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看了一个小故事,很是心动。
说的是在超市遇到一对年轻父子,孩子听到店内放的歌曲《山丘》,问爸爸“涓滴是什么意思?”他爸爸回答说“是指水一点一滴地汇聚流淌”,还教他一句杜甫的诗“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且不说我在听《山丘》的时候,多喜欢老李用的“涓滴意念”这组词,看到年轻爸爸说的这两句诗,就忍不住要称赞:腹有诗书气自华,诚不欺人。真正的文艺,骨子里都是诗意。真正的书香门第,出口就是气质。
14年的时候,作家七堇年在微博里写:
偶拾绝句,几近泪下:“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我看了心里也是一动,想这两句若是出自我手,死了也值的。千方百计翻这五绝的出处,得知是一名北大的学子所作。最后四句尤为入骨,“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妙哉。那一刻脑子里无数浮光掠影交织,
想起老李的《漂洋过海来看你》,
想起李白的“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想起苏轼的“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想起晏殊的“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想起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原来伟大的创作都是相似的,美好的事物都是共通的。穿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浩瀚无垠,最后的归处,都是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大学的时候看日本动漫,里面有一首日语童谣叫《旅愁》,听着惊人的熟悉,这分明是李叔同的《送别》呀!日本人填的词,也挺有味道。
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独自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
忆故土,思旧人,高堂念双亲。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归梦新。
一个旅愁,一个送别,不同的情境,却有着相似的惆怅。“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朴树也唱过这首《送别》,他说:这样的歌,哪怕一首,如果是他写的,死了也甘愿。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他在《挪威的森林》写主人公有一个朋友永泽,他读书的原则是:只读那些死后满30年以上的作家的作品。永泽说“我只能信任那类的书。倒不是说我不信任现代文学。我只是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去读那些尚未经过岁月洗礼的东西。人生苦短哪!”
而我们中国的古文诗词,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正是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先辈留下的好东西啊。英语都愿意学了,韩语都愿意学了,看看中国的古诗词又怎么了。
不想读书的话,至少看看古诗词吧。
下次再唱“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的时候,想想还有“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下次再被韩国欧巴撩动少女心的时候,想想还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