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关于我与这本书之间存在的一个漫长渊源的阐述。
第一次知道李娟这个作者,是2010年在乌市的一家书店,当时看到的是《我的阿勒泰》那本书立在销量排行的一个书架上,那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居然有人写到我的家乡了,因为在我的概念里一直觉得阿勒泰是个极小的城市,小到无人知晓,远到无人问津。
大概是当时正沉醉于手中的那本《挪威的森林》所以《我的阿勒泰》只是出于一种好奇和一个瞬间的注意力被转移,就拿起随手翻了两页,看到了很多对阿勒泰冬雪以及哈萨克游牧民生活的描写,当时只是觉得很多地方得描写跟自己小时候的情景很相像,因为太熟悉反而无法吸引,就又顺手放回了书架,于是继续开启《挪威的森林》的阅读模式。
到2015年我与先生到喀纳斯游玩的时候,在景区看到了一个李娟书屋,虽然不大,但装修风格非常文艺,门口的墙上有一排看着像是用我们儿童时代穿的旧水鞋并插着野花的装饰,给当时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那时也没有具体询问那家书店是不是李娟开的,还是只是挂用了一下她的名字。
再后来有一次看到有个住在阿勒泰市的同学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在书店的图片,觉得那个书店的暗调非常美,后来回阿勒泰的时候专门跑去那个书店看了一下,书店的名字叫《阿勒泰的角落》-旅行书吧,书店的位置虽然距离市中心不远,但需要穿过一个廊道才能找到,书店的后门刚好就是公园的后街,整体位置还是很癖静的,书店一看就知道应该是很非常老式的房子改造的,有两层,一楼就是图书和一些比较有风情的装饰摆件,在图架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的也是李娟的书,还有一个李娟的签名提词,但具体内容我不记得了。二楼就是一个看书休息的地方,大概是旧楼的缘故,灯光很暗,但这种暗调反而衬托出了一种静谧的气氛,我点了一壶茶水就坐在那里看了一会书,走的时候买了几本书,但仍然没有买李娟的书,后来每次回阿勒泰只要一有闲暇的时间基本都会去那家书店。
说来惭愧,真正打算看李娟的书竟然是上周光的研习课程我要做一个人生小传,因为不止一个同学问过我,我所生活的地方是不是李娟书中的那个阿勒泰,还有小草姐姐向我表达过很多次喜欢李娟的书,还有秀琴说我总让她想起李娟,还有来自亲爱的生活群里有几个不相识的姐妹问过阿勒泰的种种,我常常想,大概是因为她们对李娟书中所描写的地方充满好奇和向往,而更想通过我这样一个可以连接的纽带多了解一些这里的生活,然而起着纽带作用的这个我全然并没有读过李娟的书,所以我是在某种客观作用的促使下才翻开了李娟的书,虽然这个初衷似乎听上去并不怎么美好,但从我翻起她的书的时候却一发不可收拾,我有些懊悔竟错过了那么多年的时间,才辗转到近日开始看起来,但不管怎样,我不再纠结这个初衷了,当你遇见的时候就是刚刚好的时候,在我每次再碰到有些让我相见恨晚的事物都会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我在看她的《阿勒泰的角落》这本书,让我惊讶的是她竟然能把在我看来很普通的哈萨克游牧民生活写的那么生动,不是说她的文字里有任何夸大的成分,而是非常真实,甚至说非常具体的再现,而牧民们的生活在我眼中那么普通,在她的文字里怎么就有了灵魂呢,甚至于她书中写到的关于哈萨克民族里那些爱喝酒的家伙们,那都是在我小的时候就司空见惯的场景,在我看来那些人们的行为完全让我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无所事事,醉生梦死的过活着每一天,加之在我很小的时候大人们所向我们传达的是对待他们这些整日醉酒的人所带有具有攻击性的看法,逐渐的在我们的记忆里形成了这是不好的行为的认知,然而李娟所写的每一段哈萨克民族的小故事都是非常有趣和善,而我只看到那些所谓的“不好的”东西,却忽略了其他角度的客观评价,而她是站在一个跳出来的高度看待的,而不是我们身在其中却还认为自己有高度。
看这本书最激动的就那段是她描写的在巴那尔茨的生活,之所以说是激动,是因为我在矿山工作的那两年,距离巴那尔茨只有几公里的路程,每到夏天傍晚的时候我们几个同事出去散步,经常走到巴那尔茨那个地方作为终点然后再原路返回,而她书中描写的竟是我实实在在呆过的那个地方,因为太具体,又因为太深刻,才会让我感到激动。
我总是在看书的间隙突然有那么一刻就恍了神,就好像我又跑到了曾经生活过的光阴里去了,河边哗哗的流水,雨后呼吸到喉咙里的那股清新,光滑的鹅卵石,热烈的阳光洒在树上留下的阴影,还有原本躁动的内心在那个情景下表现出来的沉静。一切近在眼前,又仿佛隔了一世。
我感叹,李娟笔下的一草一木都像一个个活着的大自然的精灵,他们有思想有情感,也有灵魂,而这一切正是我在经过它们的时候,那春风里那微动的样子,那细雨中头顶的水珠。
感谢李娟让我在她文字里又忆起了那时候看似平淡的生活却在时光的穿梭里所呈现的岁月静好的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