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说到设计模式,想必入行一段时间的猿们都有所了解。不管是百度还是google,搜索设计模式,都会有很多搜索结果。那么我写的这些又会和他们的有什么不同的呢?在打算写这些文章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的这些文章和其他的目的是一样的的,都是让读者了解、熟悉、甚至是熟练掌握这些设计模式。所以,我只能在叙述这些设计模式的同时,加上自己的理解,再融合生活中或者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让读者更容易掌握,以及自己对这些设计模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里推荐两本书 Head First 设计模式(作者: [美] 弗里曼 )
以及两个网站 设计模式简介 | 菜鸟教程
Design Patterns
我们为什么要用设计模式呢?百度百科里面是这样描述的“为了代码可重用性、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写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脉络,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其实设计模式就是前辈们总结的经验,但是有些人会有疑问,那我怎么没有碰到过有用设计模式的地方?
从Java语言来看,jdk源码中就有许多地方用到设计模式,例如IO这块,就是使用装饰者模式,而且不仅仅使用了装饰者模式,还是用了适配器模式。其实jdk中使用了大量的设计模式,想了解的可以看这篇博文JDK中设计模式。
那么设计模式适合哪些人阅读呢?
其实,不管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一两年经验的开发人员,还是其他的,都值得读一读。学习设计模式有助于了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对于那些经验不足的开发人员,学习设计模式有助于通过一种简单快捷的方式来学习软件设计。
要想学习设计模式,首先得先了解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迪米特法则,又称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简言之,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后面的具体设计中我们会提到这点。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LSP 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派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且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派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针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由此可见,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便于升级和维护的软件设计思想,它强调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迪米特法则,又称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地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根据设计模式的参考书 Design Patterns -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中文译名:设计模式 - 可复用的面向对象软件元素) 中所提到的,总共有 23 种设计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s)、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s)、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
下面一张图片可以看出各个设计模式相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