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跨界互联网行业时,我进到了一家自诩为互联网的公司,他们努力的从传统it公司模式转成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他们的转型过程没有那么激进,专注守住自己的赛道,然后默默的耕耘。对外低调,不公布自己的营收和增长率,闷声发大财。努力不让那些互联网巨头们留意到自己的赛道。
尽管他们知道,一旦巨头们醒过来,肯定会来收割这片市场。但是可以乘着巨头没有醒过来前,收割的盆满钵满后,就足够活好几代人了。
这家公司选拔了一批优秀员工,参与了一款战略性产品的讨论。大家集中住在一个别墅里,希望彼此能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在我们中间,有一个年轻的同事,我称他为W吧。W在睡前总会去阅读一本书,《腾讯传》,这本书当时刚出版不久。W通过它感知到了互联网的脉搏。我们经常在产品讨论中,听他引用书里的观点。
可是,除他之外,没有人去主动阅读一下这本书。
大家在讨论很细节的产品问题,却并不关心互联网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更无心去理解互联网生态的历史过程。
尽管我们张口闭口是互联网公司的一员,但是觉得除了我们自己的产品,外面的世界太遥远。
当时我们这一群人,终究还属于互联网外围圈子。我一直在好奇,互联网核心圈子里在思考什么?
互联网核心圈内的思维模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后来,我们把产品战略讨论出来后,我重新带了一滩业务,用很传统的方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很快就碰到瓶颈,我不知道这个市场,还可以做多大。真正可以做大的玩法到底如何操盘?
于是我离开了,去了一家互联网巨头。
2
当我来到互联网巨头后,沉浮了一年,终于领教到了一些复杂的局面。才深刻的体会到,互联网圈的迷茫和求生心切。
体验过那种求生的挣扎后,我开始努力的寻求答案和解脱。于是再想到了W,想到也去认真也读一读《腾讯传》。
清华讲管理学的宁向东老师,曾经极力推荐过这本书,说是读完这本书,就看懂了中国互联网的故事。
我迟到了两年读这本书,然而,一点也不晚。没有在核心圈里挣扎过,这本书其实也读不那么透。
它解开了我很多困惑,忽然明白,我周围的人为什么会如此,我自己和身边的部门怎么会这般表现。
一切,都是这个圈内的文化。
对于一个从传统央企跨界过来的人来说,周围人的表现还是挺难理解的。对于那些一开始就踏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或许早就司空见惯。
那么身边的人和部门,最大的不一样是什么呢?
他们都渴望单点突破,来找到自己生存下来的价值。
他们不愿意做太多定制化的项目。认为那是一种传统的it公司的玩法。他们一定要找到一条合理的赛道,然后通过互联的价值来证明这条赛道的价值。
赛道里的变现模式可以在试错中不断的探索,或者用已经证明成熟的模式来讲完整一个宏大的战略。通过战略来撬动更多的资源投入。
许多人构建的那些模式,对外行人来说,真是天方夜谭。但是,这类天方夜谭的故事,在一个合理的逻辑下构建出来后,总有人会信。
不用管大众信不信,只要下一个投资人信就可以了。
新生事物,都能被看懂的逻辑,就存在总是被少数投资人抓住的机会了。
像我这一类的普通大众们,短时间是很难看懂的。一心只会担忧这个方向是否能成功,也不确定这条路能够存活。处于这种认知阶层的人,往往活的心惊胆战。
来看看互联网生态的相关书籍,看看其他公司的历史命运,是不是都如此呢?
果不其然,即便是腾讯这类当代的巨头,都曾经面临着过类似的遭遇。他们也曾不知所措,不知所为。但是,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赛道,并且在新赛道上天才般的展现出各自的魔力。
于是,对比自己所面对的一些困惑处境,好似找到了一丝解脱。
我试着去抽离出一些关于赛道的认知,来解答我内心产生的困惑。
3
1、互联网赛道是怎么出现的?
赛道从来都是趋势下的产物。
没有人能天才般的创造出来一条赛道,只是有很少的一群人,提前敏感的捕捉到时代发展的趋势。
从产品到平台,从平台到内容,从封闭到开放,从PC都移动端,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从线上到线下,这些趋势提前到被某一些人看到了,就会被发掘出一条赛道出来。
看腾讯的发展历史,从产品到平台,看到了QQ到QQ空间,再到腾讯开放平台的演变;从平台到内容,看到腾讯从平台战略,到做游戏代理,到做视频内容,做影视IP,文学创作的演进;从PC到移动,️就有了微信获得移动入口的站台票。从图片到视频,腾讯是落后者的赶超,才有了腾讯微视;从线上到线下,这条赛道,看来是赶不上美团的O2O战略了。
为什么有一群人会提前看到未来,能敏感到这种趋势呢?
是因为他们已经储备了足够看透趋势的能力。
那些曾经犯过的错,异想天开的局面,都在过去曾白痴的尝试过。于是那些错过的机会,才成为了他们捕捉下个机会的养料。
我们看前不久有一部创业电影《燃点》,那些主角们,在现实中好像都惨败收场。这些惨败,都是他们看透下个趋势的养料,如果还有再爬起来的勇气,那么总会提前抓住下个机会。
想明白这一层,那眼下的迷茫,能预见的失败,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在成就你获得一种看透趋势的能力。
2、互联网赛道上的竞争,是不是那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局面?
竞争的打法,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
腾讯在跟微软MSN对战时,事后感叹,是一群二流三流的人在跟一流的人在竞争。竞争的输赢,有太多因素来决定。但是腾讯在小胜之后,依然开放的的争取那些一流的人加盟进来。
可是打第一场战的时候,如何靠二流的人来取胜?
