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会如何保持正能量?
总结: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定义正能量: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讨论小组以“正能量”为出发点,从“规避负能量”和“维持正能量”两个方面阐述。
1)规避负能量
- 避免引发负面情绪的行为模式
有时候很多不在意的简单重复性行为会通过影响情绪,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效率。例如,持续不断的叹气,以及不经意的自我否定,它们都属于一种存在负面效益的“刻意练习”。 - 远离负能量的人际圈
想要了解一个人,观察他的人际圈就够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作为群居动物很难不受环境的影响。出淤泥而不染需要极高的自律性,有时要额外分出注意力来控制自己的念想和行为,这种注意力分散的状态已经造成能量的损失,又怎么能保证正向能量的高效性呢?
2)维持正能量
- 提升眼界
当我们看到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理解和认同各种“存在合理性时”,看待问题的态度便不会过于偏激,对于异类也会逐渐趋于一种包容的态度,甚至愿意欣赏那些与我们的自我相比,截然相反的亮点。也正因如此,保持正能量的过程中才不会轻易被外界或意外影响情绪,偏离正确的航线。我们经常会发现,往往那些经历丰富人更容易在面对意外时镇定自若,而“临乱不惊”的平稳情绪不仅仅有助于正向行为的稳进执行(持续保持正能量),也同样有助于问题的高效解决。
在如今网络发达,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提升眼界”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一部可以连通网络的手机,还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心,足够了。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倘若一个孩子,一直开心快乐得活在家庭的庇护下,却在13岁时因为一场交通意外去世;倘若一个孩子,从小被遗弃,在领养家庭里活到13岁时因为一场交通意外去世;倘若一位老人,20岁之后一直活在对生活的不满中,哀哀怨怨在60岁时衰老死去,他们3个哪一个最惨呢?我认为是这位蹉跎了岁月的老人。13岁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是接近于100%的幸运与快乐,前者被亲生父母幸福呵护,后者被养父母幸运抚养,但凡不将两者相互比较(降低幸福感最棒的方式便是和“比自己幸运的人”比较),平行时空里看他们还不被岁月磨砺的13年的人生,两者都是美满的。因为,“活着”仅仅给了我们选择“生活态度”的权利,是要“开心面对”还是“哀怨逃避”都可以自我抉择。拿40年的生命重复做“错误的选择”,让40年的痛苦掩盖最初20年的欢乐,为生活做减法,值得吗?
记得《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里,熊顿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爱与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它正是熊顿在面对工作的挫折、情感的挫折、生命的挫折之后,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依赖的原则。因为“被爱”很快乐,但是“爱别人”也很快乐。因为“爱别人”的前提是“我足够强大”,这份快乐来自于“自我价值”被实现的满足感。 - 积极使用正反馈
任何持续不断的过程,都需要积极的刺激反馈。因此在设置正能量目标时,建议大家能够将目标分级处理,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行的小模块,在每一项小任务完成时给予“奖励仪式”,清晰感受到自我的“前进状态”。这是我在写代码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小tip,也正因此,有时投入状态,写代码上瘾停不下来。。。 - 享受习惯的力量
无论是“提升眼界”、“保持乐观的心态”、还是“积极使用正反馈”,任何一项技巧养成习惯,它便成为一台持久高效的“正能量泵”。
2. 你怎么看待脱离的老家朋友圈?
总结:散人老师对这个话题的评价很好,用在这里做总结:我们提倡大家积极融入利益共同体、兴趣共同体,拒绝同学、血缘因素造成的情感绑架。(这个话题的讨论已经将生活在老家的朋友们排除在外了)
不同于20年前,今天的人们逐渐追求精神享受和自我体验,一个"大家族"再也不像从前一样聚居在一起,被血缘关系捆绑、利益交织。人的流动性逐渐增加的同时,也势必面临着交际圈的频繁更替。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给了当下生活的我们更多机会去接触更多的人,同时也带来选择的困扰。但是,是否要脱离老家朋友圈?因人而异!
1)老家朋友圈的弊端
- 社交活动的局限性
这里是指地域的局限性,因为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很难通过行为互动维系感情,尤其对于毫无血缘关系的朋友。尽管通信技术发展到如今,视频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做到沟通无障碍,但是正因为社交活动的形式只能依赖于电子设备,感情的温度总是不如身边距离我们更近的人。社会学的研究也证明,人际交往时,我们都更倾向于选择距离自己更近的人。 - 话题局限性
地域的差异导致了生活环境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每个人接触的话题。我们离开老家越久 ,我们的共同话题越少(除非共同的兴趣爱好)。也正是因此,沟通交流时我们能够谈到一起的交集越来越少,往往逃脱不掉“房子、车子、孩子”等等已经被我们的亲人问透了的问题。
2)老家朋友圈的优势
- 归属感和舒适感
老家朋友圈相比较工作中的朋友,会更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因为时间的缘故,我们或许都互相见证了大家最初的成长,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也早已经模糊掉了虚伪的外壳。正因为如此,那些远在千里的老朋友,常常被作为我们的情感树洞。而家乡以及这些朋友带给我们的,更多的也只能是情感价值了。 - 成也人情,败也人情
小城镇人际关系最大的特点便是圈子小,凡事依赖人情事故。当我们离开原生家庭在另外一个城市定居,并不代表我们与老家圈不再有任何联系。倘若我们只是“迁一代”,势必会有留在老家的亲戚和朋友,这些亲人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利益互换的角度思考,我们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依赖我们的关系在老家的生活更舒适,也深知小城镇各种“流程”需要的人情世故,因此这种情况下,需要维持关系的老家朋友圈,我们还是需要有。
3. 女性医美现象,你怎么看?
