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从一个普通人,到成为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丘吉尔说:如果你到了地狱,那就继续保持前行。
产品的人生就是天天被打击,产品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就是抗挫折,抗打击的能力。
因为做一个产品人,我们只认一条“用户驱动”
-------
02 | 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这节借用她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经理改行指导帮助30多岁的女生能够在一年内搞定婚姻的观察判断人的方法,告诉我们
如何用一个产品经理看产品的专业化方法去指导一个女孩去判断她的相亲对象:
第一层:感知层(产品的美观和看到人的身材相貌,这是最外层的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被角色驯化;)
基于表面的感知和基于角色化的接触,都是非常浅层的关系,是没办法深入了解的。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包含了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仅仅表现在人脉财产,还包括了精神结构和他的精神资源)
第四层:人的能力圈(存在感是人的最内核,它的外面就是能力圈;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他的能力圈就不再扩充了)
第五层:一个人的内核(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它是触发人的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个人的成熟产品,你需要看到对方能够持续在变化的内在的动力。
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里,明确两个人是不是可以一起拥抱不确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变得成熟,彼此适配。
这才是最关键的。
-------
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也是做产品的,但是当听到音频里梁宁讲到这些时,突然有种找到同路人的归属感和对产品人的骄傲和使命感。我要好好整理下梁宁的这30讲,以后作为自己做产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将产品思维在生活中实践起来。
03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因为用户是无法像专业产品经理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的,能展现的只有情绪,所以要学会读懂用户情绪,对产品经理来说非常重要。
生物性情绪:所有生物都一致的底层情绪,一出生就有的情绪。
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愉悦就是被满足,而满足是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当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叫愉悦。
绷了很久突然间被满足的感觉,叫“爽”
当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
不爽,就是没有被满足;没有满足预期或者本来在满足状态,突然被剥夺了,也会不爽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你可以用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也可以用他们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为什么同一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
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不厌其烦的花时间在上面。
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
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撑一个人持续投入一万小时。
所以,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
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
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04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愤怒和恐惧是同生的一对,都来自于被侵犯。
因为每个人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所以可能导致有时是恐惧,有时是愤怒。
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恐惧就是有人侵犯你,比如被偷,被抢,有些人呈现出的是愤怒,有些则呈现为恐惧。
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焦虑也是恐惧。
1.恐惧是边界,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2.恐惧同时也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强大,更强劲。
3.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所以,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暴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如何找到产品的接入点或者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
只有四个字:直面恐惧。
05同理心训练: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认知判断,会选择性的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但是,这些正确的话并不能代表用户真实的选择。
所以不要被言辞迷惑,要想办法看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好的销售人员擅长打破用户的防御,将自己的东西植入给用户。
好的产品经理,则应该不让用户启动防御,因为,意识即防御。
对用户防御的态度和敏感度,也是一个好销售和好产品经理的区别。
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如果要做一个拥有大用户量的产品经理,你需要看到“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06 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人因为训练和压力才被冠以各种角色,集体就是角色的聚集。
好的产品经理要学习“去角色化”来研究用户,而不是用一堆“应该”来臆想用户的行为。
但是如果在特定的集体做产品,你应该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做出的产品可能就是反人性,但是这是2B产品要做到的。
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环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07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答案是: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
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
靠恐惧驱动的人,往往自律。
两者都会催生出非常优秀非常成功的人。
如果你希望成就大事,就需要想办法接纳与自己完全相反的那个人,让他成为你亲密的合作伙伴。
08机会判断: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非常重要,再怎么优化产品,提升效率,一旦选错了点线面体,都是白搭。
当你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入手只能是一个点。
要想清楚它附着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在和谁竞争,它能如何展开?这个面是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沉沦下去?
