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心理学的书来自luffy的推荐,就是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
现在网上对于武志红老师褒贬不一,我作为心理学的小白也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但我想起范冰冰曾经说过一句话,“能承受多大的赞美,就要承受多重的诋毁”,武老师现状不排除有这种因素在里面。
集体共生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描写的观点贴近生活,很有共鸣。给我启发的概念有五个,第一个是共生。何为共生,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集体主义就是共生的一种。从远古的部落文明起,我们中国人就特别喜欢抱团,不论国内还是移民,就像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中国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培养集体意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在这种场景下,每个人的个人意识淡化了,早就每个人的追求都是随大流,成长过程千篇一律。
这种文化背景下社会对于个性的包容性也不强,记得上学的时候,如果班级里有谈恋爱的、或者打架的,从家长到老师,对他们的定义就是小混混或者坏学生。回想学生时代,好学生的面孔已经模糊了,印象深刻的都是当时我们口中的“坏学生”。高中是在音美班,有一个男生,我还没转学过去的时候,早已听说大名,据说班中所有女生都被他追过,纯粹是单纯欣赏的角度,现在觉得这种率真的感情真的好可爱,尤其在一群盲目追求分数和表扬的书呆子中间,顺应自己心意,不盲从,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夫妻关系即核心
一直以来,我们不管是生活中还是电视等传媒节目,讲述最多的是关于婆媳关系的,其次是母子/女关系的,甚至是讲后妈关系的,但真的很少讲夫妻关系的。殊不知,夫妻关系不健康才是造成其他矛盾的根源。
拿婆媳关系举例,儿子是婆媳矛盾的根源,也是解决婆媳矛盾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儿子在中间起的调和作用就能解决这个矛盾,却忘记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婆媳矛盾。婆媳矛盾最初的根源是婆婆认为儿子被抢走了,这是亲子关系的失衡。我们中国人,普遍把母子/母女关系排在首位,所以才有了很多为了孩子而忍耐的“婚姻”。孩子总有离家成人的一天,到时候,你的生活要如何继续。因此,武志红老师调,“夫妻关系才是家庭核心”。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也说过,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全能自恋的神
第三点提到的是“全能自恋”,作为一个曾经的“宅女”,或许是二次元混久了,经常做白日梦,幻想拥有超能力,老想着我认真学的话,不需要一个月,就能掌握一个技能。总将这个作为学习的借口,凡事养成拖延的习惯。今年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变,认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养了我家小柒宝贝,让我开始脚踏实地的思考与行动。关于这章,武志红老师提到的一个观点我很赞同,“我未必能立即掌握一个事物,但只要我持续的努力,并且尊重这一事物自身的规律,我会与这一事物建立起很好的关系”。
传统的中国式好人
书中提到的第四个观点是“中国式好人”,在《爱是一种选择》这本书中将这种人称为“拖累症患者”,什么叫拖累症呢,即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忍不住背在肩上,结果自己被深深拖累。就像某年春晚,郭冬临演的小品“有事您说话”。郭冬临饰演的主人公,将这种不计回报的讨好当成对别人好,将追求道德存在感作为人生目标,过分关注别人需求,不论这种帮助是否在能力范围内。长此以往,终会受此所累。须知,真正的好,是那种我好你也好,我对你好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真的不需要你的回报,而当你回报时,我也可以坦然笑纳。武老师还提到,对于“中国式好人”来说,伴侣和家庭关系是他们最失败的地方。就像小品中演的那样,家庭里他们的位置是缺席的,而且集体利益始终凌驾于家庭利益之上,长此以往,这种不正常关系会导致矛盾越积越深。
中国式好人的另一个特点是缺少“攻击性”,不发声,压缩自己的活动空间。在生活中不麻烦别人,慢慢的也会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但要注意,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是需要大家一起完成的,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让自己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允许自己接触更大更广的世界,把热情活出来,不要惧怕冲突,有时候冲突常常伴随着活力和真实。
父母爱的教育
今天澎湃新闻的推送讲到了一个儿时曾被母亲针扎的女子勒死了自己7岁的女儿,并说“杀她是为了她好”,虎毒不食子,为什么这个女子会杀死自己女儿呢?究其根源是她儿时受母亲虐待留下心理阴影,便偏执的认为母亲会再次加害自己的女儿,希望儿时的苦痛不再重复在女儿身上,所以才酿成这个惨案。精神中心的医师诊断,儿时这段受虐经历给她留下了很消极的影响,不仅影响她成年后性格和认知结构的发展,甚至增加多种心理疾病的发病风险,还会引发各种精神疾病。
前面提到的“中国式好人”很大部分是由于儿时在关系中经历过很深的绝望,继而不再敢向别人伸手,认为这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切断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她的第一任老师,这种绝望很多是与父母和长辈的教育方式有关。我家在农村,小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是让她哭吧,哭会儿就好了,这对于渴望关心的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孤独与绝望。文中还讲的到的前几年的毕节留守儿童自杀,总结自杀根源就是无回应之处,暨绝境。对于成年人来说,无视、无回应都不能忍受,更别说人格尚未建立的孩子,逼死孩子的是爱,是他们生前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
如何对待孩子,想起学过的一个词,叫做“抱持”。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在他小的时候,在情感上与其互动,给他无条件的爱;当孩子开始探索外部世界时,给他足够的自由,在他成功时候表扬他,失落时候鼓励他,给他足够的爱与信任,最重要的是,你对他的爱,要让他看见。
很感谢luffy的推荐,心理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我们自己,还告诉我们怎样避免我们的苦痛在下一代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