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是我和陈老师恋爱的第五个年头。我放弃了坚持一年没能成功上岸的考研,选择随陈老师到他签约事业单位编制的地方定居,两个人领了结婚证。
前几天看《奇葩说》,有这样一道辩题“如果你的伴侣在大城市有了很好的工作,你要不要放弃一切跟他走”。我想我的答案很明显并且会很果决,“要”。跟现实生活中自己做的选择一样,但是又不太一样。
之所以说和自己的选择一样,是因为我的确放弃了在父母身边的生活,放弃了当初实习时候特别喜欢并且可以胜任的工作,毅然决然来到他的身边。即使离家路程遥遥,山长水远。
为什么又说和辩题里不太一样呢?是因为我随他来到的地方,是偏远边境山区,还远没有大城市各方面那么完备的条件。如果恰应辩题,我更会义无反顾跟他去闯大城市的天地,那似乎更切合我的心意。但前提是那个让我跟随的人,是“他”,也只能是他。因为在我心里,很显然再热爱的工作,再想探索感受的大城市的拼搏,也没有敌过对他的那份爱和依赖。在极端感性主义思维里,一切都可以更换,包括工作,生活环境等等,但是恋人不能。
在我和陈老师的相处模式里,我是心气更高更愿意打拼上进的角色,当然这不等于说陈老师不求上进,只是相对而言他更喜欢安逸的生活,何况他的工作是编制内的教师,稳定因素显然更大一些。即使我再愿意打拼再想上进,现在的处境依旧不算乐观。地方小意味着工作机会很少,除了考体制内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做生意?家境撑不起资金,自己也没有计算头脑,只能一直等待各种考试机会各种备考。刚来到这里的那段日子,举目无亲,几乎没有认识的人,就更别说交朋友了。陈老师每天要上班,我就像一只圈在笼子里的鸟。没有人要关着我,是自己封闭着自己,不想出门看见每一张陌生人的脸。想家,孤单,找不到工作的自卑心理,每一道都像枷锁。地方考试条条框框限制一旦多起来,发现自己好多考试不够资格。
那时候陈老师每天最担心的就是我的心态,只要一下班,他就变着法找理由强迫我和他一起出门,散步,做运动,遛弯,逛超市。甚至会主动张罗创造我和他的同事,朋友们见面吃饭的机会,还会带我去看他和他的学生们一起打球,并鼓励我加入他们。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我才逐渐走出只有一个人的空荡荡的家。
七月的一天,陈老师满头大汗跑回家,兴冲冲告诉我,他们单位急缺老师,一时半会又很难招到,想让我去试一试。长期陷入自我否定的我,自信心已经缺失大半,没有很开心,没有跃跃欲试,反而嗫嚅着说“我不行”打起退堂鼓。那是陈老师第一次眼里满是失望,第一次对我大发脾气,他生气我对自己的不自信,生气我的悲观主义,试都没有尝试,就推翻了他不知道在校长面前说了多少次的努力推荐,推翻了他对我的肯定和他毫不怀疑我能力的坚定。几乎暴跳如雷的他在看见我的眼泪时情绪平复,一边安慰一边鼓励,而我终于带着忐忑走进了校园,然后得到了来到这里的第一份工作。事实证明我还算可以,没有想象里那么不行。除了第一天登上讲台略微紧张,之后便很快适应了老师的角色和工作,学生们不说非常喜欢我,但是我感受得到他们的认可,这就够了。
临时教师,工资低的可怜。每个月开工资那几天一半是开心,一半是自卑。和别人工作一样多,薪水少了一半。寒暑假大家都发着工资,我就又成了没钱赚的无业游民。这种心态间歇作祟,就间歇性不快乐。但是总好过没有工作的时候了,好在每一次不快乐的时刻,陈老师都在身边,义无反顾说一句“别怕,喏,你还有我。”然后每月工资都会特别主动全部交给我。
很多压抑的时候,不甘心的时候,就会想,始终没有觉得自己为陈老师放弃多么多,牺牲多么大,是正确的,也是有原因的。来到这里,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我工资那么低,拖了他的后腿,其实算是对他的一种拖累。他还要经常为我的工作去操心,还要安慰我的情绪。两个人互相支撑,互不嫌弃,才算真正的爱情。
除了我俩这种离家在外还不是大城市的情况很少。大部分同龄朋友同学要么选择去大城市奋斗涨见识,要么守家在业工作稳定,而且吃住在家花销少,离父母近不奔波可以回家就吃到热腾腾的现成饭,很容易就可以攒下不少钱有积蓄,这些便利条件都是在外地的比不了的。
而我们呢,这是我和陈老师一起在外地生活的第一年,我的工作不稳定,薪水很低,离父母很远,日常是两个人做饭,逛街,打游戏,看电影,什么都是两个人。但是我想说的是好在,身旁有你,身边是你。哪怕起点比别人低了一层,积蓄比别人少了一些,我也还是要谢谢,你的不离不弃,你的一路陪伴和支持,让我不再流离,让我有枝可依。
城市很小,消费水平不低但是也没有很巨大的压力。陈老师家人全款给我们两个买了套房。即使小小县城的全款房可能都不敌大城市的首付,但对于家境普通陈老师的工人家庭而言,我深知他们也已经竭尽所能,家用电器不是多么高端的,却也都是中端里的大品牌,足够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小家领域内的享受状态。何况我的家境还不如陈老师,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我很知足。陈老师每个月有微薄的零花钱,都还是会在上下班路上问我“老婆,想吃什么”,周末还经常会变出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两个人窝在沙发撸串看剧也是常有的,会隔三差五请喜欢的学生来家里尝尝我的新菜,小酌几杯打打扑克,偶尔会把新做的点心带到学校发给办公室的同事和那群调皮捣蛋却很懂事的孩子们分享。除了工资低一点,其他都还过得去,也可以说收获了不少快乐。
这就是和陈老师结婚的第一年,随陈老师远嫁他乡的第一年,两个人离家共同异地生活的第一年,苦乐参半,但陈老师让我明白并深信,虽然生活总会有些不尽如人意,没有人能幸福的很完全。但是有他在,日子总会越来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