点永远那只是一个小小的点,
所以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
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你每天都在想着未来,但其实这个面正在下沉。
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其实这个面附着的经济体正在下沉。
如果一生只能收到点状努力的计时收益,从来没有享受过一次线性周期的成果回报,这就叫穷人勤奋的一生。
09机会判断:怎样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每个人现在呈现的样子,其实都是自己过往所有经历的累加。
你的样子里,有你爱过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
做产品也是,从你做得到的“点”出发,切记憋大招。
但是不能过度关注点,而应该从点上跳出来,研究一下这个点下面的大框架——“线”、“面”、“体”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孙子兵法》有两句话:
胜与不胜在于彼,败于不败在于己。
意思是:我能不能赢了你,其实我做不了主,这是你的问题;但是我会不会输,会不会输光,那是我自己的问题。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质上不是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要自己去找有势能的“面”,而不能寄希望于员工的“点”
今天能跟着你干活的,都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员工。
要发挥员工这个点最大的功效,你就需要找准线面体,为企业和组织赋能
人生的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10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
痛点是恐惧。
要打中人的恐惧心理
爽点是即时满足。
用户有需求,你能即可满足他,这就是爽点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现在流行的网红,网红店,对网红的追捧,其实满足的就是人的虚拟自我。
做产品可以打痛点,打痒点,也可以抓爽点,这三者都是不错的点,主要看你怎么去运用。
11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第一套用户画像:羊群与草地
如果我有一片草地,我就在我的草地上养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只羊。
如果这一只羊能够在我的草地上活下来,玩得很好,那么我的草地就是没问题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
羊多了,你就会发现头羊才是关键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只头羊可以管一大堆羊,你就不用管了,那些小羊就不用管了,头羊都会管。只要有头羊,羊群就可以聚集。
羊多了就会有狼,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来,然后向狼收费。
产品是你的草场;
第一个用户是第一只羊,只有第一只羊在草场上吃得满足,才能引入更多的羊,
出现了头羊形成了自组织,拥有了网络效应。
狼就是B端,上游的商家。
草地、第一只羊、头羊和狼是一组经典的用户画像,基本玩互联网网络效应的,玩社区的,都是用这一组用户画像去开启他的生态体系。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笨笨、小闲
大明: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
——百度服务大明,你要什么说清楚,我帮你找;
笨笨:我有大概的需求,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
——淘宝服务笨笨,没什么事你就上来逛吧,东西层出不穷;
小闲:我没有消费需求,我就是来打发时间的;
——腾讯服务小闲,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各种刷朋友圈打发时间;
这其实代表三种不同的羊的需求,找到你想服务的羊,然后管理你的草地,制作你的产品,按照他的心理预期,让他们来吃一口你的草,如果吃得开心就再也离不开了。
12 设计产品时要包括产品的场景
场景是产品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场景呢?
场和景要拆开来解释,
“场”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加空间。
“景”就是情景和互动。
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场景的核心是在空间加时间的点上触发别人的情绪
未来互联网到处都是入口,但入口不等于有流量,只有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流量入口。
互联网商业核心比拼的三件事:产品的比拼,流量的争夺,转化率的优化。
系统能力
13 怎样用系统能力给人提供确定性
产品经理切忌以自我为中心,企图用一个产品来改变时间;
更多时候,要以用户获得和用户满足为中心,来设计一款产品,为他们提供服务。
持续的提供用户可以依赖的确定性,这个是你系统能力的关键。
14 系统效率:小米的效率革命
产品是一个系统能力的产物。
产品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提供并保障确定性,而效率是这个系统能力的核心指标。
企业的存在是效率分工的产物,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5 系统世界观:微信、米聊、陌陌
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先放出来,不断优化,小范围试错。
判断一个产品经理水平的依据:第一个版本有多简单,直接,切中要点,能不能直指人心。
迭代中最重要的是次序,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预动作。
微信的迭代有两个价值:
对外部,快速得到用户的反馈,让用户反馈去驱动产品;
对内部,建立开发团队的节奏感和确定性,每周都有新版本
16 系统迭代: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微信6次大版本的迭代,从最早的通讯工具,到社交平台,到现在移动生活场景,甚至是移动商业帝国。
它从一个点,变成了一个面,最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成就了无数相关的企业和个人,都是因为他们一直坚持打磨核心功能,孕育出了这么强大的产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不仅仅是微信或者是腾讯,亦或是深圳这座城市,都是迭代的产物。
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迭代的产物。
从一个最好的内核开始,一个一个动作地持续迭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选择,就会成就你的产品以及你的人生。
今天你在一个什么样的点位上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你会用什么方式持续迭代。
17 系统生死线: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
日常状态下,做流程,分工,项目进度,质量评估,这个叫项目管理。
在面对巨大压力,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时间点时,在一大堆事情里找到关键任务,带领所有人穿越生死,这个是领导力。
领导力的核心是甄别“关键任务”,然后动员大家穿越生死。
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你能依靠的不是管理能力,而是领导力。
用户体验
18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用户体验的5个层次:
-感知层
最表层的东西,用设计的外观给用户第一眼的感知
-角色框架层
用于网站是框架,用于人是角色。
-资源结构层
资源就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能力圈范围层
要确定:
1.我们要做到哪些事,具体要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
2.我们不做哪些事,对这些事坚决不碰
-战略存在层(最核心)
明确定义两个问题:
1.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2.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会依赖我们?
19 怎样绘制用户体验的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就是通过话一张图,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从一个特定用户的角度出发,记录下他与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接触,进入,互动的完整过程。
怎么画用户体验地图:
1.一个画像完整的用户角色(你的第一只羊)
2.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
3.服务触点:用户与你产品接触的地方,每个点怎么服务用户;
4.用户使用路径:产品的使用过程;
5.用户情绪曲线:场景要触发情绪,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为什么要画用户体验地图?
