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就在于他们和常人差别巨大的眼光和格局,这个格局落实到行动上,就是选择善于发挥个人潜能的商业模式。穷人喜欢为某个老板打工,因为打工非常安全,有老板给你发工资。其实打工也是一种商业模式:把自己的时间低价出售给老板,老板通过压榨员工(比如业绩考核,加班加点)将员工时间变成产品或者服务高价出售。从来就没有人通过给人打工实现财富自由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会有,因为你能被压榨的时间的上限,就是一天24小时,你的一份时间,永远就是那一份。
富人所选择的商业模式,从表面看来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然而总结下来其实并不多,我目前根据我认识的富人以及李笑来老师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总结了以下四种商业模式,仅供参考:
第一种就是:把自己的一份时间大量复制,卖很多份,靠数量取胜。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作家,尤其是网络作家,歌手,影视剧明星,都是这种商业模式的践行者;从2016年开始逐步火起来的知识付费也造就了很多现象级的产品,如李笑来老师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截止2018年9月26日共有210409人订阅,按照199元的价格,仅此一个专栏营收4000多万元。互联网时代造就了大量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可以创作出非常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文学,音频,视频的形式,甚至可以是现象级的小程序,app等,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各种工具和渠道进行快速分发,找到自己的粉丝,从而实现个人时间的充分利用。这种商业模式的优点在于起步容易,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尝试,缺点在于竞争激励(做自媒体写作的人多),对于个人的自律(按时更新文章,音频视频节目等)要求比较高,同时不建议只是单打独斗,还是需要有合作伙伴一起做这件事。目前我创立的“点石陈金”自媒体矩阵,就是在这种商业模式当中进行尝试。
第二种就是:把自己的一份时间投入到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中,获得超额收益,靠质量取胜。
最典型的如做珠宝,玉石,古玩,奢侈品的老板。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往往都是直面富裕人群的(只有富人才有财力购买奢侈品),抓住了人性当中喜欢“稀缺”的心理。好处在于不需要太多的消费群体,属于典型的小众市场,通过倒手往往可以赚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这种商业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机会获得超额回报,往往一次大的回报等于别人辛辛苦苦工作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收益;这种商业模式的缺点在于需要一定胆量和眼光,需要确保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投资往往比较大。目前我表哥所做的和田玉就是属于这种商业模式。
第三种就是: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打造低附加值但是刚需消费品中,获得大量的消费者,靠数量取胜。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吃穿住用行,都有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业,比如食品领域的饮品巨头可口可乐,娃哈哈;服装领域的海澜之家,优衣库;房地产领域的万科,碧桂园;日用消费品中刮胡刀飞科剃须刀;汽车公司比亚迪等。这些都属于典型的潜在大众市场,通过紧紧抓住大众的刚需,稳定持续地赚钱。这种商业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持续稳定的获得现金流,缺点在于竞争惨烈,前期投入成本高,回本周期会比较长。目前我认识的人里面还没有说在这个领域做到非常出色的。
第四种,也是我认为最厉害的一种就是: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搭建某个平台上,为相关领域的企业和个人赋能,靠系统取胜。
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互联网双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就属于这类商业模式的集大成者。腾讯主要是社交和自媒体平台型企业,通过社交应用“微信”聚集大量自媒体,靠广告和游戏业务变现;阿里巴巴主要是电商型平台企业,通过著名的电商平台“淘宝”让大量商家和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便捷的交易,通过支付工具“支付宝”形成交易的闭环。这种商业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做成巨无霸型的企业帝国,影响力和规模可能不亚于一国政府,缺点在于实现难度非常大,具备非常高的技术和财力壁垒。这种商业模式对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建议轻易尝试,因为这个失败率最高。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这四种商业模式的实现难度,依次递增,也就是越靠后的商业模式实现难度越大;同时,从收益上来看,这四种商业模式的潜在收益也是依次递增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我认为首要任务在于稳扎稳打,逐步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商业模式,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通往金字塔顶端的道路也许没有那么拥挤。加油!祝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好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