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妞的幼儿园比较场地比较小,老师也没有特别安排六一节目,之前春游的时候老师就说安排一起举办六一活动,也能理解幼儿园的无奈。
昨天小妞的午餐是自助餐,孩子可以品尝各种食材,很丰盛。老师特意组织孩子表演了几个活动发给家长们看。看到小妞和小伙伴们融入一起,玩得很开心,我也感觉到欣慰。看着她笨拙地跟着旁边一个男同学认真的跳着舞,我把这段视频分享给外婆和奶奶,她们看后都赞不绝口。也发给队友看,队友看完后第一句话:“比她哥哥小时候不知道强多少啦。”每次看到小妞在幼儿园的表现他都会感觉到儿子当时极度不能融入幼儿园的状态太糟糕了。我告诉队友:“这就是妈妈带和奶奶带的区别啊。”这两天看到《爱与自由》才更明白,爱与自由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
以下部分内容摘自孙瑞雪的《爱与自由》
什么才是是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呢?
当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可当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后,就很难保证真正的“爱”孩子。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勤(1870- 1937)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孙瑞雪在幼儿园观察孩子的结果证明: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反思:父母们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的孩子具备这些优点吗?如果没有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是真爱孩子?
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而孙瑞雪的理解是,父母越爱孩子,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
因为很多经验会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父母只是暂时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知道,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
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原因是他已经建立了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他也容易对别人建立安全感。
而那种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母亲离开,孩子就拼命地哭,而且他会把这种爱胡乱地施加于任何地方,也就是到处寻找爱,讨好别人或是完全封闭自己,拒绝任何种爱。
成人不独立便没有力量承担生活的重压,孩子不独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在长久的压抑下,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只迷途的羔羊。
儿童一切生活的基础和对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都归结于早期教育。
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认为爱的问题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
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
反思:对比一下小妞,上幼儿园不到一个月就适应了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好,会跟老师、同学互动,喜欢学习,能融入幼儿园的氛围,讲礼貌,自己的事自己做等等。
老师也反馈虽然小妞是班里最小的一个,但是她表现出来的独立性,孩子的性格开朗,已经是非常让老师省心的孩子。
而反观儿子几年前上幼儿园,分享离焦虑足足有一年,天天哭着要奶奶,缺爱,没有安全感,导致儿子很难离开熟悉的环境。当时幼儿园一个卫生室的老师看儿子天天哭,特别照顾他,结果儿子又开始特别依恋乃依赖卫生室的老师,影响了老师的工作。
而在儿子上幼儿园的三年里,基本上学习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思念家人度过的,不愿意参与活动,性格越发内向,儿子的童年真的是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想想当初自己把他甩给了奶奶,花了几年的时间才渐渐修复好关系,真是一把心酸泪。幼儿园儿子出现了很多问题,奶奶心力有限回了老家,对当时的儿子却是致命的一击,导致很长时间儿子心里都特别诚惶,总害怕我们会再次抛弃。
而由于当时错误的管教,对儿子更多的是要求而不是关爱,导致儿子一直在寻找爱,对妈妈最擅长的是察言观色,所以儿子在小学阶段根本没有心力学习,这一切都指向了有因必有果,孩子的错误行为缘于父母的不当教养。
许多家长可能这样认为: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一个内心根本就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成人来说,怎么办?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够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从他自身出发,他更爱他自己,在处理同孩子有关的事情时,他可能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同孩子怄气,对着干,他必须最后取胜。他不能作为一个成人宽容地对待孩子,容纳和理解孩子。
另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看自己的情绪,情绪好时是猛爱,情绪不好时是猛呵斥。这样,孩子把宝贵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观色上,先是惊吓和糊途,后来是揣摩和应付。
这个孩子如果长久地受到压抑:自己压抑自己,她的人格发展和能力发展会有非常严重的障碍,这种压抑一定是连续性的行为,它不可能是偶然的。
有很多家长说:“我已经压抑过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不要担心。因为人的整个状态分为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只要积极的一面占主导,这个孩子的成长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如果消极的一面占主导,他的人格就会被悄悄地替换掉,他就不可能按照他生命的本来状态去发展,他没有独立,更没有独立成长。
反思:我和队友都不算是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也就是不大懂爱孩子,我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大妞和工作身上,没有精力放在儿子身上。
而队友更是一个内心缺爱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包括到现在,他唯一会做的就是发脾气,根本没有想到孩子不愿意和他交流,他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只会用语言暴力指责孩子,只会和孩子争对错,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和父亲靠近。
东西一不见,就怀疑是孩子偷的,一点都不能信任自己的孩子,我也是挺无语的。知道队友的问题,我一直也在努力成长自己,修补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虽然孩子在父亲身上找不到出口,但是孩子有压力,孩子有情绪都愿意向我表露,我能做的真的就是如孩子所是,接纳和理解孩子,不过多干涉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更多妈妈的爱和信任、尊重,让她知道到妈妈在她身后会支持她的。大妞虽然也受到爸爸的打压控制,但性格还好也没有出现太大的偏差。
就像蒙特梭利说的“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自由在这时变成了一种宝贵的品质。
爱,首先是一种感觉,一种细微的情感,一种心的投向和归属,那投向中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轻松感、幸福感,一种完整的、被解救的感觉。爱,其次是一种给予的幸福,因为你曾感受过爱,知道被爱的感觉。而给予,就是独立的内涵。
儿童认识世界的经验成人不能替代。
给孩子做肝功化验,如果把孩子硬按住抽血,这对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太恐怖了!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旁边观察,逐渐理解并适应这个环境,这需要耐心和时间。成人喜欢像木偶般听话、任人摆布的孩子,这对成人来说非常省心。
孩子观察什么就学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个让孩子学习的极好的机会,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也有人反过来说,大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但意思是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别人自由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成人好控制和压制他人的最根本的原因。
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充分认知的自由。有这种自由,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识、认知。
蒙特梭利说,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这是第一点。当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行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能力了,我把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称为纪律。
专注是思维活动,专注产生智慧。智慧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更需要行动上的自由。
儿童的自然法则:不断地、不停止地发展生命,儿童没有一秒钟会放弃这种发展。
只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惧怕你的威力。但是靠尊重,对待他始终不变的尊重态度,时间长了,尊严和自尊占到了首位。在儿童那里,自由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是快乐的纪律。
反思:孩子因为父母的爱,有了安全感,才有勇气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而父母给予的自由,一定是道德和安全范围以内,当孩子自己内心的秩序不被打乱,通过自我的反复体验,做自己的主人,孩子从无序到有序,建立了规律,有了自我的控制能力,他才愿意去遵守所谓的纪律,所以自由的另外一面就是自律。一个自由的孩子也是一个愿意遵守各种规则的孩子,自由的孩子也是自觉的孩子。
反观我家大妞,因为上小学后,我当时把关注力放在了儿子身上,没有精力管她的学习,加上大妞当时三天两头的生病,我对他的学习成绩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身体好比啥都强。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没有去干涉孩子自己写作业,自己学习,导致孩子有了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因为她意识到,妈妈给她的自由,恰是让她体会到自己的独立性,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她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直到现在,我才懂得恰恰是我当初的不打扰,给足了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自己建立起一套学习的秩序,而孩子如今作业不用管,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关键学习的习惯好,学习的态度好,在老师眼里也是比较开朗、认真的孩子。
这就是爱和自由的环境下长大的大妞。大妞喜欢画画、弹琴,能坚持自己喜欢的,为自己的爱好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