1.避免管理员视角
2.让自己以用户视角来思考
3.可以有助于分析出以下问题:
1)用户画像
2)我的目标是什么?
3)我的触点是什么?
4)我的使用路径是什么?
5)用户情绪曲线
故事比数据重要。
因为数据是水管里流的水,是一个常态,是一个结果。
用户研究不是零散的收集数据,拿数据证明自己的对错,而是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故事。
20 服务蓝图的核心要素:峰值、终值
服务设计蓝图是为了解决资源结构和角色框架的问题。
用户体验地图是以用户情绪为中心的,而服务蓝图则是以服务流程为中心的。
服务蓝图要做一眼,一条路,三个点
一眼:第一时间让用户看到自己的目标
一条路:清晰的路径让用户知道如何使用服务
三个点:峰值,终值和忍耐底线
峰值:体验最高峰的时候,包括正向和负向;
终值:结束时的感觉
这个也叫峰终定律(Peak-End Rule)
忍耐底线:对成本的控制是本分,但是不能挑战用户的忍耐底线。(例如pc时代,一个页面打开的时间超过7秒用户就会离开)
设计服务蓝图核心就是让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配置你的资源,在关节点上安排角色,保证整体服务路径不崩溃,尽量不压到用户的忍耐底线。
21 上瘾机制:用户激励系统
人会上瘾,是对确定性满足感的依赖。
上瘾机制的设计就是对用户激励机制的设计。
所谓的激励就是完成预定动作,给他满足,并且让用户清楚完成预定动作就能得到满足。
这需要考虑两种激励方式:
内在激励:驱使一个人内心获得饥渴感,满足感,愉悦感的内部因素。
——内在激励是让人能够找到感觉,持续深入,把事情做到位的方式。
外部激励:驱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外部因素,例如获得奖励,名誉等
——外在激励是非常强有力的短期改变用户行为的工具。
两者都可以,重点是自己想清楚要用外部激励还是内部激励来做你的激励系统。
设计激励系统需要考虑到两个要素:
受激励点:要一个人或一群人完成某个动作,或强化某个动作,就要设计好受激励点,就是用户会在产品多少个点上被激励,获得了成就感。
被激励能力:定义他能获得的能力并努力降低门槛,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22 名字是你的文化资产
名字是什么?名字是召唤。
名字是连接人和世界的渠道。发明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一个给万事万物命名的过程。
名字是用来喊的不是用来看的,所以必须朗朗上口且容易记住。
名字是召唤世界的咒语。
说话是为了驱动别人,驱动世界。如果用上钱和权力来做杠杆,咒语的力量就增强了。
什么是口碑?口碑就是把事情做过头。
例如淘宝买个商品,送了七件赠品。
口碑有个净推荐值的概念。
用雷军的话,只有超预期把事情做过头,用户才会印象深刻,才会有口碑转化的动力,也就会从满意变为推荐。
口碑就是你把事情做过头,然后别人要口口相传的时候会说的话。
口碑就是你要替消费者说一句他要说的话,然后让他说出来
创新模式
23 用“用户价值公式”衡量创新
俞军对产品经理的定义:
是以创造用户价值为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链,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互联网创业就是挖条自己的沟,抢夺别人江河里的流量,形成自己的河流和生态。
刘韧:我们信仰互联网。
互联网不是存量竞争,而是增量竞争。
俞军的用户价值公式: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这个公式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存量市场中竞争先发优势那么重要,为什么BAT打创业者非常容易。
同纬度竞争,体量第一。
相同体量的情况下就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小企业唯一的活路是创新,小企业想改变宿命,唯一的路就是离开存量市场,寻找增量市场。
存量市场,小企业正面仰攻,新体验做到80分,用户体验为零分。
增量市场,在用户体验为零的地方,你只要做60分,用户就结结实实地觉得可以用了。
当你找到一片蓝海,速度第一,快速感染用户铺开市场,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你,然后就可以给后来者设置壁垒。
所以对小企业来说,要创新,找蓝海,找到没有大佬,用户体验为零的增量市场。
这里才是你的天地。
24 用“交叉视角”跨界创新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相邻可能:我们需要的某种能力要素,他可能已经产生并且成熟了,只是它正在另外的某个领域被使用着。
就看这个已经存在的未来,他会不会撞到你眼睛里,让你起心动念。这就是灵感的瞬间。
创新重要的是面对痛苦,起心动念。
为某件事感到痛苦,也许就是你心念已动的时候。
要寻找解决它的创新之处,不妨到其他领域转转。
你想实现的,也许答案就在你隔壁的某个行业。
25 怎样从新要素到新物种
新产品一定要有新要素,否则没有竞争力。
新要素有两种:
1.在现有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科技等新要素,提升用户体验,或者改变成本结构。
2.用整个社会经济升级,产业升级所产生的其他领域新要素,变革内在的商业逻辑。(也许用户前端体验还是相同的,但公司背后的商业运作已经成为了完全不同的新物种)
如何实现第二类的新要素到新物种的跨越?要有如下四个新要素:
新要素一:找到实体空间的好位置
互联网商业三个要素:产品、流量和转化;
实体商业:产品、空间、流量和转化;
新要素二:把“消费者”变成“投消者”
新要素三:IP酒店
新要素四:场景电商
26 三级火箭:深度讲解互联网降维打击
互联网商业就是产品、流量、转化率三个词
三级火箭:
第一级,搭建高频头部流量;
