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笃信过一句话并践行它的正确?你有没有笃信一件事肯定会发生最终并发生了?
笃信,不仅仅是相信,更指忠实地信仰。
对于记忆中的,上高中时贴在教室墙壁上的,工作后在微信中看到的那些名言警句,我似乎都没有做到笃信,甚至相信也没做到。知识就是力量,书山有路勤为径,时间就是金钱,这些都是亮闪闪的金句......当我看到我认为能力比我低的同事被单位提拔而我还在原来的工作岗位踏步、勤奋的自己似乎在人生的路上没走多高、多远、自己的时间至今为止并没有变成金钱,这些反证都让我时不时地怀疑自己工作之后不断学习是否是正确的选择,勤奋还有没有必要,就算是浪费大好光阴甚至也不觉得心慌。我对这些金句不敢相信,感觉生活总在用例证欺骗我。金句都不相信,老师的话、父母的教诲,亲朋好友的建议更是耳旁风,我甚至也不相信自己,总感觉自己说的这句话有反例,那句话也存在例外。迄今为止,没有笃信过一句话并践行过它的正确性。
对于事情,倒有一件,就是我在2006年2月被北京大学法学院录取这件事。曾经在2001年1月我参加全国研究生统招考试,3月被清华大学通知已通过笔试,只要再通过面试就可以获得入学资格。当时我刚生宇小哥还在坐月子,面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此我与清华大学擦肩而过,当时报考的专业是法律硕士。4年以后2015年10月参加在职研究生的统招考试,再次报考法律硕士,选择了北京大学。当时我就笃信自己能考上,2006年2月如愿以偿。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意指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武志红老师曾举例他的两个老乡,都是出租车司机,一个总被碰瓷,一个却从未遇到碰瓷。总被碰瓷的司机在生活中总想贪占别人的小便宜,从未被碰瓷的司机总是忽视这些小便宜,吃点亏,让对方高兴。无独有偶,李笑来老师也讲了一个例子,同样航线上的两个海员,一个海员认为这趟航线上遇到的都是好心人,好事连连。另一个海员却感觉这趟航线真是倒霉透顶。用自证预言来解释,如果你认为世界是美好的,那世界也将向你证明它的美好;反之,如果认为世界是糟糕的,世界也必然向你呈现出糟糕的一面。
拿我考研究生这件事来分析。当时清华的错过,着实让我郁闷了一阵子,但我感觉这辈子必须得有一个货真价实的研究生学历,是必须,不是尽量。因为妹妹北大博士的身份,我知道我的基因并不差,加上后天努力,笃信我自己能够实现这个研究生愿望。所以,落榜之后,我开始重新阅读考试教材、做各类复习题、把宇小哥交给父母照顾、提高工作效率腾出时间学习......到最后复习阶段,那会儿还没有喜马拉雅听可以录音,我假扮自己是老师,把当时的复习内容全部背诵录音至录音笔里,不是看着书念,是背诵。甚至在考试前,我还预想了我与同事们告别去北大求学的场景。考试结果真的证实了我的预言,我考上了。笃信真是个魔咒。
为什么我对那些金句做不到笃信呢?还用自证预言来解释,就是我不相信它,它也证明我的不相信是对的,因为它不对,我就更不相信它,成为恶性循环。所以,这些金句在我这里真正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那么,如何让这些金句为我服务、帮助我呢?笃信它。如何才能做到笃信?深入思考理解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只知道金句说了什么,还要懂得它是什么。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里的知识一词指什么?不是单纯的学科专业知识,不是书本上的理论,甚至也不仅仅指实践。我理解的知识是指自己的知识,也就是前人的经验、教训、教诲,经过自己的输入、消化、吸收并可以运用在实践中的那部分内容。如果没有经过这个流程,知识还是别人的知识,别人的知识怎么可能有力量呢?书山有路勤为径,其实也是对的。我此前以为自己的勤奋,其实不过是让别人看起来勤奋而已。书买回来就当看完了,不断在外面泡各种课堂,这种状态更让别人感觉我是勤奋的吧。时间就是金钱,的的确确是,其实是我还没有把时间变成金钱的智慧罢了。深刻理解了这些金句,就用这些思路去理解老师的、父母、亲朋好友的话,就更容易笃信它。笃信之后,会发现,你将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的笃信是对的,笃信是个魔咒。
笃信是个魔咒,当然不是说只有笃信就够了,魔咒还得魔法师来念呢,把自己修炼成魔法师吧。群友魏丽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灯火。海燕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有他在这个世界的位置,这个位置不需要通过竞争、抢夺获得。它一直都在,它一直都在等着你找到它。你笃信什么呢?该对什么笃信呢?决定权在你。笃信之后又该怎么做呢?更得听你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