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指从6、7岁到12、13岁的儿童。
学习是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习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学习是主导活动,不仅学习各种知识技能,还要学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二者都不可偏废。二是教和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儿童主动学习,师生双向互动。三是此时期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四是“学会学习”是学习的主要任务。如主动学习、学会思考、管理时间、学习和记忆的策略等。
记忆的发展。童年期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有:复诵策略、组织策略、系统化策略、巧妙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即将记忆材料归类后,语义编码储存。系统化即将知识条理化,形成新系统。
思维的发展。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有:一是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抽象逻辑思维,二是此时期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三是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是9-10岁。思维形式的发展表现在:一是概括能力发展,从直观形象水平发展到形象抽象水平再到本质抽象水平,二是词语概念的发展,从不理解发展到形象特征或功用描述再到理解本质定义。三是推理能力的发展。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其中,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对直接感知事实的推理、对语言表述的事实的推理、和运用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三个阶段。归纳推理有两种:不完全归纳和完全归纳。新的思维结构形成,逐步掌握各类守恒概念。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有:恒等性、可逆推理、二位互补。自我中心现象和脱自我中心化。4-7岁儿童以自我为中心,9岁以后儿童摆脱自我中心,8岁左右儿童处于转折时期。
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个性和社会性又构成了社会化的内容。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认知。自我评价能力有如下特点:一是自我评价内容,从外表特征,到活动能力、社会关系、心理特点等。二是与自我价值感和情感密切相关。三是与学业成绩和同伴交往密切相关。四是社会支持因素对自我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父母和同学。童年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它是儿童对心理和行为的主动调节,对自我发展有能动作用,通过延迟满足可锻炼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
道德的发展。道德内涵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道德情感是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引起的内心体验,童年期有移情、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各种情感,随着年龄不断发展,影响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前道德阶段不懂道德,他律道德阶段中,道德标准在个体外,认为道德标准由权威制定不能更改,必须服从和遵守,评定行为好坏只看结果,不看动机。自律道德阶段中,道德标准内化于己,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可以改变,评定行为好坏不只看结果还看动机。道德行为有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和欺负。获得亲社会行为的条件有:动机、知识技能、能力。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特殊的攻击行为。欺负类型有言语、身体、间接欺负三种。童年期儿童欺负的特点:一是发生率和趋势随年龄升高而下降,二是性别差异,男生一般身体欺负,女生言语欺负为主,三是欺负类型的出现率,四是欺负行为可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
同伴交往。意义:一是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二是促进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三是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四是有利于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根据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可将儿童分为三种:受欢迎、不受欢迎、受忽视。帮助儿童改善人际关系的手段主要有:直接干预性帮助、提升成就感和自信心、改善集团环境。
友谊的发展。友谊对童年期儿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对友谊认知的发展有四个阶段: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单向帮助关系(6-9)、双向帮助关系(9-12)、亲密而持久的共享关系(12岁以后)。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有:相互接近、趋同性、人格尊重心理和谐相互敬慕。
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父母控制(6岁前)、共同控制(6-12)、儿童自主(12岁以后)。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是过渡形式,共同调节的重要意义是:一从单向权威转变为平等合作,二是给儿童自主权,也要履行奉献和责任感,发展独立性,三是缺乏独立自主性,儿童将陷入矛盾困境。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童年期是人际交往变化的重要转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