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几乎都要接受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即便走出校门之后,也需要在工作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难怪我们的老祖宗说活到老学到老。
既然这样,你能不能肯定地说自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采铜在新著《精进》第四章《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论述了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作者本人是一位心理学博士,而《精进》这部著作正是作者涉猎不同领域相关知识,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结晶。他自己正是一个善于让知识发生化学反应的“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说,向自己提问是成为一名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不经提问的学习这样的: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回顾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编制好的教材或者课程,是既成的已有的知识,而不是你心中的困惑,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这类学习模式是典型的“直接传递模式”。
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学习者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而要打开新旧问题的通道,就需要用问题做向导。学习的时候可以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2)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3)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4)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学习变成了一个富有挑战的、长期征战的历程)?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朱熹对此的解释是“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他们强调的也是在学习的时候要主动思考的重要性,如果学习而不思考,反而会陷入迷惘。
2.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
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routing expertise)和“适应型专长”(adaptive expertise)两类。前一种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系统,而后者则可以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进化”。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通常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
在这个信息时代,很多人却只是信息的搬运工,而没有从深处审视,更不用说去做一些“解码”的工作。
解码包括三个层次: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也就是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是什么?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这是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这是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如果想找到解码的入口,深入到事物的深层,要注意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3.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学习一款新的电脑或手机游戏时很容易上手,这是因为游戏是在做中学。
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记忆提取的操作其实起到了“记忆修改器”(memory modifier)的作用,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再次调用。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有心理学家对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定,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通用有效性最高的。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从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腾出宝贵的空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
采铜提出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就是: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操练。他说,求知分为三个层级,即,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
但是很多人而是不知道如何操练,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写作式操练。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和重构活动。写作时,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此外,写作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
游戏式操练。游戏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假装相信”,这使得参与者能够完全投入其中。所以,如果把对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可以在更丰富多样的情境下去应用我们的知识。
设计式操练。有一种关于“设计”的定义就是解决问题。设计式操练就是迫使学习者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4.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资思想家查理·芒格了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因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
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他们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有时甚至只凭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方式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迁移式融合正是将两个原本不相关的领域融合起来,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
印证式融合是交替运用意识和潜意识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可以帮助人探索规律。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用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
互补式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对《精进》一书七个阅读章节进行拆解,每天10分钟,7天读完一本书。
期待我们一起“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