总结:医疗美容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希望我们都能把握住自我,握住“刀”的主动权:拿得起,也放得下。
近两年,国内的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消费者也开始趋于低龄化。但是随着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医美丧命”的报道,以及社会舆论对整容明星的负面评价,大众对医美还是存在一种消极的态度。但是“刀”没有用好不是“刀”的错,为什么我们会“过度医美”才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1)医美带来了哪些福利?
- 无法正常涉世的"特殊群体"
例如天生唇腭裂、灾祸毁容等因素造成的容貌异常情况。当某些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确需要正确的医美手段矫正,使这些因为“容貌异常”而备受歧视的特殊群体收获“正常人”生活。 - 外貌偏离正常值的"自卑群体"
例如,秃头、牙齿异常与不整齐,通过植发和牙齿矫正的方式使自我恢复普遍人群的正常水平。这种医美的需求被大家看来也是合理的。 - 追求自我美学价值的"中老年群体"
变老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是相比较“得到”什么,人们更加“不愿失去”什么。正是因此,中老年人恐怕是掀起“医美无脑热”的第一波人。水光针、玻尿酸、肉毒素等等,都在这群人的需求下应运而生。这种使用医美的方式被大众diss,也被认为是“非必要式需求”。 - 追求“更美”的"求美群体"
例如双眼皮手术、隆鼻手术甚至磨骨手术等等,这些以改变自己原有特点为目的的医美方式主要集中在年轻群体(尤其在需要“以外貌谋生”的行业),因为手术风险大,有人因此残疾、有人因此丧命。每每报道出来都令人唏嘘不已,也是社会舆论的主要焦点。
从“特殊群体”--> "自卑群体"-->“中老年群体”--> "年轻的求美群体",不同的群体都在使用医美的方式解决与“美”相关的问题(都是建立在财富基础之上的),但是他们对“美”的要求是层层升级的:从社交的“刚需性”逐步升级到“艺术级别”。因此,我更想称它为一个追求美的“贪婪链条”。
2)美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
- 工作性质或社交生活需要“美”
“追求美”的本质并没有错,因为在精神需求逐渐增加的今天,我们需要这项具备“欣赏价值”的艺术。对于很多‘明星整容“我们也能够理解,因为艺人更多的是通过“展现美”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我们总不希望茶余饭后拿来消遣的节目都不堪入目吧)。对于普通人的“求美心”我们也认同,无论男女都喜欢自己的伴侣或朋友光彩照人(社会学有相关研究发现,幼儿园内长相可爱的小朋友往往更受群体的关注,被更多小朋友亲近)。所以我们都喜欢“美”,喜欢这些“行走的艺术品”。 - 我们不喜欢“流水线式艺术品”
其实,医美行业也是一个“艺术产业”,每一个整形医师都是一个“艺术家”,只不过艺术的创作并非来自于艺术家本身,而是严重得遭受“市场需求”的指引和操控。这也是我们所吐槽的一项“医美弊端”,它让“美”成为了一项毫无创意的“流水线制作”。
3)认同自我价值的多元化,防止过度医美
- 不要试图通过医美进行阶层跳跃
一套“原生态”的美丽皮囊具有“遗传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套“人造”美的皮囊,便只剩下“欣赏价值”。从价值交换的角度思考,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虽然都喜欢和“美的艺术品”交往,而在考虑“下一代的质量”时却又如此抵制“人造美”。 - “欣赏价值”不能衡量自我价值
大家可以享受“欣赏价值”带来的福利,却不该片面得拿它作为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的生活并不依赖“美”,就像愚鸿老师总提到的“马斯洛需求”,它只是我们在满足温饱之后的一项精神需求,假若“美”作为了自我全部注意力的焦点,就像舍本逐末得将“生活的意义”做了个“本末倒置”。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小伙很帅,认为一个唱歌好听的姑娘很美,生命的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不局限于一张脸。即使是以“美”为生的演员,也总需要“演技”说话,拥有清晰的“自我特点”才能被观众记住。
写在最后:
来到零层级参加活动的朋友,有的是为了提升演讲能力,有的是为了思想交流,无论是哪一种,建议大家提前思考和准备话题,才能更好得把握住零层级提供的机会,达到能力的高效提升。这是10月25日第一次参加小组讨论的经历带给我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