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溪在走出峡谷之后,在这里转了一个弯,湍急的溪流顿时变得舒缓开阔,这一道溪流把两岸的往来隔开了。在对岸溪边略向北位置,有一条百多米长的老街,石板铺路,木头挑檐的房子,每个铺面都不大,可谓古色古香,这就是最早的长乐圩。百货、农具、打铁、理发等店铺都聚集在那里。因此,我们这边的人要买些东西,理个发什么的都要到对岸的圩里。加上后来修的公路、学校等也都在对岸,九峰、县城等比较大的集镇也都在对岸东南以远地方。因此,要到那些地方去,都需要过渡,而渡口就在村子中间的溪边。以船为渡,没去考证始于何时,但通往渡口那被踩得光滑的石阶,两边已长得难已合抱的苦楝树、龙眼树等都在告诉人们这渡口的历史了。而且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这个小小的渡口,其实承载着长乐溪西北边数十个自然村村民的过渡,也算是个小小的交通咽喉了。记忆中,在小学三年级以前都是靠渡船过渡的,之后还经过船与桥的更替。
当地有句俗话叫水浸千年松。渡船就是用本地产的大松树制作的。小时曾看过制船的情况,在渡口的沙滩上,堆着大大小小的造船木料,村里的能工巧匠们用锯子、斧子、凿子,刨刀等工具,就在溪边那大展身手。造船的难点是船帮(舷),即两边的隔水板,是用整块大木板拼起来的。这木板至少得6-70厘米以上直径的原木,才取得了材。这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用人工锯开,是难度最大也是最费劲的事了。其他的联结拼装等则与其他木木船制作工序无异。渡船长约4米,宽1.5米左右,用木板隔成三四个舱位,船体中间宽些,逐渐向头尾收窄变尖。船头船尾还略翘起,并铺上木板,作为船工撑船的位置。在船头靠船尾的末端,各开有一个通底的孔,用以插竹竿固锚船只。木船做好后,还要填缝,再刷上几道产自本地的桐油,以防漏防腐。渡船每次搭载8到10个人,正常水位下,一名船工用竿撑船即可,遇到洪水时,水急浪高,一般是不过渡的。此时若有急事需,则要在船尾加上一人,两人合力才能把船撑到对岸。小小的渡口其实困扰过许多人,也蹉跎掉许多人的平淡的岁月。
因为渡船不方便,在渡口以下百多米的地方,开始架桥了。先是用木头搭建的,打下木桩当桥墩,再架上木板,就成了简易的浮水木桥了。尽管窄小,却也比渡船方便了许多。但一到雨季,一遇到洪水,这桥就被冲垮了,冲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民们确实想了很多的办法。在木桥被毁了几次以后,开始建石木结构的桥。用石块砌成约2米宽、3米长、4米高的桥墩,每个间距5米左右,桥墩建好后,再在上面架上木板。印象中,建这样的桥也不易,因为跨度长,要建七八个桥墩。须在秋冬的枯水期,先进行半边截流,然后清基、砌石建墩,建好一边的后,再建另一边的。所有桥墩完成后,再在每墩间架上两组由4根杉木拼成桥板。这样桥比原来的高了很多,也宽了很多,提高了通行能力,且对付一般的洪水也不成问题。当然遇到大些洪水,桥板还是会被冲掉,为此,桥板上都有铁链相连,并固定在一端,只在中间那孔断开。这样被大洪水冲开的桥板因有铁链,就会漂到溪岸两边。待水位退落后,若桥墩完好,再把桥板吊架到桥墩上,这种情况遇到过许多次。
桥被冲掉,被阻在一边而回不了家,那是很糟糕的事。记得有一次放学前,发大水了,我们走到桥头时,黄色水流滔滔滚滚,浪头甚至已拍上桥面,有的桥板已开始移位,大家都被吓着了,着急地停在桥头。摸着饿瘪了的肚子,无奈地看着洪水,就是没人敢先过桥。那次我却出了风头,居然第一个走了过去,脚下就是洪流滔滔,胆颤心惊是自然的,但却安全通过了,之后大家也跟着过了桥。这算是我年少时不多的一次大胆经历,但也不全是冒险,我长在溪边,自然知道山洪的特点,来得快去也快,只要过了高点后不再涨,就意味着水位要退落了。这座桥伴随着我在老家的整个上学时期,直到1972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洪水,桥墩被连根拔掉后,才结束了它的使命。之后,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又退到靠渡船和浮桥过渡的时光了。
1976年,深化学大寨,农村也在大干快上。当时的公社决定修建一座石拱桥,彻底改变两岸交通的问题。为了修好这座桥,全社进行了总动员。在没有什么建桥机械,应该也没有多少资金的情况下,同其他所有大工程一样,靠人山人海来打歼灭战。所有基础工程,包括清理桥基,采石运料,石料加工,上山伐木,锯切取材等等,都是由从全社抽调来的强壮劳力完成的。只有搭拱架、砌石料的等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活,才请饶平县的施工人员来做。修筑这座桥,可以说是集中了全公社的人力物力。彼时,我已离开村里,没参加建桥工程。期间有次回家,看到村子里都住满了各地来的民工,溪边上堆满了建桥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施工采用原始的堆砌法,要用大量的木料来搭拱架,因此,离村子较近几座山的参天松木都被砍光了,其中大部分用于建桥,一部分用作柴火,据说还有相当部分变成他用。为了建一座桥,可以说是倒下了整座山林木。经过一年的努力,一座两孔石拱桥终于横跨在长乐溪上。整体上看,石桥还是很美观的,尤其是在两个大跨度拱洞的边上,还各有四个小拱洞,使笨重的石桥显得轻灵柔美了许多。
石拱桥建成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历经风吹雨淋,山洪冲击,主体依然保持完好。石拱、石栏、石砖,更因有岁月的沉积和浸润,显得更加古朴厚重壮观。虽然在建桥时难免有不尽人意的事,虽然建成了一座桥却倒下了万千树,虽然现在人们只看到脚下的桥,而已忘掉了被砍倒的树木,但它毕竟给山村两岸的通行带来了长久的便利。历史和现实就是这样,一个山村过渡的变迁,何尝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