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上,把一桌饭菜扫光后,我突然想起,这周还没开家庭会议呢。
警察先生和女儿直接说:“那现在开吧。”
于是,我们在一桌有些各种油渍的盘子前开起家庭会议,主题是分享自己的新计划。
我鼓励女儿先说。她把口中的生菜咽下去后,郑重其事地说:“我要写妈妈系列爸爸系列文章。”
坐在她右手边的警察先生,发出“噢”的上扬声,这说明他有些不太理解。
是我出来做解释的时候了,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女儿周日写了一篇《妈妈熬夜记》,她还想写《妈妈减肥记》,然后觉得可以写很多关于妈妈的故事。写了妈妈自然不能少了爸爸,所以也要写爸爸系列,比如《爸爸健身记》……
警察听明白了,立马咧嘴说:“这个好呀。”
女儿脸上闪着得意的光环,她补充一句:“妈妈你也要写《我们仨》。”
我忙点头:“那是那是。”
轮到我说了。我的新计划是写小说。最近在看写作的书籍,其中的《这样写出好故事》重新点燃了我想把断头小说写完的火苗。
听我说完,警察为难了一下:“是不是得是写这方面的?”
我和女儿忙摇头:“不是。”
警察吐了口气,想了一下,说出了他的计划:“读书。以前浪费了好多时间,要多读书。”
这里也有原因。这段时间,他在啃《社会性动物》,是本心理学著作。他更加了解人类行为,也更加了解自己,因此想做出调整。
话说,他今天继我之后,5点多起来看书的。
我们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后,我追问女儿:“你多久写一篇呢?”
她没怎么想,直接给出答案:“一周一篇。”说完,她还笑着补充了一句,“好像周记”。
听她说完,我在心里同步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我们仨也提高频率,一周一篇。原计划是一月一篇。
到此为止,家庭会议结束了。
在以前,我认为开一次家庭会议要有固定的时间、场地、流程,必须每个人都状态满满,严肃以待。
今天的家庭会议给我别样的感受,简单、自然、舒服、有效。
最重要,因为它不讲究排场、仪式感,所以随时可以开始,没有完美的压力。
这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会被条条框框束缚,以为那就是应该的样子。
其实,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当下。
就如女儿有写爸妈系列的计划,是因为她活在家庭的氛围里,把我熬夜的场景用眼睛和心灵记录了下来,这次借着文字描述出来,她觉得很有趣,从而激发了她的内在动力。她当上了语文科代表,又是对她语文的肯定。当我提出写征文时,她也很欣然地接受。
孩子正是那个活在当下的人,心有明镜,所以活得光明磊落,直接坦荡。
比如哪怕早上上学时间紧,想看书,上厕所都偷偷带本书进去。
文末,附上她写的文章《妈妈熬夜记》。
妈妈熬夜记
文/陈安雅
妈妈经常对我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但是,她近三个月已经熬了五次夜。我妈就是我爸口中说的那种人,晚上看到她在书房“啪啪啪”打电脑,她说过一会就睡,可是第二天爸爸起来发现她还在书房“啪啪啪”打电脑,我爸爸很困恼我妈到底有没有睡觉。这就是我那说话与行动不一致的妈妈。
有一天晚上,我妈哄我睡觉。半夜我醒来看到旁边没有人,就下意识地喊妈妈。我迷迷糊糊地看到我妈从书房走过来。她一上床,我就像章鱼一样“啪”把她黏住了。早上我妈还跟我说,我当时说了一句“妈妈,我截住你了”,后来我睡着了,本以为她会一直陪我睡到早上,结果我早上醒来发现我妈又失踪了。
最近我妈一直嘀咕白头发多了,我就说她:“你熬了五次夜不长白头发还长啥?”说了千百万次不要熬夜,伤身体,她都忘了吗?不过她答应再也不熬夜了。
你说,她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