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采访时,达利欧被问到:“在你的几百条原则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达利欧回答:“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充分利用错误、反思错误,使自己能够进化,能够快速成长。”
达利欧认为,痛苦是进化的主要来源,而成功却不是。因自己犯错而导致的失败是一个非常非常痛苦的过程,这些痛苦只是一个信号,不断地提醒你的错误和失败。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这些信号,自如地应对这些信号,那么这些痛苦就能帮助进化和成长。
痛苦+反思=进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败带来的痛苦会给人不爽的感觉,但是经过反思的痛苦恰恰能够给予我们新生:它能给我们一颗谦卑的心,用于平衡我们的无知无畏、我们的过分自信。
每个人都会犯错,主要的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改善自己的行为,而普通人则不能做到这一点。犯错误会给我们带来失败和痛苦,但我们不应因此而选择逃避和不负责任。所有想要进步的人必须明白:犯错误情有可原,但不吸取教训是不能被接受的。
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强调,在处理犯错误的员工时,应区别对待两种人:
(1)能力强,犯了错误能够反思并愿意吸取教训的人;
(2)能力差的人,或者能力虽强但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和吸取教训的人。
很显然,第一种人将会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从不反思自己的错误,不把犯错看成自己学习的机会,会成为很多人快速成长的主要障碍。聪明的人善于拥抱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那么如何通过反思错误让自己能够快速成长呢?
1、意识到错误是事物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自然连带部分。
不断地出现错误,本身就是事物发展演变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减少出现错误的机会并避免重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错误,不要过分在意我们在追求正确的道路上犯错,就能从中学到很多,并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正如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所说的:“你必须愿意接受反复出现的失败。如果你没有接受失败的意愿,你就要主要,自己不要再去创造了。”
(1)把失败变成好事。
尽管犯错和失败会带来痛苦和不良的后果,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反思从中汲取教训的话,坏事就会变成好事,这些错误和失败就会为我们的进化和成长提供营养。 失败是一些痛苦的经历,而成功则是令人愉悦的体验。同那些直接获得成功的幸运者相比,先经历犯错和失败,经过反思从中汲取教训,在作出改变,最后获得成功的所要的特质更丰富。
(2)不要为自己或他人的错误而懊恼,要珍惜它
人在进化的历程中,错误和失败实际上就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我们付出代价和学费得来的教训,要接纳它,珍惜它。当你每犯一次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就会使你在未来避免再犯几千个类似的错误。
2、不要纠结于一时的成败,要放眼于达成目标。
不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患得患失,要朝着最终目标奋力前行。不要纠结于别人对你的是“埋怨”还是“赞美”,而是要专注于“准确”还是“不准确”。 面对已经犯下的错误,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会如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记住,除了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其他一切都不值得浪费我们的注意力。
3、观察错误模式:判断是否因缺点而引起 。
现实中,每个人都会有缺点,这些缺点会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以犯下某种错误的形式显现出来。这类错误出现的根源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某些缺点,如果我们不能了解这些缺点并努力改正它,类似的错误就会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经常犯的错和自身的缺点都写在纸上,连线找出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挑出你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即最妨碍你实现愿望的那个缺点。你也可以多写几个,但最好不要超过三个。记住,要想突破障碍,最重要的就是承认它们的存在并且直面它。
4、记住在经历痛苦后要反思。
前面提到过,任何人犯错和失败都会带给我们痛苦。如果我们想要进步,就必须要找出真正的问题和痛点所在。通过直面痛苦,反思失败,能让自己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看得更透彻。 因此,当你面对这些痛苦的时刻,千万不要轻率地一带而过。要好好琢磨,探究痛苦背后的原因,反思并解决这些问题会让你根据智慧。痛苦和挑战越大,效果越佳。
(1)要能够反思,并确保您的员工也能如此。
要让所有人都记住并理解:痛苦+反思=进步
(2)要知道,没有人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人类天生就是主观的,每个人对自己都有看不见的盲区。因此,我们都有责任给予别人诚实的反馈、让大家承担责任,并以开放的心态解决彼此的分歧。
(3)教导并强化“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
5、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哪些错误可以接受,哪些错误无法容忍,不要让你的员工犯不可接受的错误。
从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汲取教训并得到进步是人类进化最大的原动力。读书、学习受教育是从别人的错误和教训中获得改善。而通过反思自己犯下的错误,吸取教训并从中获得改善,会更加有切肤之痛,是我们更有效的进化之路。接受并珍惜我们犯下的每一个错误,记住它,反思它,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作出改善,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永远不再同一问题上重蹈覆辙。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