只是自己不能犯错,让对手犯错就好了。可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偏偏喜欢急功近利,自己频频犯错。
互联网赛道,有时候不看重谁更勇猛,而是看谁更稳重。排兵布阵,稳字当头。
很多公司喜欢盯着对手,仿佛盯住对手就意味着是一种战斗者状态。然而,互联网偏偏不管这一套。盯住对手,还不如盯住自己的用户,服务好自己的用户,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对手犯错就够了。
真正需要盯上对手拼刺刀的场景,那一定是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恶性竞争。如腾讯的3Q大战。️而这样的斗争,其实不仅仅是一场遭遇战,而是时代趋势在提醒,在赛道上的主角们要注意整个战略布局到了调整到时候了。
3Q大战,腾讯在决定反击前,依然只是盯住自己的用户,坚信产品至上主义。然而,时代让巨头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它不得不要努力转向开放,让更多的玩家入场,一起来服务好用户,而不是独霸天下。
遗憾的是,很多公司和部门,一旦竞争,就开始展现斗志,想当然把自己逼进了一个狭路相逢的局面。
很多战争,真是还轮不上大家拼刺刀。
尤其对于二流选手来说,没有拼刺刀的能力,却要做出拼刺刀的架势,真是错的离谱。
3、这个赛道,凭什么是你来做?
任何公司的赛道延续,其实都有一种基因的传递。这个基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创始团队。
如果有些公司那边硬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那就奉劝自己出去创业。主旋律不同,谈不上可以与创始人同谋。
可是很多部门,认为看中了一个风口,就要追上去,在不改变人的结构情况下,就认为有追上去的把握,这基本是在作死。浪费资源,也极大的挫败现有团队的积极性。
创新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任何创新都是有本之源。在互联网很多赛道上,大部分团队都谈不上颠覆似创新,顶多是微创新。遗憾的是,很多公司连微创新的心态都没有,他们习惯了抄袭的思路。然而抄袭,也是需要建立在创新的出发点的。
腾讯的抄袭,早期被大众诟病。但是他们自己从不认为自己在抄,而是在做微创新,再做本土化适应。这点在《腾讯传》里多少有点洗白抄袭的嫌疑。
腾讯推出拍拍时,马云认定这是抄袭,并做出这样的警告:“在C2C市场,腾讯拍拍网不过是业余选手,拍拍网走上了永远回不来的路(一味模仿),几年以后它会吞下这个苦果,马化腾也会有这样的后果。”
腾讯后来把电商业务整个都甩出去了。
抄袭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习惯了抄袭,而放松了对创新的认识。这是一些互联网巨头们的傲慢表现。但是这种傲慢持续不了多久。即便如雅虎这类天子骄子,也最终一败涂地。
摸清自己的赛道,一定是在创新的道路上做出来的。
马化腾在第一次产品演讲中,提出了关于核心能力的观点,他提到:
谈到核心的能力,首先就要有技术突破点。我们不能做人家有我也有点东西,否则总是排在第二第三,虽然也有机会,但缺乏第一次出来时的惊喜,会失去用户的认同感。这时候,你第一要关注的就是你的产品的硬指标。在设计和开发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到外界会讲它与竞争对手做比较。
从这个观点来看,腾讯对创新的重视,也实实在在落在产品层面上。
反观,我们很多互联网公司和部门,对待抄袭的态度,格局就小了很多。
因为对抄袭的定位,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对人才的定位。因为大部分决策者会认为,傻子进来都会抄。然而,能创新的人注定是少数人。越是看重抄袭模式,也越发不在意创新的紧迫性。
最终抄袭者,一定会吃下抄袭的苦果,这个只是早晚的问题。
4、如今的互联网公司,对待需求的理解,在什么水平上了?
对待需求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待赛道的定位。
在我刚跨界进来互联网圈时,接受了一套用户需求需要都是调研的系统教育。然而,看腾讯这类成功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之路,才明白,用户需求从来都不是调研出来的。
张小龙直言,他对需求的理解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的本能理解上的。好的产品经理,从来都是能瞬间变成白痴去理解用户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变化极快,传统的分析用户、调研市场、制定产品三年规划,在新的时代里已经落伍。人类群体本身也在迁移演变,产品经理更应该靠直觉和感性,而非图表和分析,来把握用户需求。
腾讯在3Q大战后,问诊时,专家们尖锐的指出,过于迎合用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没有谁知道什么才是未来的主流,或者干脆再也不会有主流,因此互联网公司应该将战略诉求着力于创作需求。
从对待需求的理解来看,很多公司面对赛道的选择,依然偏向于传统。这有一点落后了这个时代本应该有的敏感把握了。
4
最后总结一下:
读《腾讯传》思考了一下互联网赛道,从它的形成、竞争、定位上来看,时代趋势造就了赛道的形成。在互联网生态中,面临竞争时,看重用户比看重对手有价值的多。竞争道路上,不犯错比鲁莽的冲锋更有价值。任何赛道的最终胜利,无疑是来源于对创新的坚持,很多公司都谈不上到了“创新者窘境”这个局面。习惯了抄袭者,在人才布局上自然会落后,最终早晚会自吃苦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选择赛道,不要期待靠图表分析,因为一开始的用户需求就不是靠这个出来的。非要把赛道定位在图表分析、调研分析上,那选择赛道很可能是在缘木求鱼。
-end-
作者:曹涛,曹丞相,跨界产品经理,互联网追风人。爱好产品管理、创意战略、商业分析、领导力认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