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自《孟子》,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句话是孟子评价舜向父母隐瞒婚事这件事的。
这个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舜的父亲是个虐待狂,尤其当他娶了舜的后妈之后,就变得特别不待见舜,可以说是见一次打一次,然后舜就被打跑了。不知道后来舜都经历了什么,长大后竟然变成了德行标杆,口碑极佳,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贼棒棒的人。那时候尧当政,很喜欢舜,就想把政权禅让给舜,顺便也把他的两个女儿也嫁给他。
古时候的婚嫁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走各种各样的流程,其中一个流程就是告知父母。舜要结婚,理应告知父母,但他爹是个神经病,没办法告知,于是舜表示,那就不要告知父母了。
这里的问题在于,舜不告知父母就自行结婚了,不合乎“礼”,所以是典型的不孝。但是舜又是儒家的道德标杆,纯偶像,那么如何给舜洗地,就变成了一个课题。于是作为儒家的头领,孟子就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关于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句话的理解,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汉代学者赵歧的《十三经注疏》。虽然孟子提出了“不孝有三”,但他没说是哪三,于是赵岐对此做了注释,“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翻译过来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是第三种不孝。”
赵岐作为一个儒家学者,其理解还是比较符合孔孟思想的,他给出的注解都能在儒家经典里找到对应的出处。后来到了宋朝,儒家死灰复燃,朱熹又对儒家经典做了一番整理解读,继承了赵岐对于“无后为大”的解释,最终这种解读就变成了标准答案。
于是对于这句话比较经典的翻译是,“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
圣贤都这么说,那么这句话经常被长辈用来教育子女多生孩子,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了。
然而,中文有个特点,字有多义的情况,同时字又全都是单音节的,所以一个音可以对应一大堆意思。这种特点极大的加强了口语效率,但却尴尬了书写的准确度。现代白话文相对还好,已经能够容忍多音节的词语了,大大提高了精确性,而且还加入了标点符号,避免了断句的问题。但就算这样,还是会有类似“沉默”和“沉没”的情况,“沉默的大多数”和“沉没的大多数”完全是两个意思。
要知道古人并不是人手一本标准化的字典,所以就算是有文化的人,字也不是认的特别全,经常会写错字别字。由于这种现象实在太普遍了,后人称其为“通假字”。
我们古代用的是文言文,文言文中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这个词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后人完全可以随便解读。所以一字多义,通假字,没有标点符号,这三点汇聚在一起,简直就把说理型的文言文变成了灾区。像“无极而太极”这种,是很有诗意没错,但其解读能有一万种。所以,后人对于孟子的“不孝有三”也有着不同的解读。
人们在《孟子》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其中孟子已经说清楚了什么是不孝,所以可以推定,“不孝有三”中的“三”是代之“多”,而且“无后”坑定不是指没有子嗣,不然孟子不会在“不孝者五”中完全没有提及“没有后代”。
于是关于这句话的解读,就变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从此“无后”变成了“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的意思。本来是孟子给舜洗地,变成了孟子向舜问责。不过这种解读让年轻人完美地堵住了父母逼婚逼生的嘴,同时还能体现出自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满满的优越感。
彻底现代化之前,百姓大多都是极其贫穷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实际上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生存方式,那就是广种薄收,使劲生。
在有些人眼里,尤其是过着精致生活的精英阶层,他们中很多人在面对这些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时往往无法理解,知乎上一个叫做“许蒋氏”的争议性女答主曾经对此现象冷嘲热讽过,她认为穷人生孩子简直就是糟践生命,这一观点得到了一大群人的认同。
然而这些精英们不懂的是,正因为极贫的人缺乏足够的聪明和毅力,所以他们就只能以概率赌未来,能生多少生多少,说到底,添一个孩子要付出的不过是往粥锅里添一勺水的事情,就算孩子没出息,等他长到六七岁的时候,一样可以参加工作给家里挣钱,所以生孩子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是,只要有一个孩子有出息,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数学家高斯就是这种“往粥锅里添一勺水”的产物,这一点全世界的穷人都差不多。
国人生活普遍富裕不过是近30年的事情,这种多生孩子的生活方式在之前贫穷的时代没有任何问题,那时候的人以这种要求。如果多生能够在道德上获得认可,尤其是圣贤的认可,那就再好不过了。于是不管孟子当初的“无后为大”具体是什么意思,只要符合百姓的利益,那么它就是“没有子嗣就是最大不孝”。这种观点说的人多了,甚至精英们全都这么说,那么你说“无后为大”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就只能被认作是另类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生出来的孩子需要大把资金培养,所以很多人压根就不想要孩子,这时把“无后为大”的意思被理解成“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反而成为了更符合百姓利益的说法。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精英们全都这么说,在道德上给了那些不想生孩子的人慰藉,那么这种说法会不会流行起来,也未可知。
至于孟子原本的意思是怎样呢?管他的呢,根本就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