第二级,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完成商业闭环。
玩三级火箭的必要条件:
1.第一级火箭一定要高频应用;
2.通过第一级火箭获得大量用户之后,要快速展开一个能够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
3.操盘三级火箭的人,一定是个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
三级火箭的原理:
火箭是自己把自己推起来的,它的一级就是一个巨大的燃料堆,目的是给自己制造势能。
但火箭的目的不是飞得越高越好,而是为了放卫星,是为了把一颗星星放到星空上。
27 颠覆式创新:成败价值网
企业和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赖以生存的价值网里。
企业真正的管理者,是识别自己赖以生存的价值网,并且组建一个组织,与这个价值网进行资源对接。
价值网里至少有三个角色:一是客户,二是对手,三是投资人。
这三个核心力量加上其他千丝万缕的牵制捆住了一个大企业。
客户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但也可能是我们最主要的创新盲区。
我们被思维遮蔽真正缠住视野的,有时候不是客户,而是你的对手;放下贪婪和愤怒,理智思考。
资本所要求的增长是魔咒。
在资本的增长压力下,大公司很难进入小市场。
一家企业会形成自己整体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组织心智,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社会在发展,整体社会能力升级,新的需求被释放催生新的价值网。
颠覆式创新是企业的屠龙术,它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开启新的价值网,找到自己的新大陆。
28 看产品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
好产品有三个体系:
中观套路:学习招数
联想出销售、腾讯出产品经理、阿里出运营、百度出技术
中观是方法论和技术流的东西,是你的武器,前期肯定需要积累,但是套路不能成为高手。
微观体感:成为高手
每个微小动作选择叠加出来就是你的产品, 就是你活出来的样子。
高手都是在细节之处见真章,与细微之处见分晓的。
缺了微观体感的产品,很容易说起来都对,做事却都不到位。
宏观能力:打大仗
大仗拼胜负,靠的都是宏观能力。
点线面体和创新模式都是宏观能力。
要着眼从大局看产品,才能掌控最后的战争的胜利。
反观自己的定位,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站在哪个位置,需要补齐哪些能力,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29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确定性vs不确定性
马云有个组织观:
三级组织是共同规则。
二级组织是共同利益。
一级组织是共同信仰。
顶级组织是至情至性。
对一个产品的使用,对一个人的关系,持续收到确定感的反馈,就会觉得安全,觉得可以依赖。
如果突然变得不确定,就会有被伤害的感觉。
所以很多商业合作,为什么明知道是风口明知道未来具备巨大的利益,但是放眼长久的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的时候,你必须要找一个可以信赖的合伙人,这些是高过商业逻辑的判断的。
点线面体vs确定性依赖
依赖是一种真实的长期关系。
“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属于宏观能力,打大仗,靠的是宏观视野,势能的使用和趋势的把握。
但是,做产品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对方要的那个确定性你是否还能提供,对方是否还依赖你,这才是关系的关键。
其实正确的做法就是:做自己真实能做到的,不要去抢风口。
商业以利润为中心,人生是以意义为中心。
做你内心确定感的事,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30 产品连接客观世界、过去与将来
make things,change things
——做东西,改变东西
create as god,work as slave
——像奴隶一样去工作,像上帝一样去创造
这两句话就是一个产品经理的人生。
所谓的自信是在不断地创造与反馈中建立的。互联网也是如此。
看到时代的浪潮,不再抱怨波涛滚滚的凶险,而能看到大海的本身就是资源。
用自己的能力做一款不一样的产品,向世界交付你的价值。
愿你拥有自信,财富与荣耀。
要相信,未来会更好。
---------------------------------------------------------------------------------------------------------------------------------------------
这是在得到APP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中,我自己提炼出的一些精华和读后笔记。
如果你没有听过,但是又对产品思维感兴趣,那么,建议你去听一下;
如果你听过这堂课,没错,这很多是原内容里面我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语段的摘抄和收录;
这套课程我反反复复听了很多遍,从第一遍在通勤的路上,到后来决定认真输出笔记,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有种产品人找到了归属的感觉,产品人的指导思想,就在这里,好好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