报》发表社论《呜呼领袖欲之罪恶》,斥骂汪精卫:
“特以‘好人为上’之故,可以国家利益,地方治安,人民生命财产,以殉其 变化无常目标不定之领袖欲,则直罪恶而已”。
后来汪精卫果然堕落为汉奸领袖 。
三骂蒋介石。1927年桂系倒戈,宁汉谋划合流,蒋介石下野,于8月15日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定于同年12月1日举行蒋宋婚姻。12月2日,张发表《蒋介石之人生观》,指责蒋:
“离妻再娶,弃妾新婚,皆社会中所偶见,独蒋介石事,诟者最多,以其地位故也……为国民道德计。诚不能不加以相当之批评,俾天下青年知蒋氏人生观之谬误。”
三骂之人,皆为一时之政客,乱世之枭雄 。言辞犀利,符合张季鸾一贯的写作风格:“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纯拙之笔,写尖锐之文。”
后来张季鸾与蒋相熟相识,并不妨碍他对蒋的批评。蒋对他也无可奈何。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四不”主义
秘密就在张季鸾续刊号上发表的社评中。他郑重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此后他一直引领《大公报》同仁实践这一方针。
新记《大公报》续刊之初就表明不接受政治投资与外国人的资本,决定以微小的资本独立经营。从1926年到1941年张季鸾任主笔的15年间,新记《大公报》和国民党与蒋集团没有发生任何经济关系。
自新记《大公报》续刊至“九一八”事变前,张的政治倾向是拥护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但对于国民政府的政策和人物仍时时有所批评,反对蒋介石大肆共产党人的恐怖行径,对国民政府的某些弊政及腐败现象,在一定限度内也有所抨击和揭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季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张对内联共,对外联苏,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他对国民政府压制禁锢新闻进行过多次斗争,直言不讳地提出严厉批评,主张实行“能够发表的言论必须允许发表”的政策,不得任意扣留。
1934年,《大公报》附属刊物《国闻周报》曾突破国民党的禁锢,连续刊载“赤区土地问题”专栏,指明红区有一整套社会制度,绝不是什么“土匪”、“流寇”,曾引起极大轰动。《大公报》还连续发表范长江所撰报道红军长征行迹的通讯,使全国人民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
之后,《大公报》透露出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使广大人民看到国家前途的曙光,激励了民族斗志。
《大公报》的真实报道,与蒋介石污蔑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大相径庭。蒋介石恼羞成怒,大骂张季鸾,而《大公报》的地位和政治影响却与日俱增。
“只有大公报拿我们共产党当人”
毛泽东很早就和《大公报》有过交往。他早年被湖南《大公报》聘为“馆外撰述员”,发表过若干有影响的文章。
《大公报》对共产党的报道,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
1931年,大公报派记者曹谷冰到苏联采访,回来发表《苏俄视察记》,向读者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国民党军对红军发动“围剿”之时,《大公报》抵住各方压力,对共产党不称“匪”。十几年之后,中外记者团到延安参观,毛泽东坚持让《大公报》记者孔昭恺坐首席,还对他说:“只有你们大公报拿我们共产党当人”。
1935年9月,红军长征攻下哈达铺,在这里到一批《大公报》,毛泽东在报上看到刘志丹建立陕北根据地的消息,决定在陕北落脚。这消息就出自《大公报》特派记者、26岁的北大哲学系学生范长江。
1935年,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记者名义赴西北采访,发表系列通讯,第一次客观地报道了中共领导的红军长征踪迹。这些通讯后来汇编成册《中国的西北角》,名动一时。1936年,范长江又独闯延安,在胡政之的支持下,公开报道了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大公报记者徐盈奔波于山西战场,采写了《朱德将军在前线》、《在八路军五台总部》等长篇通讯,向全国读者介绍了朱德、任弼时、徐向前、彭雪枫等中共高级将领,以及八路军的抗战功绩。
抗战八年,大公报与新华日报同时在重庆出版,周恩来等人与大公报人多有往来,有的还是很好的朋友。1941年5月21日大公报发表王芸生所写社评《为晋南战事做一种呼吁》,错误地批评了八路军。周恩来当晚即写了一封长信给张季鸾、王芸生,予以澄清。大公报不仅全文发表了周恩来的信,并且由张季鸾抱病执笔,再发社评《读周恩来先生的信》,坦诚地交换了抗日救国的意见。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大公报不遗余力地详细报道,较之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浓墨重彩得多。毛泽东期间曾宴请《大公报》总编王芸生。宴会结束后,他特地为《大公报》写下5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最早专门题写这五个字。
张季鸾和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并称为近代“陕西三杰”。1941年5月15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大公报》1941年度荣誉奖章,称“《大公报》自创办以来之奋斗史,已在中国新闻史上放一异彩。迄无可以颉颃者”。
这是他事业的顶点。1941年9月6日,张季鸾因病在重庆逝世,时年53岁,余财仅10元钱。
张季鸾以报人名动天下,秉笔直书嬉笑怒骂,在当时环境下能全身而退,死后当时中国各方一流人物都为之吊唁,亦是一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