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拆《孩子挑战》P166
【R阅读原文片段】
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将行为和人分开。这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尤其重要,我们这个社会制造出很多针对孩子的负面标签,例如“小哭孩”、“小骗子”、“注意力不集中”、“打小报告的人”,等等。我们必须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行为不良是因为他们不快乐,或者发现不良行为有好处。当我们给孩子贴标签时,我们就把他们归了类。他们对自己也一样,用标签给自己定位。这更增强了他们的错误认识,会阻止他们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当我们明白不是孩子本身不好,只是他做的事情不好,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想法,并且会对这样客观的评价有反应。他会感受到我们对他这个人的信心。当我们看轻错误和困难,孩子也会觉得错误和困难变小了。相应地,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会增强。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孩子会犯错误、做错事,这很正常。假如我们给他贴标签,就放大了错误的严重性,反而渐渐给孩子培养出永久性的缺点。我们要有效引导孩子,需要对孩子的行为保持警觉,将孩子的行为和人的品性分开,他是行为的不合理,并不是他这个人具有的特点。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停止给孩子贴标签;
2、客观的评价孩子所做的事情,而不是评价人;
3、看轻孩子的行为错误。
【A1过去的相关经验】
孩子一岁半岁的时候,一次亲戚聚会,给姑姑介绍女儿,姑姑就想逗逗我女儿,女儿把头埋到我怀里,不愿意和姑姑打招呼,姑姑就说:“这么害羞啊,别这么害羞啊!”当时,我也说了:“茜茜,和姑姑打招呼,不用害羞的。”后来,再接触陌生人的时候,女儿就习惯性的把头藏起来。之后我决定改变一下方式,自己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害羞”这词,当对方说孩子害羞的时候,我就会和孩子说:“不,她只是现在不想讲话,等一会她准备好了就会讲话的。”现在孩子两岁多,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不再埋着头,逐渐开始与人交流起来。
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我不再提“害羞”(停止给孩子贴标签),并且在别人评价时说孩子只是现在不想说话(客观的评价孩子所做的事情,而不是评价人),整个过程不在乎,不强调她有没有与别人打招呼这件事。(看轻孩子的行为错误)
【A2(将来如何应用)】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用“将行为和人分开”这一方法用在孩子每一次的“捣蛋鬼”上,例如她每次帮摘菜,都会把所有的叶子都摘掉,弄得满地都是,结果菜都浪费掉。
行动:停止在孩子面前提“捣蛋鬼”。( 停止给孩子贴标签)在孩子帮忙做事的时候,说“妈妈看到你在认真的帮我摘菜,你也希望像妈妈这样把菜摘好,是吗?”(客观的评价孩子所做的事情,而不是评价人)把孩子没能像我们这样做好这件事,明白她只是缺乏知识和经验,把每次她的尝试都当做给她练习的经验,小步前进的引导她,忽视结果。(看轻孩子的行为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