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用铁丝和木板条制作了一个迷笼,笼外放有某种食物,然后将一只活泼好动而又饥饿的猫关进迷笼。迷笼上装有门闩,猫必须能够操作与门闩相连的绳子或把手等装置,门才能打开。实验开始时,猫受饥饿驱力的刺激,先是用爪子抓取笼外的食物,取不到,便在笼子里表现出极度不安的状态,然后乱抓、乱跳,用鼻子或爪子乱撞笼门,或时坐、时咬笼壁。在偶然碰到门闩装置后,门被打开,猫夺门而出,吃到了食物,然后平静了下来。
在这个经典实验中,猫在迷笼里,为吃到笼外的食物而乱跳、乱咬、乱抓的反应是一种尝试与错误的反应。猫是在用过去已经建立的习惯机制来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当种种尝试不能解决问题时,就成为了错误的反应方式。当人在面临变化了的情境,用以往习惯的反应方式解决问题失败时,也会尝试用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与猫不同的是,动物是盲目的反应,人却是有意识和主动地去尝试各种新的方式。例如一个小孩把球踢到一个坑里,他先是像以往捡掉到地面的球那样,习惯性地直接用手去够,够不到,然后用一根棍子够,还是够不到,后来把水灌进坑里,球浮上来了,才拿到球。假如小孩用旧有的习惯方式直接用手去捡而失败后,再不去做任何尝试,那么他不会犯错误,但是他也永远学不会怎样捡掉到坑里的球。捡球是如此,别的技能或能力也是如此。因此,尝试与错误也是人或个体学习和能力成长的基本方式。
不过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化方式却存在缺陷,很多父母要么对小孩滥用惩罚,这种惩罚并不限于打骂,还包括限制自由、侵犯享有的权利、不理睬、不爱抚、苛求、不给应有的鼓励与赞许,以及唠叨等等,导致小孩满脑子清规戒律,对危险性很小的信号也极力回避,形成了防御性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或者总是“怕”字当头:怕挫折失败、怕犯错误、怕出洋相丢脸,妨碍了以不同的方式应对问题的能力发展。要么对小孩过分保护,这种保护一方面是包办代替,另一方面是过分的控制(尤其是限制自由),结果使小孩缺乏很多至关重要的亲身体验,阻碍了适应性行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